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
作者簡介:
方方,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協(xié)主席。1987年發(fā)表的中篇小說《風景》在全國引起極大反響,并因此而成為中國“新寫實”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他代表作如《祖父在父親心中》《白霧》《桃花燦爛》《落日》《埋伏》等中篇小說,亦擁有大量讀者。多部小說被譯成英、法、日、韓、意、泰、葡萄牙等文字在國外出版。已出版小說、散文集近七十部。主要著作有五卷本中短篇小說《方方文集》,長篇小說《烏泥湖年譜》《水在時間之下》《武昌城》,文化隨筆《漢口的滄桑往事》《到廬山看老別墅》等。
相關評論:
方方一直對底層報以真摯的情感,投下關注的目光。這份難能可貴的悲憫情懷一直延續(xù)到了近期其中篇新作《涂自強的個人悲傷》上面。
——馬江山
方方是很會講故事的,她經常講武漢的故事,武漢是她兩歲起就居住的城市,她愛這個城市,寫這個城市。??思{寫美國南方小鎮(zhèn),莫言寫他的高密東北鄉(xiāng),他說要把這世界打個落花流水,要寫盡那里的土地、河流、樹木和莊稼。在《涂自強的個人悲傷》這部小說中,方方讓一個人的悲傷就這樣流進一座城市,泛濫、發(fā)酵,然后死亡。
——魏書勤
寫在前面
從魯獎說起
2014年5月,魯迅文學獎的評選再生波瀾,這源自湖北省作協(xié)主席、著名作家方方的一條微博。具體發(fā)生了什么,一看便知:“聽同事說,我省一詩人在魯迅文學獎由省作協(xié)向中國作協(xié)參評推薦時,以全票通過。我很生氣。此人詩寫得差,推薦前就到處活動。這樣的人理應抵制。作協(xié)方面態(tài)度明朗。但他卻把所有評委搞定。評委多是高校教授。教授們重人情而輕文學。無奈?!边@位被指責“跑獎”的詩人柳忠秧很快浮出水面并進行了回擊,要方方拿出證據,聲稱要讓她吃官司。怎么看待這件事情呢?當事人方方、柳忠秧,被牽扯進來的被“搞定”的教授評委,喊打的圍觀者,冷靜的反思者,各有其立場,在此不贅。中國各大文學獎長期以來備受詬病,其評選機制和權威性、公信力早就受到質疑,這是不爭的事實。作為圈內人,方方只是義憤難當,揭露了冰山一角。
換個角度看這件事情,同樣無可爭議的是,一旦獲獎即名利雙收,而在平靜光滑的榜單之下,隱藏著多少類似于跑獎的貓膩?對于具有競爭性的評獎來說,公平無疑是最為關鍵的,而公平在文學與名利的這場混戰(zhàn)中,是否能全身而退?
時間上推一年,2013年5月,方方的小長篇《涂自強的個人悲傷》出版,同樣在文學界掀起了不大不小的波瀾。這部小說拷問的首先便是公平,與現(xiàn)實中風花雪月的文學獎不同,它關注的是貧窮大學生畢業(yè)后在城市里的悲慘境遇。關于這部小說,在一次接受訪談時方方說:“一個好的社會,可以有相對的公平。至少個人的努力奮斗能夠得到回報。而眼下我們的社會,無論努力與否,無論你做得好與不好,都不如你有強大的社會關系。在家庭背景和社會關系面前,你再大的本事,都會落得灰飛煙滅的結果,都敵不過另一些人的不勞而獲。一個社會到這一步,其實已是相當危險。”這兩件事情似乎可以聯(lián)系起來看,剛剛寫完一部呼吁公平的小說,隨后在自己的管轄內就發(fā)生了有違公平的事,也難怪方方會“很生氣”。
