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芮成鋼
當名人是條不歸路
◎ 芮成鋼
我認識一些名人和明星,他們要為自己的名氣付出很多代價。
首先,他要解決自己和角色之間的落差。白天出門演名人,又高又帥又白又美,夜深人靜時關上門自己面對自己,其實跟普通人沒什么兩樣。這種分裂讓人找不著北,想想第二天還得繼續(xù)演,簡直睡不著覺。
當名人是一條不歸路。你不得不往前走,因為無路可退。你厭倦了被眾人圍觀,但更害怕被世界冷落。比如名人到餐廳吃飯,人們蜂擁而上找他簽名合影,令他不勝其煩,可大家視若無睹誰也沒認出來他又倍感失落。在自己與角色的落差之外,名人還需要解決自己和別人之間的落差。
其實普通人還好,在一起混的層次水平都差不多,名人比名人,可比的就太多了,憑什么你粉絲比我多?憑什么你出場費比我高?憑什么你有“鴿子蛋”我沒有?憑什么你嫁入豪門了我沒嫁進去?憑什么你生了幾個孩子我還一個都沒有?只要愿意,你可以24小時處在羨慕嫉妒恨當中,這是普通人難以想象的狀態(tài)。
所以不是每個人都能當名人,即使有這個運氣,你也未必消受得起。這需要相當強大的心智和深厚的閱歷來應對并管理,否則就會這邊光彩奪目領完奧斯卡獎,那邊臊眉耷眼去看心理醫(yī)生。
在我們身邊,沒出名而想出名的人很多,但是再過十年,想當名人的也許越來越少。做任何事都要支付成本,如今當名人的成本也水漲船高。假如不練就笑罵由人的本領,名人的日子真不好過。
中國的社交網(wǎng)絡是靠名人戰(zhàn)略做起來的,初期來看是雙方共贏,共同擴大影響力,但是到了后來,微博也會反過來傷害他們,因為種種原因關閉微博的“大V”不在少數(shù)。這就引出一個有些哲學的問題:如果從來沒有微博,名人會比現(xiàn)在生活得更好嗎?在任何情況下,高興的都是網(wǎng)站,反正越是折騰得熱鬧,它的股價越是漲得快。
如果你恰好是個名人,要有一顆強大的平常心。如果你只是個普通人,看了這篇文章,也不必再去羨慕和崇拜名人,他們只是他們自己,而不是舞臺上那個角色。
(塵中塑 摘自《東西南北》2013年第14期 圖/豆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