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北城康復科,云南 曲靖 655000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失眠100例臨床觀察
粟茂高雁鴻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北城康復科,云南 曲靖 655000
目的:觀察歸脾湯與酸棗仁湯聯(lián)合阿米替林片治療失眠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0例失眠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100例。對照組采用阿米替林片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采用歸脾湯和酸棗仁湯加減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睡眠改善質量。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6%,兩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失眠優(yōu)于單獨西醫(yī)治療。
中西醫(yī)結合;失眠;歸脾湯;酸棗仁湯;阿米替林片
失眠是最常見的睡眠障礙,指病人感到睡眠不足,包括睡眠時間和質量等異常,臨床上主要有兩種類型,即入睡困難和續(xù)睡困難或早醒,至少連續(xù)3周感到有睡眠不足引起明顯功能障礙[1]。中醫(yī)稱失眠為“不寐”,在古典書籍中稱“不得眠”、“目不瞑”,亦有稱為“不得臥”者?!鹅`樞·大惑論》:“衛(wèi)氣不得入于陰,常留于陽。留于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于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惫P者近年來應用歸脾湯與酸棗仁湯合方加減,結合西藥阿米替林片治療失眠患者,療效滿意,現總結如下。
1.1 臨床資料 共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2月門診病例200例,均有失眠、難以入睡、睡眠不深、多夢、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適感、疲乏、困倦、對失眠狀況憂慮、社會功能受損等情況。其中男性90例,女性110例,病程最短1月,最長25年。治療組100例,男性33例,女性67例,平均年齡(40.55±12.33)歲,平均病程(2.90±4.89)年;對照組100例,男37例,女63例,平均年齡(40.25±13.10)歲,平均病程(3.20±5.19)年?;颊吣挲g,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2.1 中醫(yī)診斷標準 符合《實用中醫(yī)內科學》不寐中心脾兩虛及肝郁血虛的中醫(yī)主癥:患者不易入睡,或睡中多夢,易醒后再難入睡,或兼見心悸,心慌神疲,乏力,口淡無味,或食后腹脹,不思飲食,面色萎黃,或兼見多夢易驚,或胸脅脹滿,善太息,平時性情急躁易怒,偏心脾兩虛者舌質淡,苔薄白,脈緩弱,偏肝郁血虛者舌脈象可見,舌紅,苔白或黃,脈弦數。[2]
1.2.2 西醫(yī)診斷標準 ①幾乎以失眠為唯一的癥狀,包括難以入睡、睡眠不深多夢、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適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②具有失眠和極度失眠結果的優(yōu)勢觀念。③對失眠數量、質量的不滿引起明顯的苦惱或社會功能受損。④至少每周發(fā)生3次,病程≥1月。[3]
1.2.3 排除標準 ①不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②已接受其它治療可能影響本研究指標觀測者;③合并有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危及生命的原發(fā)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④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⑤漢密爾頓抑郁量表>7分;⑥有服阿米替林禁忌癥者。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阿米替林片(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規(guī)格25mg×100片),從小劑量開始12.5mg,每天晚飯前一次口服,每隔兩天增加12.5mg,逐漸加至患者主觀感覺(嗜睡、口渴等),能耐受為止,最大劑量100mg[4],癥狀緩解后逐漸減量至每日12.5mg,維持一周停藥,總用藥時間為70d。
1.3.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采用歸脾湯與酸棗仁湯合方加減治療,藥物組成如下:黨參20g,黃芪30g,白術15g,茯神15g,炒酸棗仁15g,桂圓肉20g,木香15g,甘草5g,當歸30g,生姜10g,大棗10g,知母20g,川芎30g,開水煮沸,每二日一劑,每日三次,每次300ml,忌酸冷、香辣辛燥,總用藥時間70d。中間以5劑為一療程,復診,據兼癥加減變化,主方不變。若睡眠改善,可將茯神改為茯苓;納呆便溏者去棗仁、桂圓肉,加淮山藥、神曲;兼腎氣不足者加熟地、山藥、菟絲子;中氣不足者加升麻、桔梗;兼心陽不足者去知母、棗仁加龍骨、牡蠣、桂枝;汗出者加浮小麥、麻黃根。
