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靜
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要求讓學生有興趣地學語文。如果語文教師已經讓學生產生厭倦聽課的心理的話,那這位老師就是失敗的。現代教育觀強調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把獲得知識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習過程中消極、被動的地位,而主體性地位的確立離開自主選擇難成為可能。
現代教育觀強調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把獲得知識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學習過程中消極、被動的地位,而主體性地位的確立離開自主選擇難以成為可能。語文復習課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需要通過相應的教學組織形式和科學方法,才能把學生大腦皮質中處于潛意識狀態(tài)的已學知識全部喚起,牢固掌握,并進一步形成能力。上好復習課,就能達到整體記憶、深刻理解、靈活運用的教學目的。
一、全面閱讀,系統歸納
語文的學習過程,實質上就是積累知識的過程。要使學生獲得豐富的知識,就要讓他們廣泛地閱讀,并有條理地加以歸納。
首先要熟讀課文,查閱平時摘錄的筆記,深刻地理解、鞏固課本知識。為了更好地掌握知識,在學生閱讀和復習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學會歸納知識并提供一些線索。有了一定的線索,學生閱讀復習時就有的放矢,只要朝著這個目標腳踏實地地做,就會既鞏固基礎知識,又有新感受、新收獲,真正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
二、精心選擇復習內容
復習內容指的是學生復習訓練的材料。復習教學過程,說到底是復習材料信息的傳播、反饋、再生和升華的過程。復習內容的選擇直接影響復習效率的高低。選擇復習內容應遵循兩條基本原則:①針對性。所謂針對性有兩層含義,一是復習內容是復習目標的具體體現,選取復習內容受到復習目標的制約,要克服盲目性和隨意性。②典型性。復習內容選材的典型性,指的是既要注意訓練材料對知識點的涵蓋面,又要通過訓練尋求規(guī)律,掌握方法。
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基礎知識復習課上,可以采取如下步驟:①發(fā)給學生復習提綱,要學生根據復習提綱,將復習內容系統地閱讀自學一遍。②討論課題,使學生對復習內容的重點、難點有深刻印象。③回顧課本,要求學生精確掌握復習內容,指導學生將復習內容編成網絡式知識系統圖表。④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及時講評,使學生再現和鞏固復習內容。
在“熱點專題課”上要取得好成績,必須注意以下問題:①老師“去粗取精”,精選并把握典型,指導學生既會用課本知識分析問題,又會用課本知識舉一反三,解決其他類似問題,做到活學活用,使學生在學習上再上新臺階,進入更高學習境界;鞏固基本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做到溫故而知新。②處理好基礎知識復習和“熱點專題課”復習的關系。“熱點專題課”復習量要適當。③處理好講和練的關系。熱點專題要形成系列,形成書面文字,老師要圍繞主線適當點撥,精講多練,圍繞熱點主線設置背景材料,組織各種題型,對同一熱點,可以從不同角度用多種題型進行分析。
四、理解分析
舉一反三、理解分析是積累的進一步深化,教學生會讀,讀得流暢、通順,背得熟練,還未達到積累的目的。因為祖國語言凝練、富有表現力,所以我們應指導學生細細體味語言的內在含義。在復習時注意引導學生理解一些關鍵性詞句的含義,以及作者要表達的某種思想感情。教師可以通過舉例,讓學生理解分析。
五、精講多練、查漏補缺、多措并舉,提高語文綜合素質
讀書過程中,教師必須對讀的方法進行具體指導,提出明確要求,學生必須四管齊下:眼到、心到、口到、手到,真正讀書,讓學生練習,喚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還遠遠不夠,必須鞏固消化,使基礎更牢固扎實,能力得到強化,形成語文素質,這才是語文復習的全部目的。要真正達到目的,就必須進行一定量的練習,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練習到底是要求精講多練,還是精講少練呢?筆者認為既不能多練,又不能少練,而要精講巧練。練習量的多少應當根據復習內容容量和知識難易靈活掌握。最后是“反饋”,即多種形式的檢查和矯正。學生練習后,不能到此為止,老師一定要采取簡便有效的方式進行教學信息反饋,及時補缺補漏,或同桌批改、或全班批改、或組長批改、或老師評講、兄弟班同學交叉改,或老師抽樣改等。收取改后的試卷,迅速了解情況,對練習中出現的傾向性問題必須及時“回爐”進行個別輔導,或發(fā)揮學習優(yōu)秀者的作用。
六、設計試題,查漏補缺
在學生掌握了基礎知識、學會了解題方法后,就要聯系實際,認真考查他們的綜合能力。最好的考查方式是設計試題,進行模擬測試。
1.教師讓學生自己動手查找有關課本、練習,自己設計一份試卷,并事先保存好答案。然后生生間相互交換試卷進行測試,考后讓出卷同學批改。這樣,既讓學生在選擇試題的過程中進行了一次綜合復習,又使學生初步懂得了哪些知識是重點,應如何掌握。在評改試卷時,還能發(fā)現他人的錯誤,引起自身的警惕,一舉兩得。
2.教師也可用模擬試卷或自己命題對學生進行測試,驗證學生的能力達到了何種水平。不管使用哪種方式,測試后,教師都要讓學生及時糾正錯誤、查漏補缺,然后復習時有針對性地不斷補充、不斷完善。
這一環(huán)節(jié)可采用課外出題—課內測試—課外批改—課內改正的形式。課外出題、批改可讓學生有充足時間復習。課內測試可培養(yǎng)學生考試的紀律性和增強時間觀念。課內改正,有老師的指導、提醒,能讓全班同學更好地查漏補缺、掌握知識。
七、講究科學方法,借助圖表,有效增強復習效果
科學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多年實踐,以及對各種復習方法的嘗試,設計好簡明精要的內容,配合必要的語言描述進行語文復習,是一種好方法。
由于復習課內容都是學生學過的內容,只是由于遺忘,使原有知識信息淡化了、模糊了。復習時,只要老師恰到好處地把課文的濃縮圖再現出來,學生就會以設計者濃縮的思維軌跡放射開來,擴展開去,順理成章地理解和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尤其語文課本中的長課文,諸如散文、小說、戲劇等,少則三五千,多則近萬字,通過板書圖示,對這些課文“提要勾玄”、“凝精聚妙”,將課文內容濃縮在幾個字、十幾個字,或幾十個字之中。
復習舊知是為了整合出新,知識系統的整理不是知識點的簡單羅列和堆砌,而是重點知識點的歸納與整合,分析各知識點在系統中的相互聯系及作用,指導學生學會分析問題、歸納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因此舊知鋪墊中要加強知識點的整合和歸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