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曉
(江蘇省揚中市人民醫(yī)院 急診外科, 江蘇 揚中, 212200)
急腹癥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疾病,其發(fā)病急、病情重、復雜且變化多端,單一的臨床診斷不能確診急腹癥的類型,更不能提供準確的治療信息,因而易耽誤拯救患者的最佳時機[1]。本研究探討急腹癥的診斷和鑒別診斷,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0年3月—2014年4月本院就診的外科急腹癥患者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按照常規(guī)的臨床診斷思路進行診斷與治療,觀察組則在此基礎(chǔ)上應用鑒別診斷思路。2組患者均經(jīng)臨床確診為外科急腹癥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脹、嘔吐、大小便異常及寒熱出汗等臨床癥狀?;颊吣挲g19~69歲,平均年齡為(41±4.2)歲,男62例,女38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全面收集患者病史資料并進行多方面檢查。影像學檢查如X線、B超、CT、MR等。采集患者血、尿、大便等標本送檢,同時結(jié)合觸診、實驗室檢查結(jié)果及診斷性腹腔穿刺,從而對疾病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并實施治療手段。
準確度:即明確診斷為外科急腹癥患者例數(shù)占總例數(shù)的百分比。疾病結(jié)局: 分別記錄選擇不同治療方法(手術(shù)治療和保守治療)的患者例數(shù),治愈和死亡患者例數(shù)及其占總例數(shù)的百分比。
觀察組準確度為98.0%,對照組為76.0%, 觀察組準確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準確度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P<0.05
觀察組手術(shù)治療16例,保守治療34例,治愈49例(98.0%), 死亡1例(2.0%); 對照組手術(shù)治療31例,保守治療19例,治愈44例(88.0%),死亡6例(12.0%), 觀察組患者結(jié)局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結(jié)局比較[n(%)]
與對照組相比,*P<0.05。
急腹癥是一組以急性腹痛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腹部臟器病變,同時伴有全身反應,這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部分需要通過緊急外科治療手段解決的急腹癥,即外科急腹癥[2]。其病情有著急、快、重、雜、變化多端的特點。另外,有可能是內(nèi)科急腹癥,又或是婦科急腹癥,手術(shù)應視為禁忌證[3]。外科急腹癥的治療有賴于明確的診斷,然而急腹癥包括外科急腹癥、內(nèi)科急腹癥和婦科急腹癥,極易發(fā)生誤診現(xiàn)象,從而不能確保正確的治療方案,若耽誤診治,會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而鑒別診斷步驟必不可少。
