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忠
摘 要: 近年來,隨著我市體育中考改革,實施1+2的考試方法,其中必考項目為中長跑項目(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采用必考項目不達標一票否決的政策。這給學生在升上高一級達標中學設置障礙,其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勇于克服困難、堅持到底的精神。本文通過對學生對中長跑認識的分析,了解影響中長跑成績的因素,科學合理地進行教學與訓練,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而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中長跑成績。
關鍵詞: 中長跑 體育教學 體育訓練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中長跑是比較枯燥、單調、乏味、既苦又累的項目。學生往往望而生畏,既不感興趣,又不愿盡力跑,大大影響了中長跑成績的提高。因此,如何有效提高中學生的中長跑成績,已經成為體育教學重要的研究課題。
1.思想上激發(fā)學習興趣
中長跑是一項內容單一、動作單調、枯燥無味的運動項目,大部分中學生對中長跑項目都有厭倦情緒,學生學練積極性不高。再加上運動量大,甚至有些學生,特別是女生會產生恐懼心理,這將嚴重影響和阻礙學生中長跑的成績和體質健康的發(fā)展。而且,初中生對體育的認識總體上比較膚淺,對中長跑的了解不夠,對體育鍛煉價值和意義了解得不是很深。一些學生只知道埋頭讀書,認為“參加體育鍛煉會浪費學習時間”,不懂得健身方法。加上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怕苦怕累思想較嚴重,更不愿意參加中長跑的鍛煉。因此,教師要不斷轉變學生對中長跑的看法,讓學生認識到鍛煉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對中長跑的興趣。中長跑對初中生具有以下鍛煉價值:
1.1中長跑鍛煉有利于提高呼吸系統(tǒng)的功能。參加中長跑時由于肌肉活動時間較長,在不斷消耗能量的同時,其氧的消耗也在相應增加,經常鍛煉可以促使呼吸肌的力量逐漸增加,達到提高呼吸系統(tǒng)功能及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鍛煉目的。
1.2中長跑鍛煉有利于提高運動系統(tǒng)的功能?!敖洺⒓又虚L跑運動的人骨密質增厚,骨松質排列整齊,在抗彎抗壓的性能上都比一般人強”。在青少年時期經常參加中長跑鍛煉,骨骼就會相對一般人長得快,身體相對長得高,而且能預防駝背和脊柱側彎。
1.3中長跑鍛煉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在中長跑運動時,由于內臟器官工作條件的改變,氧氣的供應落后于肌肉活動的需要,跑到一定距離時往往會感覺呼吸困難、胸部發(fā)悶、心跳厲害,并且跑速降慢而難以繼續(xù)堅持跑下去,這些現象即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極點”,這是中長跑運動中常見的身體正常反應現象。通常學生會在這種情況下缺乏頑強的意志力,怕苦怕累,不愿意跑下去。通過“我能、我行、我成功”等語言暗示自己堅持到底,達到磨煉學生意志的目的。
2.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在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對中長跑學習的興趣,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初中生活潑好動,但自我約束能力差,由于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嬌生慣養(yǎng),有怕苦、怕累的共性。教師應針對學生性別、學生體質的差異,選用簡易器材,把游戲、競賽、趣味比賽、情境模仿等融入中長跑課的教學中。改變傳統(tǒng)教法,增強中長跑的趣味性,使學生在樂中練、玩中練。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既鍛煉了身體,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應變能力,還讓他們在合作中更具團結力。
2.1游戲法:托運傷員。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在場的一端成兩路縱隊在起跑線后站好。當聽到“預備”口令時,各組的第一名背起第二名,聽到“開始”的口令后,各組第一名同學背著隊友快步向前走或跑去,把“傷員”送到終點后,第一名留下,第二名跑回本隊背起第三名向終點跑去,運用此方法,繼續(xù)進行下去,直到本隊的最后一名被背到終點為止,先完成的隊為勝隊。
2.2競賽法:初中學生好勝心強,采用競賽法進行耐力練習,可以激發(fā)他們的耐力,提高學生鍛煉的積極性??筛鶕W生的身體素質,設置不同的比賽分組,各組進行比賽,例如:4×100米、4×200米、4×400米、4×800米接力跑,還可以把學生編組進行追逐跑比賽。
2.3運用障礙法:巧設障礙,增加難度。如跳躍、鉆越等各種器材或自然的地形障礙跑等??梢栽诃h(huán)形跑道上設置上凳子、限高線,要求學生跳過凳子,從限高線下通過。這樣能提高學生中長跑的練習情趣,還可以鍛煉他們的跳躍能力和應變能力。
2.4變換環(huán)境法:適當改變練習環(huán)境,使學生有新鮮感。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練習時的枯燥感和疲勞感,而且可以營造熱烈的練習氣氛,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訓練手段的實效性
3.1呼吸及克服極點的訓練。呼吸是中長跑一項重要的技術,對于平時缺乏鍛煉的人來說,呼吸調整得好,可以提高最少20秒時間。跑步時,應該用鼻子和嘴配合呼吸,緩解呼吸肌的壓力,口不能張得太大,最好是口微開,輕咬牙,讓空氣從牙縫中進出。呼吸時,要注意做到均勻而又有節(jié)奏,呼氣要短促有力,吸氣要緩慢均勻,有適當深度。要注意呼吸節(jié)奏與步伐配合,通常開始跑的時候(前400M~500M)呼吸節(jié)奏是每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在保持速度的時候感覺呼吸困難,就需要調整為兩步一呼,兩步一吸,前后需要并保持呼吸均勻和深度一致,這樣跑起來才會感到輕快。由于氧氣的供應落后于身體的需要,跑到一定距離時,會出現胸部發(fā)悶,呼吸節(jié)奏被破壞,呼吸困難,四肢無力和難以再跑下去的感受。這種現象稱之為極點。這是中長跑中的正?,F象。當“極點”出現后,此時學生切不可緊張,要以頑強的意志繼續(xù)跑下去,同時加強呼吸,調整步速。經過一段距離后,呼吸會變得均勻,動作從重感到輕松,一切不適感會消失。
3.2著重力量耐力訓練
提高速度和速度耐力的同時必須增強肌肉的力量耐力。增強力量耐力,常采用中等負荷。中等負荷可使運動神經細胞不易疲勞,工作持續(xù)時間加長。具體方法可以選用以自身重量進行力量的幾種練習,如跨步跳、高抬腿、單腿跳等跳躍練習,也可以用杠鈴做全蹲、半蹲、弓箭步跳等的負重訓練。開始訓練時,為避免疲勞與受傷,可先用小強度,再逐步增加到最大負荷的80%或更高些,達到增強力量的目的。
中長跑教學并不是簡單的“跑長跑”,而是教師運用“秒表”以外的很多豐富的教學手段、方法傳授相關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培養(yǎng)學生練中長跑的熱情,讓學生通過學習、鍛煉可以體會到成績明顯進步的成果,同時讓學生的身心得到鍛煉,為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陸升漢,等.學校課余田徑訓練指導[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2.
[2]唐花清.改進體育課中長跑教學的措施[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2.2.
[3]于素梅,等.“體育與健康”課教學問題探索[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