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娜
心血管急診常用藥物研究
關娜
目的 探討心血管急診時常用藥物的臨床使用措施及效果。方法 選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36例心血管急診患者為觀察研究對象, 結合臨床處置措施, 分析常用藥物的使用對策和效果, 觀察患者反應, 指導臨床心血管的急診用藥。結果 36例心血管急診患者經使用針對性常用急診藥物治療下, 患者血壓趨于穩(wěn)定, 血脂血糖下降, 治愈及好轉31例(86.11%), 留有后遺癥4例(11.11%),死亡1例(2.77%), 搶救脫險35例, 搶救成功率為97.22%。結論 心血管急診病情嚴重, 極易并發(fā)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威脅患者生命, 正確掌握、科學使用臨床常用藥物可以為患者贏得時間,獲得有效預后, 值得臨床應用。
心血管急診;常用藥物;研究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多發(fā)的病種, 和腦血管相關疾病統(tǒng)稱為心腦血管疾病,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調整,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勢頭, 已成為人類死亡病因最高的頭號殺手。具有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復發(fā)率高, 并發(fā)癥多的特點。尤其是急診患者, 病情嚴重, 對身體健康的害處很大, 如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的發(fā)生隨時可能伴隨各種心血管意外、血管隨時可能破裂[1]?;颊叩念A后與處置用藥的是否得當、規(guī)范密切相關, 為探討心血管急診時常用藥物的臨床使用措施及效果, 下面結合本院實際, 對部分患者的實踐措施與體會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36例心血管急診患者為觀察研究對象, 其中男20例, 女16例,年齡48~68歲, 平均58歲, 有老年患者28例, 包括急性心肌缺血18例、高血壓急癥8例、心梗6例、肺水腫2例,其它2例, 兼有心功能不全者9例, 糖尿病7例、血脂紊亂5例, 所有病例均依據2008年ACC/AHA新的UA/NSTEM診斷標準對照分析
1.2 臨床概述 心血管疾病種類繁多, 各癥狀表現不一, 心血管急癥時可不同程度的出現呼吸困難、端坐呼吸、紫紺等,如冠心病可出現胸悶、心慌氣短、心律不齊、胸痛、胸骨后或心前區(qū)疼痛等, 心肌梗死時血壓下降, 出大汗, 四肢厥冷,急性肺水腫可以影響患者生命, 需要急癥處理。相關的臨床檢查包括血液生化檢查、心功能檢測、核醫(yī)學檢測等。
1.3 方法 作者對心血管急診患者采取綜合性的用藥治療措施。
1.3.1 基礎措施 觀察病情變化, 做好院前搶救, 觀察記錄患者的意識、瞳孔、呼吸、脈搏、心率、血壓、血氧飽合度、尿量、出血量及傷情變化, 以助判斷病情、預見病情的動態(tài)變化和指導治療。保持呼吸道通暢, 盡快清除呼吸道異物,改善呼吸功能。建立靜脈通道, 維持有效循環(huán)血量, 避免各種誘發(fā)因素, 避免情緒激動等, 注意保暖。
1.3.2 急診常用藥物使用 心絞痛患者立即硝酸甘油含于舌下, 0.25~0.5 mg/次, 按需5 min后可再用, 一日不超過2 mg。心絞痛、心律失常、高血壓、心肌梗死時用美托洛爾靜脈注射, 首次2.5 mg, 最大量5 mg, 以1~2 mg/min速度注入,根據需要及耐受程度5 min重復一次, 總量不超過10~15 mg。用以緩解胸痛、縮小梗死面積、降低心梗后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發(fā)生。對于水腫性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使用呋塞米,亦可與其他藥物合用治療急性肺水腫, 當伴有腎功能不全或出現高血壓危象時, 噻嗪類藥物療效不佳時也可使用, 高血壓危象時, 起始40~80 mg靜脈滴注, 伴急性左心衰竭或急性腎功能衰竭時, 可酌情增加用量。高血壓危象、高血壓腦病、惡性高血壓、急性心力衰竭時使用硝普鈉靜脈滴注, 開始按體重0.5 μg/(kg·min), 根據治療反應以0.5 μg/(kg·min)遞增,逐漸調整劑量, 常用劑量為按體重3 μg/(kg·min)。極量為按體重10 μg/(kg·min)。總量為按體重3.5 mg/kg。左心衰竭時為減輕心臟負荷, 靜脈滴注酚妥拉明0.17~0.4 mg/min。由冠狀動脈痙攣所致的心絞痛、高血壓急癥、靜脈注射地爾硫卓,初次為10 mg, 葡萄糖液250 ml中, 于30~90 min內靜脈滴注。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引起的休克綜合征靜脈滴注多巴胺, 開始時按體重1~5 μg/(kg·min), 10 min內以1~4 μg/ (kg·min)速度遞增, 以達到最佳療效。心源性休克所致的低血壓靜脈注射間羥胺初量用0.5~5 mg, 繼而靜脈滴注。心跳驟停, 腎上腺素稀釋后心內注射或靜脈注射, 0.1~1 mg/次,必要時可每隔5 min重復一次, 以興奮心臟, 增加心肌收縮力及收縮速度, 糾正體外循環(huán)后所引起的低排血量綜合征。
