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華 曾美英
(北京聯(lián)合大學師范學院,北京 100011)
賈守梅等〔1〕發(fā)現(xiàn)上??粘怖先私箲]發(fā)生率為27.5%,抑郁發(fā)生率為15.3%。這說明焦慮已顯著影響老人的身心健康,而且老人焦慮往往會發(fā)展為抑郁或兩者混合狀態(tài)〔2〕??粘怖先烁械焦陋氄?4.6%;而感到精神生活充實愉快僅23.1%,并且與其他老年人相比,更多的空巢老人會報告人際關(guān)系減少、缺乏主觀幸福感〔3〕。北京空巢家庭比例達到了34%〔4〕。本研究以廣義的心理健康角度(綜合負性情感、正性情感),綜合比較空巢和非空巢中老年人在性別、學歷、收入、職業(yè)、心理健康、社會支持、應對方式等主客體因素上的差異。
1.1對象 空巢中老年人為身邊無子女共同生活有配偶相伴或獨居。隨機抽取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共541人,男228人,女313人;平均(65.17±8.517)歲。其中,非空巢組278人,男102人,女176人,平均(63.57±8.101)歲;空巢組263人,男126人,女137人,平均(66.86±8.634)歲。
1.2工具 自編項目問卷包括年齡、性別、月收入、人均住房面積、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等。總體幸福感量表:由段建華〔5〕編制,來測量老人的正性情感。該量表共包括六個維度,分別為對生活的滿足和興趣、對健康的擔心、精力、對情感和行為的控制、憂郁或愉快的心境、松弛和緊張,得分越高,越幸福。重測一致性為0.85。癥狀自評量表(SCL-90問卷),作為調(diào)查老人負性情緒情感的工具。該量表共有90個項目,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guān)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和其他等10個因子,得分越高,癥狀越嚴重。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98。社會支持評定量由肖水源〔6〕編制,該量表有10個條目,包括客觀支持(3條)、主觀支持(4條)和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3條)3個維度。分數(shù)越高,社會支持度越高。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919。簡易應對方式量表由解亞寧〔7〕編制,共有20個條目,由積極應對(12條)和消極應對(8條)兩個分量表組成。得分越高,相應的應對方式就越頻繁。量表的重測系數(shù)為0.89。
1.3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17.0軟件行t及χ2檢驗。
空巢組中男女相當,而非空巢組男性要遠少于女性??粘步M月收入分布在2 000~5 000元的居多,而非空巢組多分布在1 000~3 500元??粘步M已婚的比例小,而未婚的比例大。見表1??粘步M年齡要顯著大于非空巢組。兩組精力、憂郁或愉快的心境、主觀支持、對支持的利用度、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guān)系敏感、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總分等方面存在著顯著差異,而在應對方式的兩個維度上均無顯著差異。在總體幸福感量表的精力、憂郁或愉快的心境維度上,在社會支持的主觀支持維度上,對支持的利用度維度上,在癥狀自評量表的軀體化等方面,空巢組得分與非空巢組均有顯著差異,見表2。
表1 兩組性別、月收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上的比較(n)
表2 兩組年齡、人均住房面積、心理健康、社會支持、應對方式上的比較±s)
老年人的壽命存在著性別差異,更多女性老人去照顧子女,有研究表明,關(guān)注空巢老人還要注意其性別差異〔8〕。這提示不同性別的空巢老人有著不同的特點,需要進一步的觀察和分析男女性空巢老人生活狀況等各方面的差異,這樣才能提供不同性別的空巢老人針對性的幫助。非空巢老人在擁有更多積極情緒的同時,負性情緒也相對更多;而空巢老人沒有感到更多的幸福,也沒有更多的心理癥狀。這比以往研究結(jié)論“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狀況顯著差于非空巢老人”〔9,10〕、或“空巢老人的心理狀況要好于非空巢老人”〔11〕更為復雜,表明不同類型的北京老年人其心理健康在新時代反映出的新特點。對于北京市空巢老人來說,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保障的建設、子女贍養(yǎng)觀念的進步、媒介渠道的增多,其知識、綜合素質(zhì)各方面有了明顯的提高,能有意識地改變消極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維護積極因素帶來的有利作用。
應對方式是心理應激與健康的重要中介變量,王玲鳳等〔12〕研究表明,處于亞健康心理狀態(tài)的空巢老人在面對壓力時更傾向使用消極的應對方式,而較少采用積極的應對方式。而本研究說明兩類老人的心理健康均良好,因此在采用不同應對方式上也并不存在著顯著差異。
綜上,北京市空巢老人有著自身獨特的人口學特點;其心理健康并不是徹底地處于劣勢,相反在某些方面表現(xiàn)出更為良好的狀況;社會支持來源不足仍然是北京市空巢老人面臨的問題;空巢老人能有意識地通過加強對有限支持的利用、形成良好的應對方式等方面改變不利的處境。
4 參考文獻
1賈守梅,時玉潔,周 浩等.社區(qū)空巢老人焦慮憂郁狀況及其影響因素調(diào)查〔J〕.護理學雜志:外科版,2007;22(7):8-10.
2Schoevers RA,Deeg DJ,van Tilbur GW,etal..Depression and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co-occurrence and longitudinal patterns in elderly patients 〔J〕.Am J Geriatr Psychiatry,2005;13(1):31-9.
3談孝勤,解 軍.上海浦江鎮(zhèn)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調(diào)查分析〔J〕.醫(yī)學文選,2005;5(24):685-7.
4劉登閣. 化解空巢老人的心理危機〔M〕. 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1-11.
5段建華.總體幸福感量表在我國大學生中的試用結(jié)果與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6;4(1):56-7.
6肖水源.《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理論基礎(chǔ)與研究應用〔J〕.臨床神經(jīng)醫(yī)學雜志,1994;4(2):98-100.
7解亞寧.簡易應對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8;6(2):114-5.
8王德文,夏靜文,李延凱. 空巢老人健康及照料性別差異之啟示〔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3;25(1):80-6.
9陳傳鋒, 嚴建雯,張 紅,等. 老年抑郁干預與心理健康服務〔M〕.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2-27.
10周榮山,潘忠德,謝 斌,等. 上海市黃浦區(qū)空巢與非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及主觀幸福感比較〔J〕. 上海精神醫(yī)學,2009;21(6):336-9.
11劉鶴妍,邊文鑫,龔茴茴,等. 天津市空巢與非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狀況比較〔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14):1792-4.
12王玲鳳,施躍健.城市空巢老人的壓力應對方式和心理健康狀況〔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7):7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