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波
【摘 要】高中歷史是文科考生的一個重要科目,而高中生歷史成績的好與壞,不僅與學生自身的努力有關,還與歷史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建構以及綜合素質有很大關系。歷史教師的教育能力和教學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學質量,決定著高中生的發(fā)展。高中歷史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水平?jīng)Q定了自身專業(yè)能力與成長。歷史教學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課程,其不僅讓學生了解了歷史,也為學生塑造了歷史形象。要想學生學到良好的歷史知識,就需要歷史教師具備專業(yè)知識。本文通過介紹高中歷史教師應具備的相關知識、如何實現(xiàn)高中歷史教師專業(yè)知識建構這兩方面的知識,讓我們對高中歷史的相關情況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歷史 歷史教師 專業(yè)知識建構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5.070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師的專業(yè)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成為新課改的目標和要求。要想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就要完善教師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專業(yè)知識素質。高中歷史教師專業(yè)知識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其今后教學實踐水平的高低,這也直接影響歷史教學質量。現(xiàn)階段我國高中歷史教師隊伍還比較弱,這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高中歷史教育總水平提高。在新課改的要求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國更應培養(yǎng)專業(yè)知識扎實的高中歷史教師。
一、高中歷史教師應具備的相關知識
無論高中歷史教師是否具有專業(yè)性,他都需要具備一些綜合素質,才有能力與資格去教好高中生,才會為我國培養(yǎng)一些優(yōu)秀的人才。
第一,需要具備教育理論知識。一名合格的教師所要具備最基本的知識,就是教育學基本原理、教學法、心理學、教育學知識、教師職業(yè)道德、教育法規(guī)與政策等與教育有關的知識。教育學是一名教師所具備的最基礎知識;心理學是為了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心理學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對教學進行描述、解釋、預測與控制。教育法規(guī)與政策知識為教師奠定了良好的風尚,為我國教育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法制條件。
第二,具備歷史課程知識。高中歷史教師需要知道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整體知識以及新教材的知識。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進行了5個階段改革: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文革時期、改革開放時期、新時期。每個時期的要求都不一樣。目前,我國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高中歷史教師不僅需要了解這種情況,還需要了解新教材的知識。比如說人民版、人教版等,對不同的教材進行深入了解與對比,這是一個高中歷史教師應要做到的。
第三,具備完備的歷史學科知識。學科知識是指某個特殊學科領域內的基本思想、概念框架和數(shù)據(jù)等的知識。高中歷史教師要了解中國通史、世界通史知識、歷史學理論與方法知識。與此同時,多了解歷史地理學、古代漢語、具備一些外語水平(利于讀外國文獻)等,以便更好的教學,開拓學生的視野。
第四,注重歷史學科教學方法。高中歷史教師要有學科教學方法。比如說:類比、圖示、樣例、解釋和演示等。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到歷史知識,高中歷史教師應根據(jù)自己專業(yè)知識,結合內容與教育學,講解知識,這叫學科教學法。歷史教學法,是學科教學上的歷史專業(yè)化。高中歷史教師要學會用歷史教學法教學生知識,讓學生掌握客觀規(guī)律。
第五,了解學生。高中歷史教師進行教學,需要從能力、興趣、動機、學習方式去分析學生,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對象與程度進行相應的教學。如果對這些情況了解不夠,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情況,進而制約歷史教師教學效果。
第六,具備教育情境知識。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認識到課程教學情境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七,具備評價意識。歷史教育評價是一個過程,高中歷史教師主要從教育目標、數(shù)量資料、質的分析等作出價值判斷。歷史教育評價對歷史教學的各個階段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二、如何實現(xiàn)高中歷史教師專業(yè)知識建構
第一,高中歷史教師應深入理解新課程理念。新課改以后,高中歷史教師應認識到更新的歷史課程知識,對基礎教育改革有更深入的了解,認真學習和研究新課改的相關文件,并領悟其中的精華。此外,還要多加研究新教材,認真對比與之前教材的不同,做到更好更快地適應新教材教學。
第二,讓高中歷史教師認識到歷史學科知識在專業(yè)知識構建的地位。歷史學科知識涉及到中國通史、世界通史等。其中包括政治制度史、社會生活史等方面的內容。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高中歷史教師,要多豐富自己的歷史學科知識,形成自己的學科特色。
第三,多結合其他科目學習歷史課程。高中歷史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建構并不是說只學歷史知識,而不學習其他知識。高中歷史教師在了解歷史的相關知識的同時,還需要了解文學、人文、地理、政治、語文、英語等相關學科的知識,多培養(yǎng)自己的綜合素質。學習各式各樣的知識,有利于歷史教學的幽默性及趣味性。
第四,協(xié)調各類知識,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高中歷史教師需要把歷史課程知識、學科知識、學科教學法綜合利用起來,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基礎性專業(yè)理論知識,進行主體建構。同時,歷史教師還需要具備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與學生共同成長,發(fā)揮歷史教學的效果。
第五,完善自我綜合素質,從學生角度出發(fā)。高中歷史教師的教學,很大程度上與學生有關。歷史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建構,還需要從學生身上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教師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完善自我教學。比如說:教師可以采取提問的方式以及活動教學方式,從高中生那里了解到自己哪些地方還需要完善,從而建構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歷史教師自身也可以進行完善,參加職后培訓,完善自我。
第六,根據(jù)學生需求,完善歷史教學方法,進而建構專業(yè)知識。歷史這個科目的學習,本來就很枯燥,如果要想成為一個好的歷史教師,需要一個良好的教學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情境法、導入法及活動法等,這些互動很大程度上讓學生有趣地學到歷史知識,也讓歷史教師在這過程中,提高了自我教學經(jīng)驗與水平,讓其專業(yè)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與完善。雖然看似教學方法只與教學效果有關,但是它同時也推動了高中歷史教師專業(yè)知識的構建。
總之,新課改下,如果我們要想讓高中歷史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得到良好的建構,不僅需要認識到一個歷史教師具備哪些方面的知識,而且還需要深入了解新課程理念、高中歷史教師的綜合素質、高中歷史教師的教學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