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萍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這是曹操著名詩篇《苦寒行》里的句子,形象地描述了太行山高路險,讀之,不免使人會發(fā)出這樣的驚嘆:太行之難,難于上青天。
軍旅畫家肖文斌的《太行云高》正表現(xiàn)了太行山的精髓之美,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奇峰聳峙,險峻巍峨。高大的主峰傲然屹立,似乎要頂破蒼穹,周圍,數(shù)座刀劈斧削的險峰環(huán)抱,更加襯托出主峰的博大雄強。山頂上林木蔚然,險峻中不乏神秀華潤,視線到了山半腰,只見白云繚繞間,有一大片古松,茂密蒼翠,白云浮游飄渺,幻化出一個蜃蜃渺渺的境界。遠處,山麓以至山頂,也是一片片蒼郁的松林。而山下近處的松林,就如同秀挺在眼前一般,在統(tǒng)一和諧中顯現(xiàn)出一種五彩斑斕的韻味。松樹干用中鋒勾出,背部的松鱗刻畫得細膩傳神;松針用細筆快寫,筆筆挺拔利落;樹葉用大面積的濃墨渲染,又潑以淡墨,使人感覺滿目蒼綠,郁郁蔥蔥。又有各種姿態(tài)的小枝穿插其間,整個松林平添了一種有風(fēng)吹過的動感。
一般意義而言,在尺幅空間里表現(xiàn)整座山的精髓,其難度是很大的,而畫家則會巧妙地運用技法和構(gòu)圖來達到這一目的。這幅作品,畫家為我們展現(xiàn)了前后三層景觀,首先是畫面近景的樹木、山石和流水瀑布;然后是居于中間部位的中景,用淡墨勾皴出一處絕壁孤峰;最后是畫面上部遠景煙云排布的群山。更為巧妙的是,畫家在近景與中景的關(guān)系上用一條瀑布使之鏈接起來,這條飛瀑流泉,從中景中的云海中發(fā)源,然后穿過云海落入中景,再從瀑布流入煙云。這種處理,使畫面頓時產(chǎn)生了云霧繚繞、世外仙居的感覺。
太行山以其滿山巖石和青翠、山谷清幽而著稱,而這翠屏清幽的山林間正是道家修真返璞的神仙洞天。畫家把這種境界入畫,并以紅色來表現(xiàn)巍巍太行,可謂,血染風(fēng)采,峭壁蔥蘢,戰(zhàn)火狼煙緬烈士,革新熱土,沖天干勁,詩情畫意贊山川。這峭壁堅巖,滿山松風(fēng),組成了一個寧靜的世界,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就是非凡的文人畫,使得畫面既細膩規(guī)整又大氣磅礴。
有畫界同仁觀畫后,謂之,壁立千仞自動心,筆墨之外寡金銀;豪富歷來不懼貴,側(cè)身書畫與棋琴。大畫有空間有層次,視之有一望無際的天空,有三千里驛站與亭臺,八千里疏云和淡月。襟懷大,氣象大。在我們看來,格局大,內(nèi)心就會寬廣,精神就會逍遙,靈魂就會奔逸自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