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琛婧
內容摘要:谷崎潤一郎作為日本唯美派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他早期的“惡魔主義”思想,尤其是他從惡魔主義回歸古典的過程與原因一直吸引著研究者們的目光。然而,貫穿其作品中的女性崇拜思想卻始終沒有減退。本文旨在分析谷崎潤一郎的人生經歷是如何對其女性崇拜思想的產生而發(fā)生影響的。
關鍵詞:谷崎潤一郎 女性崇拜思想 惡魔主義
谷崎潤一郎的創(chuàng)作生涯經歷了明治、大正、昭和三個時代,他漫長的55年里所留下的豐厚創(chuàng)作成就,盡管在特殊時期經歷過偽善道德家的指責和軍國主義政府的雪藏,卻始終是日本文壇上濃墨重彩的一筆。1910年,24歲的谷崎潤一郎創(chuàng)辦了第二次《新思潮》,并以此為反自然主義的重要陣地,發(fā)表了《文身》《麒麟》等強調官能享樂的作品,在“一切皆以美為強者,以丑為弱者”的主張下,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美貌豐腴卻具有蛇蝎般魔性的女性形象,和一系列為女性官能美所傾倒、甘愿犧牲尊嚴渴求蹂躪的男性形象,構建起了一個“惡魔主義者”的異端世界。永井荷風還曾發(fā)表《谷崎潤一郎氏的作品》一文,稱贊他道:“迄今,明治現代文壇無一人能親手或未曾想過要親手開拓藝術的一個領域,而谷崎潤一郎氏卻完成了,并取得了成功。換句話說,谷崎潤一郎氏完全具備現代作家群中任何人都沒有的特別的素質和技能?!彪m然1923年關東大地震后谷崎潤一郎遷居關西,作品也逐漸回歸古典,但仍然無人能代替他“惡魔主義者”響亮的名號。
谷崎潤一郎文學中最為重要的因素可以說是女性角色的塑造。不管是早期作品中美麗邪惡的女性形象,還是后期作品中漸漸豐滿的母性形象,對女性的描繪與探究始終是貫穿谷崎作品的一條線。這可以說是與谷崎潤一郎的人生經歷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谷崎潤一郎的母親是一位容貌姣好、肌膚潔白的女性,是當時浮世繪畫師描繪美人圖的對象。她不僅相貌上極具魅力,還受過相當程度的教育,無論在學習知識還是在待人接物方面,都是谷崎潤一郎的第一任老師。年少時的谷崎潤一郎十分迷戀、依賴母親,他在《吉野葛》中這樣回憶道:“恐怕可以說,自己戀慕母親的心情,大概只是出于對‘未知女性朦朧的憧憬……自己心中一直描繪的,只是母親的幻影。自己幼小心中的母親形象,不是上了年紀的女人,而是永恒美的女性?!庇纱丝梢姡涯赣H升華成了極具精神美的圣潔高貴的形象,是“美的崇高者”,并且以擁有這樣一位母親為榮。從早期的《戀母記》,到中期的《少將滋干之母》,再到晚期的《夢浮橋》,谷崎作品中母性形象逐漸變得豐富且深刻起來。這一系列作品中,主人公都是以“旅人”出現,在“途中”不斷尋找,最終與“母親”邂逅。谷崎潤一郎在回憶錄《幼少時代》中反復提及自己被乳母抱著和母親一起去看戲的往事,年輕美貌的母親征服了谷崎潤一郎的童年時光,以至于關于“女性何時看起來最崇高”這個社會調查問題,谷崎潤一郎在隨便《女顏》中這樣寫道:“談到崇高,我頭腦中屢屢浮現出的是母親的姿容,那不是她臨終前的樣子,到底是什么時候的樣子呢,我說不清楚,大概是我在七八歲時母親那張年輕漂亮的臉龐吧。這對于我來說是最崇高的?!?/p>
