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9-0083-02
關(guān)于母語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英語教學界一直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本文擬通過對這兩種觀點的評析,概略闡述母語在英語教學中,特別是初中階段教學中的作用,以期引起英語界同仁對這一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討論。
反對在英語教學中使用母語的觀點,是隨著直接教學法的出現(xiàn)而逐步形成的。直接法強調(diào)通過英語本身進行會話、交談和閱讀實施英語教學,明確提出英語教學不應使用學生的母語,不用翻譯,也不用形式語法。雖然直接法已不那么時髦,但它的影響卻相當廣泛。
60年代,以英國學者為主,交際教學法又登上了英語教學的“舞臺”。交際法提出,英語教學的目標是學生的“交際能力”,反對以語法為基礎(chǔ)的教學方法,又摒棄聽說法。它的重要特征就是“通過英語學英語”,主張教會學生語言的不同功能、使用語言的方法等等。這也就承襲了直接法輕視母語的觀點。交際法影響頗大,它的倡導者和追隨者則紛紛著書立說,來宣揚它的理論和方法。
80年代以來,又有強調(diào)英語習得的說法,其代表人物克拉申曾講過,學習的語言與習得的語言在人腦中是分別貯存并且分別運用的,而且從有意識地學習到的語言中不可能產(chǎn)生自發(fā)的語言,一個人要想習得語言,必須通過有意義的信號參加到交流信息的語言中去。由于上述種種理論影響,人們似乎可以得出母語在英語教學中沒有什么積極作用的結(jié)論。因此,英語課堂中不宜使用母語進行教學。
上述諸理論也不同程度地影響到我國的英語教學。60年代,直接法逐漸在我國試用,80年代,交際法又影響到我們的英語教學。客觀地講,這兩種教學法對我們的英語教學產(chǎn)生過積極影響,直接法使我們注意到口語訓練的重要性,交際法使我們注意到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同時,也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但這兩種方法都反對在英語教學中使用母語。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fā)展,英語教學,在我國方興未艾。大量的說英語國家的教師執(zhí)教于我國大中學校。其中有些是稱職的,但也有一些是沒有受過正規(guī)訓練的,雇請他們的原因往往僅是因為他們是講英語的本族人。他們的共同點就是:絕大部分不懂漢語。開始一段時間里,學生對外籍教師的“全英化課堂”感到新鮮,因此學習積極性特別高,尤其在口語訓練方面,更是受益匪淺,我們似乎因此可以得出學習英語就要忘掉母語的結(jié)論。但結(jié)果如何呢?學生和外籍教師之間產(chǎn)生了摩擦,學生報怨不懂的知識外教不去教,對已掌握的東西外教卻講個不停。甚至有的學生拒絕去聽外教的課,與開始的積極性形成明顯的對比。當然,這其中原因很復雜,有文化差異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師、學生自身的因素。但我們是否已認識到:教師不懂學生的母語,英語教學是不會取得成功。
主張在英語教學中肯定母語作用并非新的觀點,這我們完全可以在英語教學理論中找到依據(jù)。只是伴隨著各種新的理論的沖擊,我們似乎把它淡忘了。
無論我們承認與否,每一位英語學習者,特別是初學者,都在琢磨母語(本族語)和目的語(英語)有哪些異同。斯大林講:“思想的真實性是表現(xiàn)在語言之中?!闭Z言與思維是直接聯(lián)系的。母語與思維的關(guān)系和英語與思維的關(guān)系有共同的地方。這就是說,英語作為一種第二信號系統(tǒng),在實現(xiàn)它的功能時,可以同母語一樣,與思維直接聯(lián)系。但是講到母語與思維和英語與思維的共同點的同時,還須承認,他們之間還存在著重大區(qū)別。這些差別主要是由掌握母語與掌握英語的不同的生理與心理特點所決定。一個人學習和掌握母語都是自幼開始的。幼兒學話的過程是和言語器官的成長、發(fā)育過程同時進行的,也是和思維的過程相輔進行的。因此,這個過程是和思維能力的形成同時進行的自覺過程。而作為成人學習英語的過程完全不同,他們的言語器官和思維器官已發(fā)展成型,他們的思維已和母語建立了直接和牢固的聯(lián)系。母語和思維的聯(lián)系是自然的,而英語和思維的聯(lián)系卻要把思維從一種語言的基礎(chǔ)上轉(zhuǎn)換到另一種語言的基礎(chǔ)上,這個過程是不能離開母語的。直接法恰恰忽視了這一點,給英語教學帶來了不必要的困難。
最后以人本主義教學法談談母語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人本主義教學法,又稱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它的主要原則就是發(fā)展人的價值觀,加深自我認識和對他人的了解,對人類感情要有敏感性,使學生積極學習并積極參加所進行的學習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及主體作用?;谶@樣的原則,在英語教學中,特別是在初中階段,把母語作為輔助手段是十分必要的,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師在解釋某一語法項目(如動詞的時態(tài))而類似結(jié)構(gòu)母語中又沒有時,授課中,尤其給較差的學生作個別輔導時,母語的使用就顯得十分必要。
在這場關(guān)于母語在英語教學中有無作用的討論中,我們的結(jié)論是:英語教學中可以利用母語,發(fā)揮母語的必要作用。同時,必須注意,使用母語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熟練掌握所學英語,用英語進行交際。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排除母語的干擾,發(fā)揮其積極作用,避免母語的濫用,防止其反作用。
(責任編輯 全 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