來自貧困山區(qū)、貧困家庭的涂自強考上了大學,女友采藥落榜,送給涂自強一首詩,從此兩人天各一方,其中寫道:“不必責怪命運/這只是我的個人悲傷?!边@句話也道出了涂自強的心聲,在隨后的故事中多次出現(xiàn)。在鄉(xiāng)人期盼他做了大官造福家鄉(xiāng)的目光中,涂自強踏上了求學之路,他一路打工徒步走到了武漢,其間遇到的人、發(fā)生的事都顯得那樣美好,涂自強心中充滿了自信和豪情。大學四年中,涂自強靠在食堂打工和做家教維持生計,靠給舍友洗衣服換來一臺電腦,當然也與一個女生碰撞出了愛情的火花,只不過因毫無希望而曇花一現(xiàn)。一番權衡之后,涂自強決定考研究生,不料備考時父親因祖墳被平而積郁去世,耽誤了考試的他只得開始找工作。在城中村與其他學生合租一間房子,涂自強開始了辛苦而悲情的個人奮斗,誰想年終時校友老板攜款潛逃,獎金和提成泡湯。沒錢回家過年的涂自強只好留在城里并在一家飯店打工,屋漏偏逢連夜雨,大雪壓塌了房屋,母親受傷,涂自強急忙趕回家中。再回城時,是他和母親兩人,接下來窘迫、混亂的生活可想而知,但終于還是穩(wěn)定了下來,涂自強決定好好打拼一場。然而母親接二連三生出意外,導致他影響了公司業(yè)務,丟了工作。好在他很快調整好心態(tài)振作了起來,并在電腦公司再次找到了工作。由春而夏,稍微安穩(wěn)下來的日子再次被打破,涂自強曾毫不在乎痰中帶血,最終卻檢查出了肺癌晚期。向母親謊稱出國,并將她安頓到寺院后,涂自強消失了,他“一步一步地走出這個世界的視線”。
小說的情節(jié)大致如上。沒有家庭背景、人脈關系、異常稟賦的大學生涂自強,從不抱怨社會、嫉妒他人而只想到自己運氣不好、不夠努力,寬厚,吃苦,沒有野心,不耍心計。“涂自強”們是赤裸裸的日常,是活生生的大多數(shù)。讓我們來看看草根涂自強過的是什么日子吧,以下選文,描寫涂自強徒步到了武漢后,去學校報到。
涂自強初到武漢城
不同的路/是給不同的腳走的/不同的腳/走的是不同的人生/從此我們就是/各自路上的行者
——寫在前面
剩下的時間并不多了,涂自強決定盡量用來趕路。他只在一個加油站幫忙加了一天油,又在一個路邊餐館洗了一天碗。途中,在一戶人家歇腳時,還教了這家讀中學的娃半天的英語。整個一路,涂自強覺得自己從未有過如此充實和愉快的生活。他覺得自己力量很強大,也覺得這世道上的人十分善良。他想,書上常說人心險惡,人生艱難,是我沒遇到還是書上太夸張了?
讓涂自強暈頭的是最后一天:他到了武漢。馬路上洪水一樣涌來的汽車,讓他緊張得渾身冒大汗。他拿著學校地址,四處問人,最終獲知到了武漢其實仍然離學校很遠。他呆想了一會兒,決定坐公共汽車。
公共汽車上人倒是不多,一趟車坐不到目的地,中途轉了好幾次。過了長江又過漢江。盡管涂自強把路線問得明明白白,可他還是坐錯了一站。稀里糊涂中,他總算找到了學校,而此時,已是報到的最后一天下午,離學校下班也只有一小時了。
涂自強甚至沒有時間到廁所去把腰帶上的錢取出來并且整理好。繳費時,他當著眾人的面,解下腰帶,從中摳出里面的零碎,然后一張張一塊塊地數(shù)給收費員。大多的錢都被他的汗水濕透。旁邊的人都驚訝地望著他,有幾個女生捂住了鼻子。涂自強先沒在意,數(shù)錢時,突然意識到什么。他抬頭四下望望,看到無數(shù)驚訝的、同情的或鄙夷的目光,心里突然就膽怯起來。一路走過的信心瞬間消失。他數(shù)錢的手開始顫抖。額上的汗流過他滿是灰塵的面頰,他聳著肩用衣袖拭了一下,衣袖頓時變黑,臉也花了一塊。他開始茫然,心里頓成一片空白。
一個戴眼鏡的老師一直站在旁邊看著他,這時候突然說:“別緊張,慢慢來。錢怎么會是這樣的?”這聲音似乎有些遠,卻滋潤了涂自強的心。他在心里暗自說,鎮(zhèn)靜,涂自強你要鎮(zhèn)靜。果然他鎮(zhèn)靜了下來。他抬起頭,望著老師臉上的眼鏡片說:“我是從家里一路走一路打工過來的,所以都是零錢。還有一些是村里人捐的,他們只有零錢。我娘怕我弄丟,做了這個布腰帶,讓我把錢放在里面,扎在腰上。”
老師沉默片刻,說:“我明白了?!比缓笥终f,“你可以在學校辦貸款”涂自強不明白,老師便解釋了幾句。涂自強問了一句關鍵的話,說:“貸款以后得多還錢,是嗎?”老師默然,十幾秒鐘后,他點了點頭。涂自強說:“那我還是不貸吧,這錢應該夠的?!?/p>
