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景燁
普外科擇期手術患者術前焦慮抑郁情緒分析及其護理干預
趙景燁
目的 分析普外科擇期手術患者術前焦慮抑郁情緒狀態(tài), 觀察以心理護理為主導的綜合性護理干預對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方法 行普外科擇期手術患者180例, 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分為觀察組(90例)與對照組(90例),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干預前后的焦慮和抑郁狀態(tài)進行分析比較, 觀察術后住院時間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 干預前, 兩組患者SAS分值及SDS分值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焦慮和抑郁的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觀察組SAS分值和SDS分值較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較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焦慮和抑郁的發(fā)生率較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分別較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兩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 普外科擇期手術患者術前存在著焦慮抑郁狀態(tài);采用以心理護理為主導的綜合性護理干預, 可顯著改善其焦慮抑郁情緒、降低焦慮抑郁的發(fā)生率, 也可縮短術后住院時間及提高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焦慮;抑郁;擇期手術;心理護理;綜合性護理干預
普外科手術通常采取創(chuàng)傷性治療方式, 擇期手術是指在適當?shù)臅r間內, 在不影響治療效果的前提下, 容許術前進行充分準備, 待達到標準條件后, 再選擇最佳的時機施行手術。在擇期期間患者生理上的病痛及心理上的各種負性情緒(主要為焦慮、抑郁等), 可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手術的順利進行或產生嚴重并發(fā)癥, 必須引起臨床重視[1]。作為一種非藥物、非手術治療手段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 可減輕或消除或轉化患者的負性心理情緒, 與臨床治療效果存在著相關性,可獲得更好的臨床治療效果[2]。為此, 本文將分析普外科擇期手術患者術前焦慮抑郁情緒狀態(tài), 觀察以心理護理為主導的綜合性護理干預對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 現(xiàn)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2年1月~2014年4月, 選擇本院普外科擇期手術患者180例。其中男108例、女72例, 平均年齡(42.1±11.7)歲。手術類別或部位包括:闌尾切除術、膽囊切除術、胃大部切除術、前列腺摘除術、甲狀腺或腫物切除術、腹股溝疝修補術及下肢靜脈曲張術。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分為觀察組(90例)與對照組(90例), 兩組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疾病分類等)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對象或家屬均知情同意。
1.2 治療與護理方法 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術前藥物治療及常規(guī)護理, 干預組實施以心理護理為主導的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包括: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1.3 觀察評價指標 觀察指標為焦慮抑郁情緒的變化,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分值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分值, SAS≥40分為焦慮, SDS≥41分為抑郁, 由醫(yī)護人員或患者填寫自評量表。在護理干預前(入院后第1天)與干預后(手術前1 d)分別進行評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分值及SDS分值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SAS分值及SDS分值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觀察組較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較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由此可見, 以心理護理為主導的綜合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普外科擇期手術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焦慮抑郁結果比較 干預前, 兩組焦慮及抑郁的發(fā)生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觀察組焦慮及抑郁的發(fā)生率較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分別較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由此可知, 以心理護理為主導的綜合護理干預可顯著降低普外科擇期手術患者焦慮抑郁的發(fā)生率。見表2。
2.3 兩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及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分別為(10.8±2.1)d與(15.7±2.9)d,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兩組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分別為93.33%(84/90)和65.56%(59/90),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由此可知, 以心理護理為主導的綜合護理干預可顯著縮短術后住院時間及提高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表1 兩組普外科擇期手術患者干預前后SAS分值及SDS分值變化( x-±s)
表2 兩組普外科擇期手術患者干預前后焦慮抑郁結果[n(%)]
