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凌軍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效果分析
趙凌軍
目的 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效果觀察。方法 選取在本院住院治療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的西醫(yī)治療, 實驗組給予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上配合中醫(yī)辨證方法進行治療, 然后對兩組治療后的臨床效果進行觀察和分析。結果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 實驗組總有效率(87.50%)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57.50%), 實驗組恢復最佳視力的時間(25±12)d, 出血滲出吸收的時間(8±2)d明顯低于對照組(58±27)d、(35±4 )d,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經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 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視力, 因此此方法在臨床上應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
中西醫(yī)結合;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效果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體內糖代謝紊亂失調而引起的視網膜循環(huán)障礙導致的一系列眼底病變, 病變初期, 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的基底膜增厚, 使周圍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失去調節(jié)能力, 進而導致毛細血管的阻塞引起周圍局部長期缺血水腫, 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1,2]。由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辨證施治, 所以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作者對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眼科2年期間給予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的80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進行臨床效果分析, 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80例本院眼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住院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 對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40例患者中女20例, 男20例, 年齡61~80歲,平均年齡為(71.2±1.3)歲, 病程1~17年, 平均病程(12.1±1.2)年;實驗組40例患者中女19例, 男21例, 年齡62~77歲,平均年齡為(73.4±1.1)歲, 病程1~18年, 平均病程(11.3±0.8)年。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前的檢查, 80例患者患糖尿病病程相同, 且能自行填寫問卷及配合調查。確保兩組患者在年齡組成、性別組成、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在控制飲食的基礎上給予藥物治療, 嚴重時亦可用胰島素加以治療, 并均給予口服羥苯磺酸鈣膠囊, 1粒(0.5 g)/次, 3次/d, 維生素C片, 2片(0.2 g)/次, 3次/d。實驗組患者在使用羥苯磺酸鈣膠囊的基礎上給予中藥治療,中醫(yī)辨證分為3型, 肝腎陰虛型、氣陰兩虛型和血瘀氣滯型。其中肝腎陰虛型主要的癥狀為眼睛干澀、視物模糊、腰酸背痛、口干舌燥等, 可用生地、云苓、丹皮、澤瀉、枸杞子、旱蓮草、柴胡等熬制成藥。氣陰兩虛型主要癥狀為心悸氣短、疲乏無力等, 可用木賊草、菊花、白蒺藜、三七、青葙子等。血瘀氣滯型主要癥狀是頭暈眼花、煩躁易怒等??杉佑煤蜍摺敋w、丹參、桃仁、生白芍等。半個月為1療程。劑量是按患者的病情來定, 此方是由水煎成湯劑服用, 2次/d, 早晚各1次服用, 經3個月治療后再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比較。
1.3 療效評定標準[3]顯效:眼底未見出血, 頭暈也明顯改善, 視力提高2行以上;有效:眼底有少許出血, 偶爾出現眩暈, 視力提高1行以上;無效:眼底出血等各方面沒有變化或加重。視力下降1行以上??傆行?顯效率+有效率。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恢復最佳視力的時間及出血滲出吸收的時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分析時采用SPSS17.0軟件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用t檢驗, 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的療效情況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實驗組總有效率(87.50%)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57.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的療效情況[n(%), %]
2.2 兩組患者恢復最佳視力的時間及出血滲出吸收的時間的情況比較 實驗組恢復最佳視力的時間(25±12)d, 出血滲出吸收的時間(8±2)d明顯低于對照組(58±27)d、(35±4)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恢復最佳視力的時間及出血滲出吸收的時間的情況比較( x-±s, d)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與單純應用西醫(yī)治療對比, 具有出血吸收好、恢復最佳視力時間短、有效改善視力等優(yōu)點。在本研究中,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 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 兩組具有明顯的差異性, 究其原因, 中西醫(yī)結合主要是以養(yǎng)陰血為主, 治療初期能減少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的基底膜的增厚程度, 使之恢復原始的代償時期, 逐漸過渡到正常[4]。治療中期以后可以起到行氣活血、祛瘀明目的目的, 后期可以起到逐瘀、軟堅散結之功效, 促進血流運行順暢, 提高組織對細胞的敏感程度, 同時可有效降低血糖、通透血管、抗凝和利尿的作用, 滋養(yǎng)肺陰, 以達到邪有出路, 去滯化瘀[5]。實驗組恢復最佳視力的時間、出血滲出吸收的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恢復最佳視力的時間、出血滲出吸收的時間,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究其原因,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眼底病變恢復最佳視力的時間明顯縮短, 是由于中藥中包括生地、云苓、丹皮、澤瀉、枸杞子、旱蓮草、柴胡、胡茯苓、當歸、丹參、桃仁、生白芍等, 對治療視力模糊具有很好的作用, 可以有效減輕視網膜的結構破壞, 對視網膜的修復具有一定的功效, 防止視網膜的繼續(xù)損傷[6,7]。此藥還可以根據視網膜玻璃體瘀血的程度進行調節(jié), 用其藥材煮制的湯藥既能控制止血, 又能明目, 對人體的危害也相對較小[8]。
綜上所述, 在西藥的基礎上聯合中藥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效果更顯著, 可從根本上給予治療,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在臨床上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所以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1] 王志忠,王亞平,程瑩瑩,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監(jiān)測與控制.中國醫(yī)藥, 2010,5(7):607-608.
[2] 高靜, 王鳳華, 周立霞.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療效的Meta分析.西部醫(yī)學, 2013, 25(5):767-768, 771.
[3] 姚學云,屈林,寇寧.滋陰養(yǎng)氣活血化瘀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32例.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09, 25(4):531-532.
[4] 閆珊珊.中西醫(yī)結合防治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觀察.中國中醫(yī)藥咨訊, 2011, 03(20):460-461.
[5] 白謙, 魏廣川.中醫(yī)藥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研究進展.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0, 19(9):115l-1154.
[6] 王義軍, 遲秀娥, 李文東.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方藥規(guī)律分析.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 2011, 8(33):706-707.
[7] 陳文俐, 匡麗暉, 楊為中.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療效分析.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2, 28(16): 2805-2807.
[8] 孫志毅, 解孝鋒, 畢宏生.中西醫(yī)結合全程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評價分析.國際眼科雜志, 2011, 11(1):103.
2014-03-11]
453000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