1.3.3 合并癥治療 急診病情穩(wěn)定后處理誘發(fā)或惡化心血管急診的伴隨疾病, 治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紊亂等, 減少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對于伴有左心收縮功能障礙、血壓仍偏高, 以及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使用ACEI類藥物, 血脂較高者使用他汀類, 令患者心態(tài)平衡, 給予良好的護患關系, 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
36例心血管急診患者經過積極抗休克, 建立靜脈通道, 維持有效循環(huán)血量治療, 使用針對性常用急診藥物治療下, 患者血壓趨于穩(wěn)定, 血脂血糖下降, 治愈及好轉31例(86.11%), 留有后遺癥4例(11.11%), 死亡1例(2.77%), 搶救脫險35例, 搶救成功率為97.22%.
心血管急診患者具有發(fā)病急、病情變化快的特點, 老年患者由于存在器官老化和退行性改變,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肺、腎等功能不全, 積極的用藥救治至關重要。本院通過針對性的用藥治療, 使心血管急診患者治愈率有了很大提高,降低了死亡率, 防止和減少了后遺癥的發(fā)生, 有利于患者全面恢復。
實踐中作者體會到, 心血管急診病情特殊, 如何正確規(guī)范使用常用藥物, 最大化的發(fā)揮藥效, 不僅利于第一時間的有效搶救, 也是急診科最基本的處置措施。本組患者發(fā)生心絞痛的較多, 硝酸甘油作為常用和基礎藥物, 能有效地減輕心絞痛癥狀, 也是急性心衰(尤其冠心病患者)靜脈用藥的首選制劑之一, 應注意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硝酸甘油必須十分謹慎, 因為硝酸甘油可誘發(fā)低血壓, 從而減少冠狀動脈灌注, 加重心肌缺血。近年來高血壓導致的急癥患者日益增多, 硝普鈉用于高血壓和心力衰竭的急癥治療, 具有強力的血管擴張作用和增加左心室舒張期松弛的作用, 適用于需要立即降低周圍血管阻力的高血壓急診。β受體阻滯劑使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心肌收縮力和氧耗量降低, 對心房顫動、撲動和陣發(fā)性心動過速等急癥患者有著不錯的效果。另外靜脈注射地爾硫卓也能有效地終止和預防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對于控制房顫或房撲患者的心室率也有較好的作用。而一些心動過緩致心臟驟停者, 需要靜脈注射1.0 mg阿托品作為有癥狀的竇性心動過緩患者的最初治療。多巴胺作為血管活性藥物使腎、腸系膜和外周動靜脈血管收縮, 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阻力顯著增高適用于伴有顯著血流動力學異常低血壓。腎上腺素是人體內天然存在的兒茶酚胺, 同時兼有擬α和β腎上腺素能活性, 能增加周圍血管阻力, 提高收縮壓和舒張壓, 在心臟驟停的搶救中是主要用藥[2], 對具有明顯的惡性心律失常危險因素, 有低鉀, 心肌缺血, 顯著的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 應給予利多卡因靜脈注射。
綜上所述, 心血管急診病情嚴重, 極易并發(fā)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威脅患者生命, 正確掌握、科學使用臨床常用藥物可以為患者贏得時間, 獲得有效預后, 值得臨床應用。
[1] 崔雪蓮.心血管急診分析及臨床治療方法研究.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3, 20(12):236-238.
[2] 吳展興, 彭小兵.急性心血管疾病急救特點分析.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2, 17(10):125-127.
2014-03-20]
100073 北京急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