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電站的建設過程中,PX泵房是一項最大的項目,在核電站的運行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核電站的正常運行過程中,PX泵房可以提供第三回路循環(huán)冷卻水。核電站發(fā)生安全事故時,PX泵房可以提供應急水和消防。蝸殼是PX泵房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處于循環(huán)水廊道和進水道上端相接的部位。在核電站PX泵房的應用過程中,需要安裝蝸殼模板,文章簡述了蝸殼模板的安裝施工工藝。
關鍵詞:核電;PX泵房;蝸殼模板安裝;施工工藝
中圖分類號:TU7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28-0049-02
我國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中,能源短缺現(xiàn)象和污染問題更加嚴重。核電作為一項新的能源,在我國的應用過程中,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規(guī)?;哪茉促Y源來看,核電的原料也相對比較充足。PX泵房是核電站中一項較大的項目,混凝土的澆筑量大約達到7.3萬方,鋼筋量也達到了1.2萬噸。其中,PX泵房中的核心部位包括水道和蝸殼,屬于整體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相對來說型式比較復雜,具有較高的施工工藝要求,施工難度比較大。
1 工程概況
蝸殼是PX泵房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PX泵房中處于循環(huán)水廊道和進水道上端相接的位置。PX泵房中共有2臺機組,每一臺機組中有2個蝸殼,共有4個蝸殼。蝸殼主要是指PX泵房中CRF泵業(yè)輪所處的位置,也就是CRF泵業(yè)輪室,主要是應用鋼筋砼預制內(nèi)殼后建筑所形成,因為外觀看起來比較像蝸牛殼,所以該預制內(nèi)殼被稱之為蝸殼。蝸殼的組成構件是鋼筋混凝土,每個蝸殼中有4塊構件。最大構件的單塊重量達到31噸。根據(jù)調(diào)查研究顯示,蝸殼的幾何尺寸大約為7493mm×7355mm×3080mm。
在實際的施工前,施工人員可在進水道導流墻頂部放出循環(huán)水泵的中心線,吊裝蝸殼預制混凝土塊。在完成這些工作之后,可以對蝸殼底部進行灌漿,實現(xiàn)對蝸殼的澆筑。在澆筑的過程中,應該在蝸殼周圍300mm,應用高砼實現(xiàn)對蝸殼的固定。然后,再實現(xiàn)對出水口模板的安裝。全部完成之后,需要對鋼筋施行綁扎,并且進行混凝土的澆筑,最后完成對蝸殼內(nèi)部的灌漿。
2 核電PX泵房蝸殼模板安裝施工工藝
2.1 施工機械的選擇
PX泵房蝸殼模板的安裝施工過程中,首先需要對施工過程中所應用的施工機械進行選擇,并且按照相關的施工要求,應用正確的施工順序,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吊裝機械是施工過程中一項必不可少的施工機械,在進行選擇的時候,需要施工人員根據(jù)實際的施工要求進行。本次工程中應用的卸車為1輛150段的履帶的吊車和1輛300噸的汽車,吊車用來實現(xiàn)對運輸蝸殼的卸載,而汽車用來實現(xiàn)對蝸殼預制板塊的吊裝。在運輸蝸殼的時候,應用了1輛軸線車和1輛50噸的平板車。
2.2 施工工藝流程
PX泵房蝸殼模板的安裝施工中,正確的施工順序也是一項關鍵的因素。本次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其施工順序為:(1)先檢查蝸殼預制板塊的外觀和截面尺寸;(2)施工的第一部位是PX泵房中出水道底閥,屬于工程施工的一項基礎;(3)完成定位放線工作,定位放線的位置主要是在PX泵房中進水道的出口位置;(4)在蝸殼的灌漿區(qū)域,灌注混凝土,并且在混凝土的表面進行鑿毛;(5)固定蝸殼,需要在蝸殼內(nèi)部應用型鋼進行支撐,并且調(diào)平;(6)采取有效的措施,安裝聚四氟乙烯板;(7)準備對蝸殼預制板進行吊裝,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8)開始對蝸殼底部進行灌漿;(9)在蝸殼預制板塊進行混凝土澆筑,主要是在預制板周圍進行高混凝土的澆筑,范圍為300mm;(10)安裝PX泵房中的出水道模板;(11)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固PX泵房中的出水道模板;(12)安裝循環(huán)水出水口的測壓管。
2.3 施工方法和要求
2.3.1 蝸殼預制板塊的外觀和截面尺寸的檢查。根據(jù)PX泵房中蝸殼模板安裝的施工順序,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需要按照實際的施工要求,結合施工特點,做好蝸殼模板的安裝工作。對蝸殼預制塊外觀和截面尺寸進行檢查的過程中,需要施工技術人員嚴格按照相關的要求完成工作。在蝸殼預制板塊到達施工現(xiàn)場之后,需要施工部門以及相關部門進行聯(lián)合驗收。驗收的內(nèi)容包括蝸殼的安裝程序、出廠合格證對構件的編號、設計圖紙、生產(chǎn)廠商的自檢記錄、混凝與強度報告、構件編號和觀感質量等、驗收工作人員應該按照到貨清單,根據(jù)驗收內(nèi)容,對各項內(nèi)容進行嚴格的檢查,保證符合使用需求。對混凝土強度的檢查,主要是指對混凝土試塊的試驗報告單進行仔細查閱,保證混凝土的強度符合工程施工的設計、吊裝和運輸要求。對構件觀感質量的檢查,主要是檢查蝸殼構件是否存在破損,對尺寸偏差、裂縫、吊點、混凝土密實度和預留位置等進行檢查,保證這些都符合本次施工的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只有全部完成驗收工作,才能繼續(xù)進行吊裝作業(yè)。
