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旬,財經通訊社彭博上演了一次“烏龍”事件。其亞洲富豪榜將銀河娛樂主席呂志和身價,錯誤地計算為296億美元,從而以1億美元的“微弱優(yōu)勢”,超越長和系主席李嘉誠的295億美元,首次成為亞洲首富。
發(fā)榜半天之后,彭博即行更正。據稱,錯誤的關鍵在于弄錯呂志和持有銀娛股權的數量,之前彭博稱其持股為65%,之后更正為51%。因此,呂志和的資產凈值盡管增長了29億美元,達到237億美元,但只是亞洲第二富,李嘉誠仍穩(wěn)居第一。
呂志和只當了半天的“亞洲首富”,但其近年的身家暴漲卻是事實。銀娛在澳門的賭場收入去年增長18.6%,達到542億美元,公司股價去年大漲1.3倍。目前澳門的35家賭場中,銀娛已占6家,澳門銀河已擁達2200間酒店客房、450張賭桌和1300臺角子機。
點評:
房地產大亨穩(wěn)居“首富”隱喻著財富分配體系的不公,而博彩業(yè)老板成為首富則意味著這個體系越發(fā)失控。那么,還是讓李嘉誠繼續(xù)當首富吧!
去年年底,中誠信托旗下產品“誠至金開1號”突向投資者公告稱,該產品無法按預期值兌付當期收益。更關鍵的問題在于,該產品所投資的煤企振富能源的實際控制人,已經因高利貸被警方控制,產品違約風險急劇上升。
“誠至金開1號”于2011年2月1日成立,經兩次募資,募集總規(guī)模為30.3億元,托管銀行為工商銀行。年化收益9.5%至11%,為期36個月,到期日為2014年1月31日。本息兌付在即,而有消息卻稱,工行方面已明確表示,銀行只代為推介信托計劃,責任在信托公司,工行不會“兜底”。
點評:
募資規(guī)模高達30億,并涉及國有第一大行。最終會如何收尾必定是一個“風向標”,決定著更多信托投資者在馬年的財運。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月17日收盤,A股最新市值總計260993.87億元。而IPO重啟后首日(2013年12月31日)總市值還為271660.3億元。由此計算,A股在IPO重啟后13個交易日總計損失市值逾10666.43億元,A股又一次“失血”。
按相關發(fā)行計劃,1月份將有50家公司發(fā)行上市。但這些公司,不少人套現沖動明顯。以奧賽康為例,其擬發(fā)行5546.6萬股,其中新股1186.25萬股,老股轉讓4360.35萬股。通過存量發(fā)行,其控股股東或可套現約32億。此筆“巨額套現”立即惹來監(jiān)管高層“關注”,因而引發(fā)新股發(fā)行的首次緊急叫停。
點評:
“抽血”說明信心依舊不足,資金還在撤退;而“暫停”則說明上市公司毛病未改。好在監(jiān)管出手夠快,不“暫停”,“失血”還會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