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信娟 孫方利 孫文琴 王和香
(青島市海慈醫(yī)療集團消化內科,山東 青島 266033)
三聯(lián)脆性組氨酸(FHIT)基因〔1〕是近年發(fā)現(xiàn)的抑癌基因之一,已發(fā)現(xiàn)其在多種腫瘤組織中出現(xiàn)異常表達,但FHIT基因在結直腸癌中的表達情況及意義并無一致意見。Bcl-2是細胞凋亡中重要的調控因子,通過抑制細胞凋亡而促進腫瘤發(fā)生發(fā)展。本試驗擬探討FHIT、Bcl-2基因在結直腸癌中的表達情況及與結直腸癌發(fā)生、發(fā)展和轉移的關系。
1.1臨床資料 89例結直腸癌標本均來自青島市海慈醫(yī)療集團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外科手術后經病理確診的存檔蠟塊。其中男52例,女37例,年齡43~85歲,平均年齡64.2歲。按改良Duke分期,A期16例,B期26例,C期24例,D期23例。按組織學分級,高分化組17例,中分化組52例,低分化組20例。有淋巴結轉移47例,無淋巴結轉移42例。所有病例術前均未做放療、化療和免疫治療。正常對照組織標本20例來源于距癌腫5 cm以上正常結直腸黏膜組織,病理證實無腫瘤細胞浸潤,無明顯炎癥反應及細胞增生等異常病變。
1.2材料與方法 免疫組化染色采用SP法。兔抗人多克隆抗體FHIT(即用型)、Bcl-2兔抗人多克隆抗體、SP 免疫組化試劑盒及顯色試劑盒均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公司。標本經 10%的甲醛固定,石蠟包埋,4 μm切片,常規(guī) HE染色。所有標本在同一條件下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操作,DAB顯色。選用公司提供的已知FHIT陽性染色結直腸癌切片在同一條件下染色作為陽性對照,以PBS 代替一抗作為陰性對照。
1.3結果判定標準 FHIT、Bcl-2蛋白均定位于胞質,呈棕黃色或棕褐色表達。每例標本隨機選取10個高倍視野,計數300個細胞,根據著色強度及陽性細胞結果進行定性分析:先按染色強度記分:0分、1分、2分、3分分別表示無色、淺黃色、棕黃色、棕褐色。再按陽性細胞所占百分比記分:0分為陽性細胞<5%,1分為陽性細胞5%~25%,2分為陽性細胞25%~50%,3分為陽性細胞50%~75%,4分為陽性細胞>75%。染色強度與陽性細胞所占的百分比的乘積0~4為陰性,6~12為陽性。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χ2檢驗和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
2.1FHIT、Bcl-2蛋白在結直腸癌組織和癌旁正常結直腸黏膜組織中的表達 見圖1。FHIT蛋白在結直腸癌組織中的陽性率明顯低于正常結直腸黏膜組織(58.4% vs,95.0%,P=0.002)。Bcl-2蛋白在結直腸癌組織中的陽性率明顯高于正常結直腸黏膜組織(71.9% vs 40.0%,P=0.006)。
圖1 FHIT、Bcl-2基因在不同結直腸黏膜組織的表達(SP)
2.2結直腸癌組織中FHIT、Bcl-2蛋白表達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結直腸癌組織中FHIT蛋白表達在A期、B期、C期、D期中的陽性率逐漸降低(P<0.05)。隨腫瘤細胞分化程度的降低,F(xiàn)HIT蛋白表達降低(P<0.05)。在淋巴結轉移組,F(xiàn)HIT蛋白陽性率明顯低于無淋巴結轉移組(P<0.05)。FHIT蛋白在結直腸癌組織中表達與患者性別、年齡無關。結直腸癌組織中隨腫瘤細胞分化程度的降低,Bcl-2表達升高(P<0.05)。Bcl-2蛋白在淋巴結轉移組的陽性率明顯高于無淋巴結轉移組(P<0.05)。Bcl-2蛋白表達情況與腫瘤Duke分期、患者性別、年齡無關。見表1。
表1 結直腸癌組織中FHIT、Bcl-2陽性表達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n(%)〕
2.3結直腸癌組織中FHIT、Bcl-2 表達的相關性 結直腸癌組織中FHIT與Bcl-2的表達有一定相關性(r=0.257,P=0.010)。
FHIT基因是 Ohta等〔1〕在1996年用定位克隆技術和外顯子捕獲法在3p14.2上確定的一個新基因,也是第1個將脆性位點和腫瘤聯(lián)系起來的抑癌基因。FHIT基因定位于染色體3p14.2,全長約500 kb,由10個外顯子組成,其cDNA全長1 095 bp,轉錄產物約為1.1kb的mRNA,編碼產物是由147個氨基酸組成的分子量為16.8 kD的蛋白質,定位于細胞質。研究證實〔2〕FHIT體外編碼二腺苷三磷酸(Ap3A)水解酶,在全身正常組織器官均有低水平表達,且FHIT基因在多種腫瘤組織中均出現(xiàn)表達降低甚至缺失,但對于FHIT基因影響腫瘤發(fā)生發(fā)展的具體機制尚不明確。