1.4 療效評定
1.4.1 中醫(yī)療效及評定標準 痊愈:睡眠時間恢復正常,或夜間睡眠時間在6小時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顯效:睡眠明顯好轉,睡眠時間增加3小時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癥狀減輕,睡眠時間較前增加不足3小時;無效:治療后失眠不明顯改善或加重[5]。
1.4.2 西醫(yī)療效及評定標準 根據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治療前后測評PSQI,觀察睡眠改善狀況。PSQI由18個自評條目組成7個成分,分別為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及中醫(yī)臨床癥狀。每個成分按0~3等級計分,累計各成分得分PSQI總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6]痊愈:0分~5分,睡眠質量很好;顯效:6分~10分,睡眠質量還行;有效:11分~15分,睡眠質量一般;無效:16分~21分,睡眠質量很差??傆行?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治療組100例,其中痊愈73例,顯效10例,有效10例,總有效率為93%;對照組100例,其中痊愈34例,顯效20例,有效32例,總有效率為86%,兩組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失眠是指睡眠的始發(fā)和睡眠的維持發(fā)生障礙,致使睡眠質量不能滿足個體生理需要,而明顯影響患者白天活動的一種睡眠障礙綜合癥。屬中醫(yī)“不寐”范疇,多由心脾兩虛、肝郁血虛、心肝脾功能失調、導致氣血兩虛,神明被攏所致?!督饏T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之?!彼巍ぴS叔微《普濟本事方·卷一》論述不寐的病因說:“平人肝不受邪,故臥則魂歸于肝,神靜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歸,是以臥則魂揚若離體也?!薄毒霸廊珪げ幻隆分姓f:“無邪而不寐者,必營血之不足也,營主血,血虛則無以養(yǎng)心,心虛則神不守舍?!鼻濉ぬ迫荽ā堆C論·臥寐》說:“肝病不寐者,肝藏魂,人窹則魂于目,寐則魂反于肝。若陽浮于外,魂不入肝,則不寐,其癥并不煩躁,睡而不得寐,宜斂其陽魂使入于肝?!本C上所述,不寐的病機大體可分為心肝脾失調。由心脾兩虛、營血不足不能奉養(yǎng)心神,血虛不能上榮于血,故見失眠多夢,醒后不易入睡,面色少華,脾虛則納差,或食后腹脹,郁怒傷肝,肝氣郁結,郁而化熱,郁熱內擾,故魂不守舍,不能入睡,或通宵不眠,即使入睡也多夢易驚。若偏于心肝兩虛者,舌質淡,脈象弱;若偏于肝郁血虛者,舌紅,苔白或黃,脈弦數。治療上予歸脾湯與酸棗仁湯合方加減治療。方中黨參、黃芪補心脾之氣,當歸、桂圓肉養(yǎng)心脾之血,白術、木香、陳皮健脾暢中,茯神、棗仁、遠志養(yǎng)肝血、安心神。川芎調暢氣血舒達肝氣,知母清熱除煩,生姜、大棗溫胃健納,若肝郁較甚酌加柴胡加強舒肝。諸藥合用共湊補益心脾、疏肝、養(yǎng)血安神之功,達到治療諸癥的目的。阿米替林為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主要功用:①調節(jié)包括下丘腦核,前扣帶回及額葉前部,皮層也的神經遞質;②改善睡眠,降低患者對感覺刺激的敏感性;③可以降低外周神經或脊髓神經元的敏感性[7]。本研究將兩者合用,總有效率為93%,對比單一用阿米替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另外,本研究著重應用中醫(yī)治療,在西藥的用量上非常嚴謹,小劑量逐漸加量,達到療效后維持一定時間逐漸減量,避免了藥物依賴性。
綜上所述,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失眠優(yōu)點較多,能達到標本兼治,不易復發(fā)的特點,值得在臨床上應用。
[1]戴自英.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2164.
[2]方藥中.實用中醫(yī)內科學[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347-348.
[3]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18-119.
[4]黃東祥,李艷.阿米替林治療緊張性頭痛的臨床療效[J].云南醫(yī)藥,2002,23(6):475.
[5]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
[6]潘博希,陳維,王明紅,等.健脾疏肝湯與棗仁膠晝夜交替治療脾虛肝郁型失眠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3,20(5):78-80.
[7]王祖欣,裴印權.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物的作用與中樞介質和其受體的關系[J].臨床精神藥理學.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lián)合出版社,1992:51-54.
R256.23
A
1007-8517(2014)23-0034-02
201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