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實習記者 | 刁興玲
“云影像”大眾手機攝影作品展亮相北京國際攝影周
本刊實習記者 | 刁興玲
手機攝影,正憑借其方便快捷的優(yōu)勢,從一個介入我們日常生活的圖片記事本,變成當今大數據時代有趣的文化現象。2014年10月12日,由文化部、北京市政府聯合舉辦的北京國際攝影周(2014)在中華世紀壇拉開帷幕。作為北京國際攝影周的特色板塊,去年就備受關注的“云影像”大眾手機攝影作品展再次亮相,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
據悉,“云影像”大眾手機攝影展由中國通信攝影協會、人民郵電出版社、北京歌華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等單位承辦,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協辦,中國郵政還專門為本屆北京國際攝影周制作了紀念封。
國際攝影藝術協會主席里加爾多·布西去年在“云影像”大眾手機攝影作品前豎起大拇指以示贊賞,今年他再次來到了“云影像”大眾手機攝影作品展展區(qū),并參加了“云影像”大眾手機攝影展開幕式活動。參加開幕式活動的還有中國通信攝影協會劉立清主席,以及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郵政等單位的相關領導。
此次“云影像”大眾手機攝影作品展的主題為“享受4G ,美好記憶”。該主題既富有時代氣息,又貼近百姓心聲,得到廣大手機用戶的積極響應和熱情參與。據不完全統(tǒng)計,參與人數近1300萬人次,充分體現了“云拍攝”、“云傳輸”、“云存儲”、“云分享”的“云影像”大眾手機攝影活動的特色。截至9月8日,共征集作品585504幅,通過專家層層初評和終評,最終評選出158幅優(yōu)秀作品,連同特邀十位手機攝影家每人提供10幅作品,共計258幅作品參加展覽。
圖2 國際攝影藝術協會主席里加爾多·布西參觀“云影像”大眾手機攝影作品展
現場參觀群眾紛紛感慨難以想象這些作品竟然是手機拍攝出來的。有些觀眾表示作品雖然是手機拍攝,但作品質量完全不遜色于專業(yè)相機;有些觀眾認為,源于生活的攝影更美好;有些觀眾表示,對手機攝影前景無限期待。
圖3 眾多攝影愛好者在現場參展
圖4 攝影愛好者用相機記下優(yōu)秀作品的風采
圖5 攝影愛好者在現場認真參觀
中國通信攝影協會主席劉立清透露,“此次手機攝影展作品并不僅僅局限于攝影行業(yè)內,作品更多是來自社會各界。本次展出作品和去年相比有極大提高,首先在作品選材上有很大發(fā)展,除了紀實也有風光等;其次,本次展出作品結構也有較大提高,組圖形式作品增多?!?/p>
隨著手機攝影功能的不斷提升和電信運營商4G網絡建設步伐的加快,手機攝影的繁榮時代已經到來。中國通信攝影協會秘書長杜膚生表示,在手機攝影功能不斷提升及國際、國內廣大手機攝影愛好者的普遍重視下,手機攝影的潮流不可阻擋,前景必將無限廣闊。
·作品回顧 金質收藏·
金質收藏作品 《草根戲班》 劉莉
金質收藏作品 《韻律》 湯懿
金質收藏作品 《皖南深秋》 吳國榮
金質收藏作品 《人勤魚歡》 封丹琴
金質收藏作品 《真情》 武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