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醫(yī)學科學院-山西大醫(yī)院 山西 太原 030032
心理護理聯(lián)合常規(guī)護理在精神病患者中的臨床護理效果對比研究
史越彭菊意
山西醫(yī)學科學院-山西大醫(yī)院 山西 太原 030032
目的:探討心理護理聯(lián)合常規(guī)護理在精神病患者中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對來我院診治的80例患者入院資料進行分析,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聯(lián)合心理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90%治療效果理想,高于對照組(75%)(P<0.05);實驗組95%對我院療效總體滿意,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治療后(12.8±6.7)天后治愈痊愈,短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睡眠評分為(4.12±1.20分),食欲評分為(3.74±1.15分),運動狀況評分為(4.10±0.81分),自理能力評分為(4.10±0.81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精神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臨床上患者治療過程中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心理護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廣使用。
心理護理;常規(guī)護理;精神病;護理效果
精神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機制復雜,誘因也比較多,它屬于是患者腦組織病變而引起的一種精神癥狀疾病。從大的角度來說,這種疾病屬于神經科和神經科疾病。患者發(fā)病時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意識模糊、精神恍惚等,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因此,臨床上精神病患者治療過程中探討積極有效的護理方法顯得至關重要。近年來,心理護理聯(lián)合常規(guī)護理在精神病患者中使用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1]。為了探討心理護理聯(lián)合常規(guī)護理在精神病患者中的臨床護理效果。對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來我院診治的80例患者入院資料進行分析,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來我院診治的80例患者病歷資料等進行分析,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有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齡為49-84歲,平均年齡為(59.3±1.2)歲,病程在1-6月,平均病程為(3.5±2.4)月;對照組有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齡為40-66歲,平均年齡為(56.7±0.8)歲,病程在(1.2-6.5)月,平均病程為(4.2±3.1)月。研究中,兩組對其治療方案等均完全知情權,實驗均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等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具體方法如下:患者入院后加強患者日常護理,告知患者即將進行的護理方案,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向患者宣傳精神病相關知識,做好患者日常保護工作,避免患者傷害他人或自殘,患者治療期間多讓患者飲食比較有營養(yǎng)的食物,維持身體需要。
實驗組聯(lián)合心理護理,具體方法如下:(1)精神支持:患者入院后及時為病人安置一間病房,并保證病房空氣新鮮;治療過程中要多與患者溝通,與病人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讓他們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清除患者的陌生感,增強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2)心理疏導:入院后應該向患者分析和解釋其提出的有關問題,幫助患者解釋相關疾病的知識,讓患者對自身疾病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減少和避免心理應激,消除病人顧慮和悲觀失望心理,提高自信心,使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念不斷得到加強。(3)放松訓練。患者進行藥物治療外,還要讓患者進行鍛煉,盡量讓患者保持放松,具體方法如下:讓患者保持半臥姿勢,兩臂輕放于身體兩側,進行緩慢而平靜的呼吸,使得身體各個部位得到放松,緩解負性心理,讓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療[2]。
1.3 統(tǒng)計學處理方法
本次研究中,實驗組90%護理效果理想,高于對照組(75%)(P<0.05);實驗組95%對我院療效總體滿意,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實驗組治療后(32.8±6.7)天后治愈痊愈,短于對照組(55.5±5.8)天(P<0.05)。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療效對比
本次研究中,實驗組睡眠評分為(4.12±1.20分),食欲評分為(3.74±1.15分),運動狀況評分為(4.10±0.81分),自理能力評分為(4.10±0.81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存質量評分對比(分,X±s)
精神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機制復雜,誘因也比較多,且疾病類型,常見的有:抑郁癥、強迫癥、精神分裂癥、恐懼癥等,患者發(fā)病后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意識不清、發(fā)笑等。目前,醫(yī)學界對于這種疾病缺乏理想的根治方法,常規(guī)藥物雖然能夠改善患者癥狀,但是患者治療后效果不理想,且治療過程中缺乏理想的護理,使得患者治療前后情緒波動較大。因此,臨床上加強患者治療過程中護理顯得至關重要。
近年來,心理護理聯(lián)合常規(guī)護理在精神病患者中使用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本次研究中,實驗組90%護理效果理想,高于對照組(75%)(P<0.05);實驗組95%對我院療效總體滿意,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治療后(32.8±6.7)天后治愈痊愈,短于對照組(55.5±5.8)天(P<0.05),這個結果和相關研究[3]結果類似。心理護理聯(lián)合常規(guī)護理模式相比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護理,讓患者知道自己的治療方法以及護理效果等,消除患者消極心理,使患者能夠更好的接受治療、配合護理,避免延誤最佳治療時間,它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精神病患者中的護理方案,通過加強患者心理護理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癥狀,不僅有助于患者疼痛緩解,更加有助于患者的生活質量的提高。本次研究中,實驗組睡眠評分為(4.12±1.20分),食欲評分為(3.74±1.15分),運動狀況評分為(4.10±0.81分),自理能力評分為(4.10±0.81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這個結果和相關研究[4]結果類似。此外,這種護理模式能夠更多的了解患者精神病的發(fā)作時間、性質、規(guī)律等,打破傳統(tǒng)發(fā)藥時間的束縛,能夠對患者心理康復進行疏導,保證患者能夠開心、舒適的度過每一天,對提高患者睡眠質量、精神狀態(tài)等都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精神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臨床上患者治療過程中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心理護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廣使用。
[1]王憲琴,劉仲發(fā),張程赪.100例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社區(qū)護理臨床療效對照研究[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1,23(11):100-102.
[2]陳永琴,冉程,崔太秀.綜合護理干預對促進抑郁癥患者康復的臨床研究[J].護理研究,2010,31(2):350.
[3]李尤拉,毛瑞河,倪躍先,等.精神分裂癥患者精神藥物利用情況與治療依從性關系[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5(5):358-359.
[4]賈梅.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前后病人滿意度比較[J].中國社區(qū)醫(yī)學專業(yè),2010,12(35):260-261.
R473.74
B
1009-6019(2014)12-0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