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
十八大后,“退休=平安著陸”的慣性思維不斷被打破,棒打退休“老虎”的反腐成果讓不少官員認清,貪腐是一種終生風險,即使退了休也要繼續(xù)追責。
7月初,安徽軍工集團原董事長張友仁因貪污受賄被開除黨籍,并已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張友仁沒料到,退休3年后,他還是落網了。
十八大以后,查處退休官員的力度增大,不管是從數(shù)量上還是級別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僅以今年上半年為例,就有17名副廳級以上退休官員落馬。
在此次查處退休官員的“小高潮”中,呈現(xiàn)出查處間隔短、動作快、力度狠的特點。
以往查處的退休貪官中,不少人從退休到被查處的間隔時間長,比如遼寧阜新市原市委書記王亞忱就是退休后9年才落馬。而如今,這一時間間隔逐漸縮短。
記者梳理了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落馬的其中14名退休官員的年齡,發(fā)現(xiàn)平均年齡只有63歲,其中,安徽省副省長倪發(fā)科、遼寧電視臺臺長史聯(lián)文、中石油玉門油田副總經理楊國玲都是剛過60歲就落馬。
查處個案的速度也明顯加快。今年上半年通報查處的12名女性官員中,就有兩名是剛退休就被立案調查的,分別是中石油玉門油田分公司原副總經理楊國玲和四川紅十字會原巡視員文家碧,均為退休后5個月內被查。
有媒體指出,以前被立案調查的省部級退休高官很少,但十八大后,查處的力度變狠,省部級及以上官員就有5名,在徐才厚之前,還有陽寶華、郭永祥、倪發(fā)科和陳柏槐。
從目前查處的案件來看,清理腐敗存量是查處退休貪官的途徑之一。有些曾被“放過一馬”的退休官員也被重新追究責任,在劫難逃。已退休的原廣東省茂名市政協(xié)主席馮立梅就屬此類。
此外,一些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的退休官員也被調查。今年被查處的福州市原副市長時小雨就是如此。
西部某市紀委案件審理室主任告訴記者,過去通常不會主動調查某一退休官員,往往是查處在職官員時“拔出蘿卜帶出泥”。
今年2月,原國土資源部礦產開發(fā)管理司司長賈其海退休兩年后被查。公開報道普遍將其與已落馬的陜西省政協(xié)原副主席、發(fā)改委主任祝作利聯(lián)系在一起。
退休不到一年的廣州市地稅局第五稽查局原局長簡汝堅今年4月被查,有報道稱,他是由落馬的廣州市原副市長曹鑒燎牽出來的。
隨著反腐力度加大,查處在職官員數(shù)量增多,退休官員因窩案被牽出的幾率,也在進一步增大。
腐敗無退路 反腐無死角
“2010年11月,我便辦理了退休,之后收錢不能認為是受賄。”在6月17日的庭審現(xiàn)場,海南省漁業(yè)廳捕撈處原處長林中興如此辯解。
人們普遍有一種這樣的看法:只要官員在任時沒出事,退休就相當于“安全著陸”,不會追究其在任時的過錯,對于其退休后的事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但事實卻并非如此,十八大后,“退休=平安著陸”的情況不斷被打破。63歲的陳柏槐卸任湖北省政協(xié)副主席不到一年就被抓,倪發(fā)科被調查的時間距其卸任時間僅半年。
“貪腐就是一種終生風險,不會因為退休就停止對官員追責。”一名長期從事紀檢工作的干部告訴記者,必須打破退休即平安的慣性思維,以棒打退休“老虎”的反腐實效對所有官員形成震懾力,讓其明白,腐敗無退路。
這樣的震懾力正在發(fā)揮效用。一名西部某省紀委的辦案人員告訴記者,不少退休官員現(xiàn)在看到“老老虎”落馬也會恐慌,“個別退休干部精神壓力極大,甚至要服用安眠藥?!?/p>
但也有退休官員抱有僥幸心理,認為被查出的畢竟是少數(shù),大部分還是安全的。甚至還有少部分人認為,查處退休官員,是抓不住反腐重點的表現(xiàn)。
一名退休的副省級干部在曾告訴廉政瞭望記者,“反腐重點是抓現(xiàn)在還在任上的貪官,退休官員腐敗大多是歷史遺留問題,可待以后再解決,不用著急清算?!钡?,不抓退休貪官,有違公平公正的社會心理,也不符合反腐無禁區(qū)的現(xiàn)實。
7月初,被判處死緩的山東省政府原副秘書長張澤忠曾勾勒出自己的退休生活:冬住海南,夏住青島,春秋住濟南,沒事就抱抱外孫。如果真的實現(xiàn)了,是否是對后來者的引誘?