普外科擇期手術患者術前主要負性情緒為焦慮和抑郁,焦慮表現(xiàn)為過分緊張、擔心、憂愁、心神不定、難以入眠及注意力不集中等, 抑郁表現(xiàn)為性格內向、悲觀、絕望、失助及缺乏自尊自信等。焦慮與抑郁可影響患者機體的神經(jīng)調節(jié)而導致代謝障礙[3]。手術或藥物治療能暫時控制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 但如果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 則能夠達到更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對普外科擇期手術患者術前要采取積極有效的臨床治療與護理干預措施, 護理人員應及時采取個性化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 使焦慮情緒轉變?yōu)榘捕ǚ判?;讓抑郁者看到手術治療的各種有利因素, 增強信心及發(fā)揮積極因素, 使抑郁心理轉變?yōu)榕d奮狀態(tài)。本文心理護理為主導的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除常規(guī)護理外, 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 是一整套有利于普外科擇期手術患者的護理活動, 采用全面系統(tǒng)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手術的實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是較為理想的輔助治療措施之一。
普外科擇期手術患者術前的健康教育。目前健康教育已經(jīng)作為一種有效的護理手段在普外科的臨床上被廣泛的應用[4,5]。健康教育是醫(yī)護工作者的一項重要內容, 健康教育能獲得患者更大程度上的臨床治療依從性[6]。應采取多渠道、多形式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 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有針對性的進行健康教育(主要包括發(fā)病機制、誘發(fā)因素、臨床表現(xiàn)特征、手術與麻醉方法及預后、等)。普外科擇期手術患者術前的心理護理。術前患者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情緒, 其可導致不良的臨床預后, 對手術順利進行至關重要[7]。心理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狀態(tài)[2], 這就要求實施個性化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以減輕或消除或轉化其負性心理情緒, 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及術后康復打下良好基礎[8]。心理護理干預措施的實施是通過護士的語言、態(tài)度、行為來完成的, 其能夠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幫助, 增強患者的手術信心和戰(zhàn)勝疾病的勇氣, 也可提高護理質量[9]。本文將患者隨機分組開始針對不同的負性心理情緒, 采取有效可行的個性化心理護理干預措施, 使其正確認知自己的負性心理問題, 接受并采取積極態(tài)度正確對待疾病, 發(fā)揮自身的能動作用, 積極配合臨床治療與護理, 以達到最佳的臨床治療效果。
焦慮抑郁情緒是不愉快的情緒體驗, 可影響疾病的治療與恢復, 應引起臨床醫(yī)護人員的重視, 并適當給予綜合性護理干預, 對患者的臨床治療有著重要意義。本文結果顯示,普外科擇期手術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焦慮抑郁情緒, 觀察組焦慮的發(fā)生率為76.67%, SAS分值為(54.1±9.8);抑郁的發(fā)生率為78.89%, SDS分值為(52.8±9.6)。經(jīng)過以心理護理為主導的綜合護理干預后, 焦慮的發(fā)生率為12.22%, SAS分值為(29.2±7.6);抑郁的發(fā)生率為13.33%, SDS分值為(32.3±7.7);觀察組較對照組SAS分值、SDS分值、焦慮抑郁的發(fā)生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 以心理護理為主導的綜合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擇期手術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顯著降低擇期手術患者焦慮抑郁的發(fā)生率。又以心理護理為主導的綜合護理干預可顯著縮短術后住院時間及提高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 普外科擇期手術患者術前存在著焦慮抑郁狀態(tài), 采用以心理護理為主導的綜合性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其焦慮抑郁情緒、降低焦慮抑郁的發(fā)生率, 也可縮短術后住院時間及提高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因此, 普外科擇期手術患者術前除藥物治療外, 心理護理為主導的綜合護理干預也十分重要。
[1] 郭蕾.手術期病人的心理護理.中華臨床醫(yī)學研究雜志, 2008, 5(14):1298-1299.
[2] 生金麗, 楊文東.心理護理干預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及效果的影響.河北醫(yī)藥, 2010, 32(11):1493-1494.
[3] 李健.抑郁癥患者的心理護理.護理實踐與研究, 2007, 4(2):14-15.
[4] 吳錦才, 王書霞, 崔紅賞, 等.健康教育在手術室擇期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1, 27(35):46-47.
[5] 李艷芬.普外科擇期手術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1, 27(18):77-78.
[6] 薄磊, 楊文東.降壓藥聯(lián)合應用及護理干預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療效觀察.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1, 19(9):1489-1490.
[7] 季和平.“臨界”水平心血管病危險因素隨訪研究.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1, 14(4):1281-1282.
[8] 袁桂麗.外科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體會.中外醫(yī)療, 2009, 17(2): 152-153.
[9] 何躍敏, 胡思藝.內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護理.健康必讀, 2011, 2(9):182.
2014-06-03]
257447 山東省利津縣第二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