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紀生
學生對水和無機鹽在細胞的各項生命活動中的作用并未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對于水和無機鹽在細胞中的具體存在形式?jīng)]有較明確的概念,較難理解,下面對它的幾種題型進行歸納總結(ji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題型一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例1從根本上說,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和非生物界是統(tǒng)一的,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又有一定的差異性,其原因是(多選)( ).
A.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是特異的,有二十多種
B.生物體中有專門的生物元素C、H、O、N等
C.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nèi)和無機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D.C、H、O、N、P、S這6種元素在生物體內(nèi)約占原生質(zhì)總量的97%
解析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和非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體現(xiàn)在:生物體的化學元素都能在非生物界中找到,不是特有的,故A和B兩種說法是錯誤的.故選CD
題型二細胞中的無機物
例2(2010·南京質(zhì)檢)下列關于無機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缺鐵性貧血是因為體內(nèi)缺乏鐵,血紅蛋白不能合成
B.Mg2+是葉綠素的成分之一,缺Mg2+影響光合作用
C.細胞中的無機鹽大多數(shù)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構(gòu)成骨骼、牙齒
D.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常在食鹽中加碘
解析 鐵是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缺鐵則不能合成血紅蛋白;Mg2+是葉綠素的組成成分,缺Mg2+則不能合成葉綠素,進而影響光合作用;細胞中的無機鹽大多數(shù)以離子形式存在;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在食物中加碘是為了補充碘,預防因食物中缺碘而引起的地方性甲狀腺腫.故選C
問題總結(jié)常見無機鹽在細胞中的作用
N:是構(gòu)成蛋白質(zhì)、核酸等物質(zhì)的主要元素,能促進植物的細胞分裂.植物缺氮時葉片發(fā)黃.
P:是構(gòu)成核酸、磷脂、ATP、NADP+或NADPH等物質(zhì)的重要元素.缺磷時葉片暗綠,并出現(xiàn)紫色.
K:提高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性,維持細胞內(nèi)液滲透壓.人體缺鉀,反應遲鈍,心律失常.
Ca:是牙齒、骨骼的組成元素.人體缺鈣,兒童患佝僂病,成年人患骨質(zhì)疏松癥.
S:構(gòu)成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等含硫蛋白質(zhì)的重要元素.
Mg:是葉綠素的主要成分.缺鎂,植物的葉片發(fā)黃.
Fe: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人體缺鐵會患缺鐵性貧血癥.
B:促進花粉的萌發(fā)和花粉管的伸長,有利于受精作用順利進行.缺硼,花藥和花絲萎縮,花粉發(fā)育不良.
I: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原料.成年人缺碘時,患地方性甲狀腺腫.
Na: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缺鈉,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心率加快,嚴重時昏迷.
題型三有機物的檢測
例3下列關于生物學實驗中所用試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用雙縮脲試劑鑒定蛋白質(zhì)時,需將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勻后使用
B.用吡羅紅染色劑處理細胞,可以觀察到DNA在細胞中的分布
C.用蘇丹Ⅳ染液鑒定含油多的細胞,顯微鏡下可見染成紅色的顆粒
D.判斷酵母菌是否進行酒精發(fā)酵,可選擇雙縮脲試劑
解析雙縮脲試劑的用法是先加A液,后加B液;甲基綠對DNA進行染色,吡羅紅對RNA進行染色,故選C
例4下列關于“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zhì)”實驗操作步驟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用于鑒定還原糖的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質(zhì)的鑒定
B.若要鑒定花生種子細胞中是否含有脂肪,一定需要用顯微鏡觀察
C.鑒定可溶性還原糖時,要加入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勻再加入)
D.用雙縮脲試劑鑒定蛋白質(zhì)時,需水浴加熱2 min才能看到紫色
思路導引正確解答該題應從以下幾點入手:(1)明確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濃度及使用方法上的差異.(2)明確檢測三類有機物在操作步驟上的差異.
解析C對,A錯,用于鑒定還原糖的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必須混合均勻后再使用.B錯,鑒定花生種子是否含脂肪,可先將種子烘烤,再在白紙上擠壓,看是否出現(xiàn)油跡判斷.D錯,用雙縮脲試劑鑒定蛋白質(zhì)時,不需加熱.
技法總結(jié)三類有機物檢測在操作步驟上的差異
(1)唯一需要加熱——還原糖鑒定,且必須水浴加熱,不能用酒精燈直接加熱.若不加熱,則無磚紅色沉淀出現(xiàn).
(2)唯一需要顯微鏡——脂肪鑒定.
(3)混合后加入——斐林試劑;分別加入——雙縮脲試劑(先加A液,后加B液,且B液不能過量).兩者成分相同,但CuSO4的濃度不同,所以不能混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