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云 岸雨
瑤山坐落在湖南隆回縣境北部高寒山區(qū)一個名叫虎形山的地方,海拔1300余米,群峰巍峨,古木參天,雨霧奇多,特別適合野花野草尤其是金銀花、白術等名貴藥材的生長。
據(jù)上了年紀的族人說,當年,在茫茫大山深處,居住著一支奉黃瓜、白瓜為圖騰的古老部落。在一次慘烈的種族滅絕中,幸存的一對青年男女機智地鉆進茂密的黃瓜、白瓜棚,躲過了官府的追殺,從此刀耕火種,相親相愛,頑強地繁衍生息,至今有6000余眾。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瑤寨里,忠實地承襲著先祖古樸、純真、勤勞、善良的民俗民風,“積織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服”,人稱“花瑤”。
“花瑤”特別愛美,珍愛自然,崇尚綠色。他們的服飾奇特、復雜、精美而講究。男人們頭纏黑白相間的方格頭帕,瀟灑隨意;女人們則身穿素白或黛藍色的對襟長衫,鑲著的紅布邊和紅布扣純?yōu)檠b飾;下著素艷相融的花裹裙,腰纏五顏六色的腰帶,頭上再配一個吊有長長彩須、狀似倒扣斗篷的火紅頭巾。靚麗的頭巾是用一兩百米長的彩色花帶,一圈圈地往頭上精心盤纏,狀似葵花,大過斗篷,前頭微微向上翹起,煞是好看。隨著她們嬌美的身影閃動在綠意蔥蘢的山野,遠遠望去,就像束束爛漫的山花,如詩如畫。于是人們便譽其為“花瑤”了。
自然,“花瑤”女人色彩斑斕的服飾和素艷分明的挑花裹裙,沖淡了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帶給人們的無窮壓力,且以她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裝扮著自己,點亮了大山。
“花瑤”妹子雖沒有“名片”,卻個個心照不宣,暗自較勁。誰個聰慧能干,誰人心靈手巧,只要把她凝聚數(shù)載心血辛苦繡成的一二十條陪嫁的挑花裙驕傲地抖出……便足以讓你眼前一亮、嘆慕十分了。每一組圖紋,或奔走的云彩,或絢麗的山花,或多情的飛鳥,或稱雄的走獸,題材紛繁,挑工機巧,仿佛訴說著一段神奇的故事,輕吟著一首美麗的心曲。
當歲月的長河流淌到今天,大約每年農(nóng)歷六七八月的樣子,“花瑤”妹子又要額外地比試一回心靈手巧,且一比就是幾十天,那就是穿戴一新背著竹簍上山下溝采摘金銀花嘍。
“金銀花”一名出自《本草綱目》,也不知哪朝哪代起,瑤家的前山后嶺都爬滿了這種灰氈毛忍冬科多年生纏繞木質藤本植物。由于忍冬花初開為白色,后轉為黃色,因而得名金銀花。金銀花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
因為藥用價值高,早在20世紀70年代,當?shù)厣矫窬驮囍鴮⑸缴弦吧慕疸y花改為家種,金銀花產(chǎn)業(yè)在當?shù)亻_始發(fā)軔。在成功錄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通過國家原產(chǎn)地保護產(chǎn)品認證的基礎上,隆回又成功選育出金翠蕾、銀翠蕾和白云三個國家級良種,金銀花種植區(qū)域一舉擴展至24個鄉(xiāng)鎮(zhèn),產(chǎn)量占據(jù)全國的1/2強,榮膺“中國金銀花之鄉(xiāng)”稱號,小沙江鎮(zhèn)則成為全國著名的金銀花集散地。
作為隆回縣試點的虎形山瑤族鄉(xiāng)大托村更稱為托金銀花由窮變富的典型,幾乎每家都種植了大面積的金銀花。
“哎,花的情,花的歌,花瑤情歌紅火火,花坡上唱歌云朵對云朵;花溪水唱歌浪波追浪波,花樹林唱歌蜜蜂就搭窩;唱得那金銀花開藤纏藤,唱得那杜鵑花開燒烈火,唱得那花腰帶上彩蝶舞,唱得花頭帕上喜鵲落……”
金銀花盛開的時節(jié),走進瑤山,只見整個瑤山簡直都成了“花瑤”的世界,歌的故鄉(xiāng),花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