值得一提的是,谷崎潤一郎在很多作品中都會對女性身體的局部美反復強調,并進行細致縝密的描寫。例如,《文身》中有這樣一段對女性足部的描寫:“那五個纖細的腳趾,從拇趾到小趾整整齊齊排在一起,那膚色不亞于繪島海邊撿到的淡紅色貝殼,那滾圓的珍珠兒一般的腳后跟,還有那似乎是用清冽的巖間泉水反復洗濯才能顯出的潤澤……這樣的腳才是吸吮男人的鮮血而肥潤起來的腳,是踏在男人胸脯上的腳?!边@一點很大程度上可以說也是受母親影響而形成的。幼年的谷崎潤一郎常常和母親一起沐浴,母親潔白美麗的大腿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地印象,所以他在后來的文學作品不斷追求極致官能美的同時,也常常不忘記細節(jié)方面的描繪。1917年,谷崎潤一郎的母親因丹毒引起的心臟麻痹而去世。去世前的母親面部浮腫、丑陋不堪,這對他打擊很大,以至于母親去世后的兩年里都無法正常寫作。也正是這次巨大的悲傷,使谷崎潤一郎長久地陷入思慕母性的深淵,轉而孕育了他濃重的女性崇拜思想。母親臨終的死臉,成為釀造他肯定“惡”、徹底追求“惡”的酵母,并形成谷崎潤一郎的惡魔主義審美觀的重要契機。
谷崎潤一郎追求絕對美還有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他幼年時期潛移默化接觸的基督教。在當時佛教盛行的日本,基督教被視為異教而遭到禁止。然而,谷崎潤一郎的祖父是位虔誠的基督教徒,常常在土倉庫里的圣母瑪利亞像前頂禮膜拜,那種虔誠和慈愛深深地打動了谷崎潤一郎,所以他十分崇拜瑪利亞,崇拜她潔白的肌膚和圣潔的身體。在某種意義上,圣母瑪利亞和他的母親融為一體,成為永恒美的化身。谷崎潤一郎的祖父不僅在信仰上堅定而忠誠,在實業(yè)方面也頗有成就,所以谷崎從小到大都十分敬重他,從而對他的信仰也滿懷崇敬。不能不說基督教對年幼的谷崎潤一郎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谷崎潤一郎的惡魔主義思想由他的人生經歷而來,另一方面也對他的人生選擇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他的前兩次婚姻選擇可以說受“惡魔主義”影響頗深。1915年,谷崎潤一郎與第一任妻子石川千代結婚,這段沒有愛情的婚姻實際是為了他的“惡魔主義傾向在這種家室的拖累中得以改變”,給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帶來轉機。但是家庭生活的繁瑣也讓他痛苦至極,產生了一種“被投入桎梏之中的感覺”。他自白道:“我的大部分生活,是完全為我的藝術而努力的。我的結婚,終究也是為了更好地深化我的藝術的一種手段?!边@樣的婚姻勢必以失敗告終。他的第二位妻子古川丁未子曾讓他短暫地達到了“實際生活與藝術生活的完全一致”,但新婚不久的他卻開始追求根津松子----后來與他度過余生的女人。在小說《各有說好》中,谷崎潤一郎這樣寫道:“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女性美……實際上是再娶與再離,這就是女性崇拜者的做法?!币簿褪窃谂c松子結婚以后,二人相濡以沫度過了晚年,谷崎潤一郎在文學上也真正實現了“脫胎換骨”,開始了新的創(chuàng)作轉折。當然,這是以犧牲了前兩位妻子的幸福和第三位妻子肚子里的孩子為代價換來的。
一般來說,谷崎潤一郎初期是惡魔主義作家,中期是唯美的浪漫主義作家,進入昭和時期后則是繼承日本美的傳統(tǒng)而大成的作家。從《各有所好》最先訴求回歸古典,到《細雪》最終完成日本美的回歸,谷崎潤一郎惡魔主義的膨脹、消失都與他的人生經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經歷了跌宕起伏的人生之后,這位惡魔主義者最終得以將柔情釋放,成為日本文學的天空里永不磨滅的一顆星。
參考文獻:
1.加藤周一:《日本文學史序說》,葉渭渠、唐月梅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年9月
2.葉渭渠:《谷崎潤一郎傳》,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8月
3.譚晶華主編:《日本文學研究: 歷史足跡與學術現狀:日本文學研究會三十周年紀念文集》,譯林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