老師不再說什么,便問了他的名字和專業(yè)。面對老師溫暖的聲音,涂自強一一回答,他心里的信心又開始慢慢回來。老師說:“別擔心,開學后我會給你找份工作?!?/p>
曬一段讀書筆記
前文中,詳細描寫了涂自強幾次打工的經歷,這里略寫,僅僅提了一下,一來有詳有略,二來讓讀者也感覺到涂自強的行程已經比較緊張。
從閉塞山村初到大城市,涂自強感到非常不適,這里僅用一個場景一個細節(jié)就將這一情形生動地描寫了出來。
涂自強是到城市里上大學的,但是還沒找到學校門,就被城市來了個下馬威。那種“力量強大”的自我感覺是否還在?更關鍵的是,涂自強“稀里糊涂”的深層背景是鄉(xiāng)村與城市的巨大差異,而他能否在心理和角色上完成向城市人的轉變,也是觀察后續(xù)故事的一個切入點。
“一張張一塊塊”讓人想到孔乙己的“排出九文大錢”,不論作者方方在寫作時是否意識到這一點,二者之間的確形成了某種“互文關系”,至少在不合時宜這一點上,涂自強和孔乙己具有某種相通性。
一連串細膩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將涂自強的無所適從、尷尬窘迫、茫然無助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涂自強徒步上學,我們已經看到了他吃苦耐勞的一面,而這里,我們又發(fā)現(xiàn)了他的一個特點,就是具有較強的心理調節(jié)能力,而這兩點,恰好是支撐涂自強在困境中生活下去的兩個重要因素。
對于貸款的態(tài)度,最能反映出涂自強的性格特征,他的認識顯然過于保守和落后了;但換一個角度看,這又體現(xiàn)出他的扎實、踏實,沒有野心、機心。問題的核心在于,一個連貸款都拒絕的人,能否在城市生活和事業(yè)打拼中如魚得水?
上述三段刻畫了一個戴眼鏡老師的生動形象,幾乎沒有什么修飾,但人物的神情、品性已然可觸可感。老師最后的承諾在此情此景下合理而令人信服,從而自然地引出下文涂自強去食堂打工的故事。實際上,涂自強所遇到的人絕大多數(shù)是善良而愿意給他以幫助的,但這依然無法改變其命運。到底哪里出了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會呼吸的文字
從一般意義上的寫作技巧來看,選文可圈可點之處頗多,比如詳略搭配,埋伏筆、作對比,生動的心理、動作描寫,等等。但這并不是作者方方最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重要的是她的那種語言風格——會呼吸的文字,凝練、準確、平實、含蓄,內蘊豐盈,富有節(jié)奏感。你在文中幾乎看不到令人炫目的修辭,看不到煽情、渲染,甚至感受不到作者的主觀情緒,但你仍能體味到行文之美,仍能被字里行間沉甸甸的分量所擊中。
以選文第三段為例:“公共汽車上人倒是不多,一趟車坐不到目的地,中途轉了好幾次。過了長江又過漢江。盡管涂自強把路線問得明明白白,可他還是坐錯了一站。稀里糊涂中,他總算找到了學校,而此時,已是報到的最后一天下午,離學校下班也只有一小時了?!币还菜木湓?,從分句來看,分別是三、一、二、五;最長的分句有十四個字,最短的分句只有三個字。一方面,整個語段意緒綿延、一貫而下;另一方面,又形成了錯落有致之感,富有韻律般的節(jié)奏。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就是平實之美。當清洗掉附著于文字表面的那些脂粉,文字自然輕松通透、呼吸暢快。當然,這與流水賬、大白話不是一回事,做到這一步,或許要比刻意地去操練那些形容詞和修辭手法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