2.3.2 出水道底閥基施工。出水道是PX泵房中的一項主要構成,在安裝蝸殼模板的時候,為了保證模板就位的準確性,并且保證模板加固的穩(wěn)定性,在進行出水道底閥基施工的時候,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出水口模板是方形段,屬于無底模,在進行施工的時候,可以分2次進行。一次施工閥基叨叨-7.94m,可以先放出出水口模板的中心線和外輪廓線,以便進行對出水道模板安裝過程中,對安裝精度的控制。先在出水口底部按照出水口的中心線在每邊留設施工作業(yè)面,本次工程中留設的施工作業(yè)面寬3500,在進行澆筑的時候,需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例如,本次施工中先對5167mm×7000mm×2100mm的閥基進行單獨澆筑。
2.3.3 測量定位防線。在進行定位放線的測量的時候,需要注意一定的施工要求。在完成對進水道的澆筑之后,需要對進水道頂面灌漿區(qū)域的混凝土進行一定的處理,主要是指對混凝土表面進行的鑿毛處理,需要對表面的浮漿進行鑿除。同時,應用壓縮空氣實現(xiàn)對混凝土表面的處理,保證表面的干凈。安裝聚四氟乙烯板的時候,施工人員應該先在混凝土的預制板塊底部和側面接縫處,實現(xiàn)對聚四氟乙烯板的放置,對板面的標高和平整度進行調(diào)整,然后利用灌漿料進行固定,保證預制板的牢固。同時,為了填筑灌漿材料,施工人員應該在蝸殼下預留出30mm左右高度的空間。endprint
2.3.4 型鋼支架的固定和調(diào)平。在進水道出水口平臺上對蝸殼型鋼支撐進行組裝,調(diào)整支架標高時,應按照設計標高,實現(xiàn)對4個豎向支撐的調(diào)整,并且保證4個點的平整度控制在允許的誤差范圍之內(nèi)。在水平支架底部應墊木模板,模板厚度可為20mm,避免混凝土表面被破壞。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蝸殼預制塊吊裝定位后,需利用腳手架對蝸殼內(nèi)部進行加固支撐。在進行蝸殼預制板的吊裝時,應選好吊車型號,做好吊車站位布置工作。本次工程中對蝸殼預制板進行卸車時,應用150噸汽車吊車,在PX泵房直接進行1號蝸殼和2號蝸殼的卸車,可臨時存放在A列外,進行吊裝時,可使用300噸汽車吊車。3號蝸殼和4號蝸殼可臨時存放在辦公區(qū),在進行正式吊裝時,進行二次運放。蝸殼的存放區(qū)域可用碎石硝墊平,在蝸殼下鋪設枕木,對蝸殼內(nèi)部應用腳手架進行臨時支撐,并實現(xiàn)對圍欄的搭設。
2.3.5 灌漿施工。PX泵房蝸殼安裝施工過程中,需對蝸殼預制板塊與進水道筏基上之間的縫隙與蝸殼預制板之間的縫隙進行灌漿。其中,蝸殼預制板塊與進水道筏基上之間的縫隙為23mm×30mm,蝸殼預制板塊之間的高豎向縫隙為4mm×3050mm。完成蝸殼預制板的安裝后,需進行檢查,至合格后,才能進行蝸殼底部縫隙的灌漿和豎向拼縫的封堵。蝸殼四周筏基施工比蝸殼上表面高1m后,可實現(xiàn)對蝸殼中間部分的灌漿。蝸殼底部灌漿時,選好灌漿料后可進行一次性澆筑,以出水口的一端為始點進行澆筑,且保證澆筑過程的連續(xù)性。為避免灌漿料粘接在模板上,可應用15mm厚度的酚醛腹膜木模板粘貼厚度為1.5mm的PVC板。具體的模板安裝流程為:緊貼蝸殼預制板,在蝸殼內(nèi)部模板中每隔1m留設一個放料口,為150mm×75mm×150mm。同時,蝸殼外側與蝸殼之間需設置一定的間隙,間隙大小為10mm。這個間隙的作用為:對灌漿的飽滿程度進行觀察,并保證空氣
流通。
3 結語
綜上所述,核電PX泵房蝸殼模板的安裝施工過程中,人們應該充分認識到蝸殼模板的重要性。為了保證核電PX泵房的正常運行,施工企業(yè)需要根據(jù)核電工程的實際施工要求,按照相關的施工標準和規(guī)范,從不同的方面做好實際的蝸殼模板安裝工作。只有正確完成蝸殼模板的安裝工作,才能發(fā)揮PX泵房中蝸殼模板的重要作用,保證核電迸房的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 祝文榮,王二廣.PX泵房蝸殼第六次澆灌區(qū)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要點[J].學周刊,2012,(4).
[2] 張衛(wèi)星.防城港核電站PX泵房蝸殼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J].科技創(chuàng)業(yè)家,2013,4(22).
[3] 汪宗軍.淺談核電PX泵房蝸殼模板安裝施工工藝[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
[4] 馬立華,郭世江.某核電廠現(xiàn)澆混凝土蝸殼模板施工技術探討[J].山西建筑,2013,4(18).
[5] 劉海峰,阮建林.核電站聯(lián)合水泵房蝸殼模板安裝技術探討[J].電力建設,2011(9).
[6] 夏芬,姚俊.臺山EPR核電站蝸殼懸浮殼體模板加固支撐技術[J].施工技術,2013,4(10).
作者簡介:馬小鵬(1975-),男,陜西渭南人,陜西地方電力房地產(chǎn)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師,國家一級注冊建造師,西北大學MBA在讀,研究方向:電力工程、建筑施工和工程管理(民用建筑和工業(yè)建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