作者李曉樺1980年代曾經(jīng)是國內(nèi)最具影響力的軍旅詩人之一,90年代往后又歷經(jīng)商海沉浮和移居國外的人生磨練,本小說耗時八年精心創(chuàng)作,既是他沉寂多年后的歸來之作,亦可謂與命運對稱的滄桑之作、泣血之作。小說融合了軍人世家、新銳詩人、成功商人、新移民和思想者的多重眼光,其講述的故事不僅囊括了大院內(nèi)幕、軍旅生涯、跨國陪讀、多彩文壇、魔幻商場,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一位極度熱愛軍隊的詩人,一名永遠為自己的步兵生涯而驕傲的老兵,怎樣因不能承受“斷根之痛”,而在異國他鄉(xiāng)深陷精神困境,成為全球化背景下一個“世紀病人”的心路歷程。作者以詩人的敏感和銳利剖析自己的精神世界,深度思考了自由、孤獨以及“我究竟是誰”等哲學命題,并由此折射出幾十年來中國社會的加速度變遷和歷史的詭譎,以及西方世界的真切樣貌。小說的語言犀利簡潔,充滿黑色幽默意味;敘事手法新異奇幻,讀來卻酣暢淋漓,是當代小說不可多得的重要收獲。
世紀病人
李曉樺
作家出版社
978-7-5063-7388-3
2014-07
29.00
說起人類通病,即使嫌貧愛富不算,有一件事情是一定要算的,那就是慣孩子??吹竭@兒你可能首先會吃驚,繼而會罵出聲來,你會說這小子胡說八道,老外才不慣呢,人家倡導獨立和自立。那你可是真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告訴你這是中國的宣傳,是一面之詞。說這話的人如果是真了解外國,那就是別有用心。如果是不了解的,那就是不懂裝懂。然后我們就以訛傳訛,弄得大家都以為慣孩子是中國的專利呢!
在我參加的為數(shù)不多的家長會上,聽一個老外,白人,女的,抱怨說她每天要把削好的蘋果端到兒子的電腦旁,兒子總是忘了吃,或者是忙得顧不上吃。瞧瞧,這是不是跟咱們中國的爹媽異曲同工?。∷哉f,慣孩子是父母的特權,而不是中國人的專利。過去我們總是喜歡貶低自己,這是中國人的一個不好的習慣。妖魔化自己,理想化老外。矮化自己,抬高老外。
老外也是人,也有一身的臭毛病。你們說的中國人的劣根性人家也有,而且一點也不少。阿Q不僅代表了中國的國民劣根性,那是人類的劣根性,簡稱人性,魯迅寫出的就是人性。中國人所有的毛病外國人都有,不過表現(xiàn)方式不一樣就是了。就說這個造假吧,誰不造啊!老美的中情局造了個假,美國總統(tǒng)就派大軍滅了伊拉克,然后把人家那個姓薩的老板給絞死了,還硬說那是伊拉克人自己干的。這個假造得夠大吧,水平真高,真霸氣,公開造假,根本無視世界。比起咱們那些遮遮掩掩、吞吞吐吐、扭扭捏捏的小兒科,人家可是高級多了,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差距那是天壤之別呀。但人家還得和我們同屬一個人類。
扯遠了。還是說慣孩子,那可不是咱們的專利,老外的水平一點也不低,別以為就你中國人會,誰不會呀!既然是人類通病,中國人可以有,外國人憑什么就非得沒有。
有一次學校開家長會,家長們在一起閑聊,話題當然都是孩子。那些純老外們,白的,也在那里抱怨孩子管不了,天天坐在電腦前打游戲,吃個飯也得喊幾次。還有就是他們不吃水果,你給他削好了,你給他送到電腦旁邊,第二天一看,他就真給你一塊也不動。真沒有辦法。
聽見了吧。那抱怨,那焦慮,那無奈,與咱中國人是如出一轍。所以說,慣是絕對的,是必須的。沒有慣不慣的問題,只有怎么慣的問題。
這里有一篇老外寫的關于慣孩子的文章,是我在溫哥華的一份英文報紙上看到的,讀了這篇文章我心里很受用,同道啊,普世價值啊!
