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駐廣西南寧市小記者肖沾宇受益匪淺地報道: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回老家。中午,我們在一家飯店門前停了車,準備吃午飯。在飯店門口,我們遇到了一位阿姨,她微笑著與我們打招呼。交談了一會兒,我才知道她是爸爸的初中同學。
為了趕路,我們迅速點餐,匆匆忙忙地吃完了飯。爸爸在服務臺前買單時,讓我們驚訝的是,收銀員冷冰冰地拋出一句話:“你這桌已經(jīng)付過款了!”看她那漫不經(jīng)心的樣子,我有些惱火,同時也有個疑問:誰會那么好心,悄悄幫我們買單呢?
“你確定我們這桌付過款了?”爸爸又問。收銀員明顯有些不耐煩了,生氣地說:“買過了!”大家覺得這事很蹊蹺,于是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起來。媽媽猜測:“是不是你的老同學幫我們付款了?”可能是那個服務員的態(tài)度讓爺爺有點生氣,他有些不客氣地說:“既然買過單了,我們走吧?!蔽覀儨蕚潆x開的時候,爸爸卻要求我們等一等。“不對,我們進來的時候,我的老同學正要離開,她會回來幫我們買單嗎?”這時的爸爸,似乎把趕時間的問題拋到九霄云外了。也許是我們的議論聲提醒了服務員,她終于發(fā)現(xiàn)了問題,原來是服務員拿錯了賬單,導致另一桌客人錯幫我們這桌付了款。
爸爸幫收銀員發(fā)現(xiàn)了錯誤,她不但連句感謝的話都沒說,反而板著臉,似乎微笑一下她就損失很大似的。我在一旁為爸爸打抱不平,爸爸卻一直心平氣和。
走出餐館,我問爸爸:“收銀員態(tài)度那么差,為什么還要堅持買單啊?”爸爸笑了笑,沒有回答。
這次特殊的買單和爸爸的微笑,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會遇到不少磨難和誘惑,需要我們去挑戰(zhàn)和抵制。要踏踏實實做人,不能貪小便宜,這樣才能讓自己活得快樂,活得精彩,活得有價值。
報道亮點:立意深刻,以小見大
哈皮審核:文章以“買錯單”為點,展開了對誠信的討論,其中爸爸在服務員冷眼相待下,依然保持微笑和堅持買單,讓人佩服,道理也深入人心。
哈皮有話說:×××,在這兒我就不點名兒了,你那“人貴在言而有信——我說不還錢就不還錢!”不叫誠信好不?快點還錢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