本研究結果提示FHIT基因與結直腸癌的發(fā)生有關。王佩飛等〔3〕研究發(fā)現(xiàn):FHIT在正常結腸黏膜、低級別上皮內瘤變、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及結腸癌腫的表達逐漸降低,均表明FHIT表達降低與結直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FHIT蛋白的表達與腫瘤組織分化程度、Duke分期、淋巴結轉移有關,與性別、年齡無關,而這也說明FHIT蛋白的表達與結直腸癌的進一步發(fā)展及腫瘤浸潤有關。Sarli 等〔4〕研究發(fā)現(xiàn),F(xiàn)HIT蛋白表達降低與錯配修復基因缺乏有關,提示FHIT基因可能通過涉及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性(MSI)的基因通路影響結直腸癌的發(fā)生。楊平等〔5〕研究發(fā)現(xiàn),F(xiàn)HIT基因可能參與結直腸癌細胞凋亡的調節(jié),其表達下降可能與結直腸癌發(fā)生相關。
Bcl-2基因位于18q21,由3個外顯子組成,編碼239個氨基酸組成的分子量為26 kD的Bcl-2A蛋白和205個氨基酸組成的分子量為22 kD的Bcl-2B蛋白。Bcl-2 是調節(jié)細胞凋亡的重要基因,主要通過調節(jié)線粒體的功能來抑制細胞凋亡,延長細胞生存,其過表達參與腫瘤的發(fā)生,是腫瘤靶向治療的潛在基因。楊闖等〔6〕報道,Bcl-2基因的表達與肝細胞癌的發(fā)病年齡、性別、重量大小、UICC分期和轉移均無關,而關于Bcl-2 的表達與結直腸癌發(fā)生、發(fā)展及轉移的關系,國內外報道不一。本實驗提示其可作為判斷結直腸癌惡性程度的指標之一,與鄧文英等〔7〕報道一致。Barrasa等〔8〕報道,對丁酸鹽抵抗的結腸腺癌細胞系(BCS-TC2.BR2),通過增加Bcl-2的表達,降低了其對膽汁酸誘導的凋亡的敏感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FHIT蛋白表達降低及Bcl-2蛋白表達升高可以作為判斷結直腸癌惡性程度及預測其發(fā)展、轉移的指標,也為腫瘤的綜合治療提供重要的試驗支持。目前針對FHIT的基因治療已取得可喜進展,而針對Bcl-2的小分子抑制劑也為腫瘤的靶向治療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4 參考文獻
1Ohta M,Inoue H,Cotticelli MG,etal.The FHIT gene,spanning the chromosome 3p14.2 fragile site and renal carcinoma-associated t(3;8)breakpoint,is abnormal in digestive tract cancers〔J〕.Cell,1996;84(4):587-97.
2Barnes LD,Garrison PN,Siprashvili Z,etal.Fhit,a putative tumor stppressor in humans,is a dinucleoside 5′,5′′′-P1,P3-triphosphate hydrolase〔J〕.Biochemistry,1996;35(36):11529-35.
3王佩飛,陳建武,鄭佩贊,等.Survivin、fhit在結直腸良惡性病變中的表達及意義〔J〕.醫(yī)學研究雜志,2008;37(1):37-40.
4Sarli L,Bottarelli L,Azzoni C,etal.Abnormal Fhit protein expression and high frequency of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in sporadic colorectal cancer〔J〕.Eur J Cancer,2004;40(10):1581-8.
5楊 平,曹 杰,王 輝,等.FHIT mRNA在結直腸癌中的表達及其與細胞凋亡的相關性〔J〕.嶺南現(xiàn)代臨床外科,2007;7(1):7-10.
6楊 闖,魏振彤,鄭 宇,等.肝癌中Bcl-2、Bax和C-myc基因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4):450-1.
7鄧文英,羅素霞,陳小兵,等.Bcl-2、Caspase-3在結直腸癌中的表達及意義〔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09;17(12):2363-5.
8Barrasa JI,Santiago-Gomez A,Olmo N,etal.Resistance to butyrate impairs bile acid-induced apoptosis in human colon adenocarcinoma cells via up-regulation of Bcl-2 and inactivation of Bax〔J〕.Biochem Biophys Acta,2012;1823(12):2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