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勇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湖北 武漢 430200)
通脈降糖膠囊治療糖尿病腎病43例療效觀察
董 勇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湖北 武漢 430200)
糖尿病腎病;中藥療法;膠囊;西司他汀類
我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m pathy,DN)的發(fā)生率約20%,DN約占終末期腎病的13.3%,需要透析治療的DN 5年存活率僅50%[1]。因此,國內(nèi)外學者一直致力于DN的早期診斷和治療的研究。2010-08—2012-03,筆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應用通脈降糖膠囊治療DN 43例,并與常規(guī)治療43例對照觀察,結(jié)果如下。
1.1 診斷及排除標準 參照《實用糖尿病學》[2]中DN的診斷標準,按Mogensen分期標準[2]對DN進行分期,并選擇Ⅲ期以上病例。排除標準: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急慢性感染,有藥物濫用史或酗酒者,嚴重全身性疾患,確診為惡性腫瘤者,接受長期類固醇激素治療者,患者依從性差,無法按照要求完成研究者。
1.2 一般資料 全部86例均為我院內(nèi)分泌科患者,住院54例,門診32例,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齡35~78歲,平均(58.5±10.6)歲;糖尿病病程6個月~20年,平均(13.8±5.3)年;1型糖尿病11例,2型糖尿病32例;Ⅲ期腎病23例,Ⅳ期腎病13例,Ⅴ期腎病7例。對照組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齡33~76歲,平均(56.8±10.2)歲;糖尿病病程1~19年,平均(13.5±5.3)年;1型糖尿病9例,2型糖尿病34例;Ⅲ期腎病25例,Ⅳ期腎病12例,Ⅴ期腎病6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積極予以戒煙,低蛋白飲食,鼓勵患者參加體育鍛煉,從事體力活動。降糖選用胰島素聯(lián)合二甲雙胍、阿卡波糖、吡格列酮,必要時選用磺脲類藥物。控制高血壓首選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藥物,必要時聯(lián)合使用鈣離子拮抗劑(CCB)或利尿劑。調(diào)脂治療給予他汀類藥物。
1.3.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應用通脈降糖膠囊(保定步長天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6853)1.2 g,每日3次口服。
1.3.3 療程 2組均治療6個月。
1.4 觀察指標及方法 2組均于治療前后次日晨空腹抽取肘靜脈血5 mL,分離血清,檢測血清胱抑素C(Cys C)、糖化血紅蛋白(HbAlc)、血清肌酐(Cr),血生化指標采用羅氏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腎小球濾過率(GFR)計算用簡化MDRD公式。收集24 h尿液,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測定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mAlb)
2.1 2組治療前后各項指標比較 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各項指標比較 ±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1
由表1可見,2組治療后HbAlc、24 h-mAlb、Cys C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P<0.01),GFR升高(P<0.01)。治療組治療后24 h-MALb、Cys C、GFR較對照組改善明顯(P<0.01)。
2.2 2組治療前后Cys C降幅(百分比)與其他指標降幅相關性 見表2。
由表2可見,Pearson直線相關分析顯示Cys C降幅與HbAlc、24 h-MAlb的降幅呈正相關,與GFR降幅呈負相關。
表2 2組治療前后Cys C降幅與其他指標降幅相關性
DN的主要組織學特征是腎小球系膜區(qū)細胞外基質(zhì)聚集和基底膜厚,導致腎小球硬化,隨著疾病的進展,系膜的擴展和基底膜的增厚導致腎小球毛細血管的閉塞,蛋白尿和腎小球濾過功能的喪失[3]。目前,臨床上主要以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增加來診斷早期DN,并以此作為DN的分期依據(jù)。但是尿微量白蛋白易受尿路感染、酮癥狀態(tài)、月經(jīng)期、運動、高血壓、心功能不全、蛋白攝入量及急性發(fā)熱等因素的影響[4],并且測定時需要收集24 h尿液,操作繁瑣、費時,尿量變異大。而且,患者DN到達Ⅴ期時,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反而減少,故不足以滿足整個DN診療的需要。
Cys C是非糖基化小分子半胱氨酸蛋白酶,由機體所有有核細胞以恒定的速率產(chǎn)生,無組織學特異性,機體內(nèi)Cys C的產(chǎn)生相當恒定,即使在炎癥狀態(tài)下,其產(chǎn)生也不會改變,其合成不受肌肉量和急性反應等因素的影響,各組織生成恒定,不受性別、腫瘤、免疫性和內(nèi)分泌疾病的影響[5],腎臟是清除循環(huán)中Cys C的惟一器官,其可經(jīng)腎小球自由濾過,在近曲小管中重吸收并降解,不再回到血液循環(huán)中去,同時腎小管也不分泌Cys C,因此Cys C是一種理想的反映GFR的內(nèi)源性標志物[6]。
研究表明,Cys C水平升高可能貫穿DN患者整個病程,且隨糖尿病分期進一步增高,且始終與患者GFR呈負相關[7]。通脈降糖膠囊主要成分為黃芪、太子參、玄參、葛根、山藥、蒼術(shù)、冬葵果、黃連、丹參、水蛭、絞股藍,主要功能為益氣健脾、養(yǎng)陰清熱、活血通絡,對氣陰兩虛、脈絡瘀阻所致DN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8],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趙會娟,張乾,李倩,等.芪丹益腎降糖丸治療糖尿病腎病30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yī),2013,35(4):515-516,559.
[2] 張惠芬.實用糖尿病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166.
[3] 中華醫(yī)學會檢驗分會,衛(wèi)生部臨床檢驗中心,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編輯委員會.糖尿病診斷治療中實驗室檢測項目的應用建議[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1):8-15.
[4] 黃萍,陳競龍,張雷,等.絞股藍皂甙對2型糖尿病腎病的血脂、微量白蛋白尿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7,17(2):206-208.
[5] 郭繼芳,李作武.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與尿微量白蛋白相關性的研究[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10,31(3):29-30.
[6] 張紅霞,原杰,柳潔,等.三種腎小球濾過率評估方程對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診斷價值比較[J].中華腎臟病雜志,2011,27(5):341-345.
[7] 林健才,張園園,朱翠顏,等.血清胱抑素C與腎動態(tài)顯像腎小球濾過率診斷2型糖尿病腎功能損害的價值[J].廣東醫(yī)學,2012,33(21):3251-3254.
[8] 張愛旗,王會芳,李志茹.通脈降糖膠囊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臨床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2,21(10):1077,1080.
(本文編輯:習 沙)
董勇(1975—),男,主治醫(yī)師,學士。從事內(nèi)分泌臨床工作。
R341.22;R692.39;R345;R977.3
A
1002-2619(2014)06-0888-02
201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