當即我就操起了老本行。當兵的時候我酷愛剪報,見到報紙上的名言警句或者是小詩小歌兒什么的,我都會剪下來,弄得我們連的報紙是千瘡百孔。有一回指導員說我,他說你跟那報紙有仇?。?!我說我就看不得那些閃光的東西藏在報紙里,我要把它們藏到我的筆記本上。所以,我有好幾個本子,貼滿了我從報紙上剪下的小豆腐塊兒那么大的寶貝。
但我的業(yè)務是荒疏了。我沒記下報紙的名稱,也沒記下時間。
那是一篇書評,標題是Theres a Super Nanny in all of us...
該怎么翻呢?《我們?nèi)巳硕季哂小俺壉D贰钡臐撡|(zhì)……》,不好?;蛘摺段覀?nèi)巳硕紩恰俺壉D贰薄?,也不好。報紙的文章標題最不好翻,直接翻譯往往不能完全達義。那我就把意思告訴你,應該大差不差,那意思就是我們中的人人和我們?nèi)巳说纳砩?,都有成為“超級保姆”的潛質(zhì),或潛能,或可能性。
文章介紹了一本書,書名是Confident Parenting。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自信地做父母,或者說是當?shù)铩淖髡呓型さ篮皖}Willian Doherty,他是一個資深的家庭醫(yī)生,還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教授(an experienced family therapist and a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從書評的引文看,在這本書里,道博士醫(yī)生充滿焦慮和抱怨。來看看他怎么說的——“We may be the most childsensitive generation of parents the world has ever known and the most confused and insecure.”“作為父母,我們也許是這世界上迄今為止對孩子最過敏的一代,我們還是最茫然的、最不知所措的、最不靠譜和最沒有安全感以及可靠感的一代?!?/p>
道博士醫(yī)生又說——“Contemporary parents are afraid to set limits,they tolerate disrespect and see themselves more as entertainment directors for their children.”
這又是一段抱怨。他說現(xiàn)在的家長們,噢,不,家長是中國的叫法,他用的詞是父母親(parents),害怕對孩子建立限制(afraid to set limits),他們?nèi)淌懿蛔鹬兀╰hey tolerate disrespect),并把他們自己更多地看成是孩子們娛樂的指導者也可以叫作導演(see themselves more as entertainment directors for their children)。
道博士醫(yī)生還說——“Parenting in todays world is indeed more difficult than ever before,as we battle to deal the effects of television,advertising aimed solely at children, and other parents who are more permissive than we are. ”
還是抱怨。他說今日之世界,做父母實在是比過去的任何時候都困難。比如,我們要與電視的影響以及那些專門瞄準孩子們的廣告作戰(zhàn)。還有就是,別的父母親比我們對孩子更縱容(permissive)。
在這兒我必須得插一句,這個permissive,就是慣孩子的意思,不僅自己慣,還得比著慣。聽聽人家美國家長的抱怨,跟咱們中國家長的抱怨是何其相似乃爾。而且,人家的研究比咱們深,人家都出了書、登了報。
道博士醫(yī)生的抱怨到了后來成了一句絕望的詰問 ——“What can we do if we are confused about how to parenting?”
這簡直是哈姆雷特王子的千古一問:我們該咋辦?如果我們自己還糊涂著呢,我們該咋去當?shù)镅剑浚?/p>
多么沉重而又發(fā)人深思的問題呀!
幸好作者在文章結尾前幽了一默,使讀者的心情得以松弛——“It is very strange anomaly that although there are a variety of occupations for which we need a license to practice,there is no license needed for the full-time occupation of parenting,which without a doubt is the most important job in the world.”
上邊那段的意思是:這可真是奇怪,真是反常,雖然大量的職業(yè)(occupation)需要我們具有許可證(license)才可以去干,可有一項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最重要的職業(yè),卻不需要許可證,那就是全職(full-time)做父母或者叫當?shù)铮╬arenting)。
天下的烏鴉一般黑。
中外的爹娘一樣難。
是啊,誰能教教我這個全職的爹,該怎樣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