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莜
水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資源之一,是人類賴以生存且無可替代的營養(yǎng)物質。在支撐地球生命存在的諸多條件中,陽光、空氣和水是最重要的三大要素。如果把陽光、空氣和水作一番比較,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這個世界上最缺的是水,特別是能飲用的淡水。
水的品格和用途
水是什么?教科書上說:水,無色、無味,無臭。
從化學的角度看,水是無機物。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透明液體。
水,總是流動的,無私的,一切生命的華彩都是水滋潤的。當我們說地球是生物的惟一立足之所;當我們說森林是陸地上最大的生態(tài)中樞;當我們說萬類萬物的生長離不開太陽。請不要忘記:水維系著一切的命脈所在。有相當于全球河流一半的水,流淌在人類與動物的血管里,流淌在植物的根莖、葉脈中。在這個經緯萬端的世界,一旦沒有水,就將歸于死寂。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曾指出:水是形成萬物的始因,一切均由水產生,最后還原于水。
有關水的品格和用途,從我們祖國的詩詞歌賦里面,可以看到古代的文人騷客對水的謳歌是情有獨鐘的。
開創(chuàng)中國哲學先河的老子提出“上善若水”的思想,說的是水對萬物都有用,這是對水空前絕后的贊美;中國儒家代表孔子講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鄙绞欠€(wěn)重、寬闊、巨大、成熟的代表,而水是靈動、潔凈、明亮、循環(huán)的化身;唐代大詩人李白稱頌:“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在桃花流水之間,李白創(chuàng)造了一個屬于自己的人間仙境;宋朝名人朱熹曾詠:“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币馑际钦f水清可照人,因為源頭有運動的活水;清朝乾隆皇帝寫過:“我有一勺水,瀉為東滄溟。” 講的是,一勺水可形成江河,流入百川,匯成大海。
詠水的話題,就這樣穿過時空的隧道延續(xù)至今。過濾歷史的塵埃,濃縮時代的印痕,讓我們深深地感到:水是生命的源泉。
最珍貴的液態(tài)資源
大家知道物以稀為貴,在贊美水的同時,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在自然生態(tài)中水資源的奇缺狀況。
地球是個美麗的藍色星球,表面2/3覆蓋著水,但實際上,其中97.5%是海水。余下2.5%的淡水中,77.2%是冰雪,22.4%為地下水,只有剩下的0.4%為地表水,人類能取用的淡水僅占地球儲水量的0.014%。而這0.014%的淡水資源又是分布得極其不均衡。從世界范圍來看,大部分的水資源集中在少數(shù)幾個國家,如俄羅斯、加拿大、巴西等。中國雖然幅員遼闊,但是自古就是貧水之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4%。我國西部地區(qū),人均水資源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6.3%。
聯(lián)合國2009年公布的《世界人口展望》報告稱,全球人口數(shù)量將在2050年達到91億,也就是說要在目前數(shù)量(70億)上激增33%,淡水資源的需求量也隨之急增。水對人類的生存是不可或缺的。一般來說,成年人每天需水量在2500毫升以上。對于一個70歲的人來說,他一生需水60多噸。據(jù)俄羅斯學者預測,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長速度來測算,2035~2045年,人類的淡水消費量將與地球淡水資源儲量相當。也就是說不能保證人人都有水喝。有資料說,全球因無法獲得安全用水而飽受折磨的人,目前已超過了10億!
此外還有一些我們無法忽視的因素,就是氣候干旱加劇了水的短缺。在人口眾多且常鬧旱災的發(fā)展中國家,淡水供應難以滿足需求。尼羅河、約旦、黃河、恒河等河流連年超負荷供水,近年來部分河段出現(xiàn)長期的斷流。河流沿岸的城市,像新德里、北京等,供水面臨著很大的壓力。而在中東這個石油資源最富有的地區(qū),14個國家中的9個已面臨嚴重缺水的困境。當氣溫接近40攝氏度時,最珍貴的液態(tài)資源絕不是石油而是水。
清潔水資源
根據(jù)物質不滅定律,水可以在河水、井水、雨水、海水間循環(huán),但由于全球化的污染,取得清潔水資源的成本越來越高。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認為把符合標準的自來水煮沸了就是安全衛(wèi)生的,但事實并不安全。
首先,我國自來水的飲用標準處于較低水平,在處理方法上僅能采用沉淀、過濾、加氯消毒等方法,將江河水或地下水簡單加工成可飲用水。而城市水污染的成分十分復雜,受污染的水域中除重金屬外,還含有許多農藥、化肥、洗滌劑等有害殘留物。即使是最源頭的自來水,上述殘留物仍驅之不去。
其次,從處理方法來看,自來水加氯可有效殺除病菌,同時也會使亞硝酸鹽產生較多的鹵代烴化合物,這些含氯有機物的含量成倍增加,是引發(fā)人類患各種胃腸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水危機正在成為一個政治命題水的問題不僅是短缺的問題,更為嚴重的是,日益嚴重的水危機也正在成為一個政治命題,并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全球將近40%的人口,居住于263個大河流域地區(qū),而每條河流至少流經兩個甚至更多國家,當河流穿越邊界時,便成了上游國家主導權利的工具。姑且不論此國強盛與否,但比起下游的鄰國,它卻掌握著水源,而且越來越多的國家,都著手開發(fā)含水層中的水源,所以只要水源跨越邊界,國與國之間就會紛爭不斷。
近10年間有46個國家,27億人口因此沖突危機不斷。比如在中東,多年來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一直圍繞水資源進行殊死的斗爭。但也有意外的情況,國際間也存在不少互助合作的例子。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即便在兩國戰(zhàn)爭最吃緊的時候,共同整治印度河的計劃依舊照常進行。
水對生命至關重要,聯(lián)合國已把每年的3月22日確定為國際水紀念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也制定了“生命之水”發(fā)展目標,號召鼓勵各國政府、組織、社區(qū)、個人積極參與用水管理,提高水質,節(jié)約用水,這是保證實現(xiàn)安全用水,保護健康生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全世界都行動起來,各國協(xié)調聯(lián)動,對水資源采取綜合性的管理辦法,才能保證今后世代安全、健康、可持續(xù)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