一名反腐專家對廉政瞭望記者表示,以前說反腐敗就像“隔墻扔磚頭”,砸著誰就誰倒霉。如今“扔出”的“磚頭”越來越密集,能躲過的才算幸運,貪腐被查由“偶然”轉向“必然”后,腐敗者的僥幸心理會大大收斂。
對辦案機關而言,形勢同樣發(fā)生變化。上訴案件審理室主任告訴記者:“在過去,退休官員就是一塊‘擋箭牌,就跟自殺官員、外逃官員、調任官員一樣,不好窮追猛打,這似乎成為了‘潛規(guī)則?!?/p>
“要破解退休官員腐敗難題,就要打破這樣的‘潛規(guī)則,退休不能享有法外豁免權。”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李成言告訴廉政瞭望記者。
現(xiàn)在正是有利時機。湖南大學法學院教授袁柏順告訴記者,“有些官員的舉報材料已經有一大摞了,以前只要一把手去打個招呼,紀委就不會繼續(xù)追查?!笔舜笠院螅o委查案變?yōu)橐陨霞壖o委領導為主,這讓紀委掌握了辦案的主動權,不再受制于同級黨委。
有學者從諸多退休官員腐敗的案例中發(fā)現(xiàn),退休貪官背后,常常閃爍著一些“中間人”的身影,這些人包括曾提拔的下屬、親信、秘書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任建明分析,這些“中間人”通常是曾受退休官員提拔的在職官員,有的是礙于“老領導”的情面幫忙,有的則結成利益同盟。
李成言教授建議,要追究領導干部“用人失察”的連帶責任,如此一來,想在退休之前突擊提拔親信的官員就會慎之又慎,畢竟誰也不想“羊肉沒吃到,反惹一身騷”。
“三招”治退休腐敗
退休貪官們并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長期浸淫官場不僅讓他們煉就了一身“好武藝”,也讓其聚集了一幫同盟者。要打贏這場攻堅戰(zhàn),就得找準癥結,各個擊破。
近日,中央第九巡視組在向福建省反饋巡視情況時,提到離退休干部在社團組織兼職過多的問題。干部離退休之后的去向再次引發(fā)關注。
其實《公務員法》中早有規(guī)定,退休干部在退休后3年內,不得到與原工作業(yè)務直接相關的企業(yè)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任職,不得從事與原工作業(yè)務直接相關的營利性活動。
為什么“三年兩不準”的制度沒能執(zhí)行下去?“因為缺乏執(zhí)行者和問責機制?!比谓髡f,這項制度到底是由檢察部門還是紀檢機關具體執(zhí)行,違規(guī)之后如何問責,這些都沒有明確。類似的問題,在監(jiān)管退休干部的實際工作中,還有很多。
對此,專家提出了治退休腐敗的“三招”:強監(jiān)管、抓公示、修法律。
中國人民大學反腐敗與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暉建議,應該讓退休后“再就業(yè)”的官員到主管部門主動備案,便于組織隨時對其進行監(jiān)管。此外,監(jiān)督視角還應觸及退休官員所到的單位,對其違規(guī)向退休官員進行利益輸送的行為進行處罰。
不管退休官員的去向如何,對他們的日常監(jiān)督也不應留下空白點。李成言提出,要發(fā)揮各級力量,協(xié)助監(jiān)督,比如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要管從國務院退休下來的官員,各地的機關事務管理局,也要對相應級別的官員負責,還要發(fā)揮街道辦等基層組織的作用,一級一級延伸下去,實時了解退休官員的最新狀況。
除了日常監(jiān)督,關鍵節(jié)點的監(jiān)督必不可少。
退休之后“發(fā)揮余熱”或“期權腐敗”這類案件具有隱蔽性,針對這一特點,毛昭暉建議,在官員退休前后三年,分別進行財產公示,一是方便進行離任審計,二是能對退休前后的財產狀況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風險點,查找問題。
中央紀委領導曾多次提出,要加強干部的任滿復查制度和離任審計制度。在干部任滿離職時,要加強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嚴格查處在權力運行期間有沒有違紀違規(guī)的行為,同時建立責任終身制,不能因為退休和離職就萬事大吉。
不過,也有人擔憂,官員退休后不再擁有公權力,如何判定其貪污、受賄等職務犯罪行為?
“應該制定專門懲處退休官員違紀違法行為的法律法規(guī)?!泵褧熃淌诜治?,根據(jù)實際情況,法律會適時吸納一些新概念,例如2009年,“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等幾項新罪名就被添加到《刑法》中,對國家工作人員的近親屬以及其他與其關系密切的人的受賄行為作出明確界定?!叭绻茚槍ν诵莨賳T的違法特點,規(guī)定相應的罪行,檢察機關在進行調查時也更加得心應手?!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