外科急腹癥臨床診斷方法主要通過收集詳細的病史、體格檢查、輔助檢查等[4-5]: ① 詳細的病史,包括外傷史、既往史、月經(jīng)史等。掌握主要癥狀腹痛的原因,如進食油膩食物引起的,可能是膽道疾??;或暴飲暴食與胰腺疾病相關(guān)。腹痛的部位,如全腹痛,可能與臟器破裂穿孔有關(guān);轉(zhuǎn)移性的腹痛,可與急性闌尾炎有關(guān);右上腹痛包括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左上腹痛包括胃潰瘍、胃穿孔、心絞痛等;臍周痛包括急性闌尾炎早期、急性腸梗阻、腸痙攣等。腹痛的范圍越大,表示病情越為嚴重。還需關(guān)注疼痛的性質(zhì)和程度。伴隨癥狀也很重要,如惡心、嘔吐常見于消化道疾病,排氣、排便停止見于機械性腸梗阻等; ② 體格檢查:首先進行全身檢查,最后著重檢查腹部。視診:觀察腹型、有無腸型、腹部包塊等。觸診:檢查腹壁緊張度、壓痛、反跳痛,有無腹膜炎癥狀。叩診:關(guān)注肝濁音界、移動性濁音。聽診:腸鳴音,若亢進,可為機械性腸梗阻的表現(xiàn); ③ 輔助檢查:可進行血常規(guī)、淀粉酶等實驗室檢查,采取X線、B超、CT等影像學檢查,以及診斷性腹部穿刺等[6]。當然,單純的臨床診斷比較廣泛,漏診或誤診率仍然較高,因而,更多的研究傾向與聯(lián)合鑒別診斷思路,提高診斷準確度。
外科急腹癥的鑒別診斷: ① 首先明確是否為外科急腹癥。外科急腹癥具體包括以下幾個特點:腹痛急,先有腹痛后有發(fā)熱、嘔吐;腹痛重,但發(fā)病部位明確,有固定壓痛點;多伴有腹膜刺激癥狀,腹壁緊張、明顯壓痛和反跳痛;腸鳴音亢進或消失,腹式呼吸減弱或消失; ② 明確外科急腹癥的性質(zhì):包括炎癥性、穿孔性、梗阻性和出血性[7-8]。急性炎癥常見的有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等,一般為持續(xù)性急腹痛,多有腹膜刺激癥狀,出現(xiàn)全身中毒癥狀。急性穿孔包括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等,驟然發(fā)病,持續(xù)腹痛,腹痛劇烈,腹膜刺激癥狀明顯,腸鳴音減弱或消失,腹部穿刺物為胃腸內(nèi)容物。急性梗阻包括單純性腸梗阻、絞窄性腸梗阻和腎、輸尿管結(jié)石等,多起病急驟,典型腹部絞痛,伴有嘔吐。急性出血包括肝脾破裂出血、宮外孕破裂出血等,出血嘔血、便血,持續(xù)性鈍痛,腹部穿刺可抽出不凝血,腹膜刺激癥狀不明顯,可有失血性休克表現(xiàn),腹部叩診有移動性濁音[9]; ③ 確定發(fā)病的腹部臟器:根據(jù)腹部陽性體征部位和腹痛部位,以及腹內(nèi)臟器在體表的投影等相關(guān)信息進行判斷?;蛞罁?jù)某些疾病特征而判定,如急性闌尾炎可出現(xiàn)轉(zhuǎn)移性右下腹疼痛和固定壓痛;腸梗阻可出現(xiàn)陣發(fā)性臍周疼痛,聽診腸鳴音消失,有氣過水聲等;④ 需要外科處理方法:對于診斷不明確的疾病,遵循“三禁”原則,即禁飲食、禁用止痛藥、禁用瀉藥和灌腸。實施抗休克、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zhì)和酸堿平衡、抗腹脹等治療。若患者無腹膜刺激癥狀,或觀察3 d以上病情無變化者,或臨床癥狀和體征穩(wěn)定以及好轉(zhuǎn)者均可考慮保守治療。疑有腹腔出血不止,或經(jīng)一般治療癥狀和體征無緩解甚至加重者,或疑有發(fā)生腸梗阻壞死、胃腸穿孔導致腹膜刺激癥狀者均是剖腹探查的指征。如有明確診斷為腹部貫通傷、絞窄性腸梗阻、膽管炎穿孔、重癥膽管炎、急性重癥胰腺炎等需要立即進行外科手術(shù)治療。
外科急腹癥需與內(nèi)科急腹癥、婦科急腹癥相鑒別: ① 急性胸膜炎,可累及膈肌,引起牽涉性上腹部疼痛,多誤診為外科急腹癥,其腹部無反跳痛和腹壁緊張,壓痛輕微,且腸鳴音正常,或出現(xiàn)胸膜摩擦音,胸部平片有助于診斷[10]; ② 急性胃腸炎:多存在有不潔進食史,一般于進食后2~3 h發(fā)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劇烈嘔吐、腹痛、腹瀉,少有發(fā)熱,無腹膜刺激癥狀,大便鏡檢可見膿細胞和白細胞; ③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多出現(xiàn)于胸骨后、劍突下或上腹部,無反跳痛,壓痛點不固定,運用心電圖和心肌酶學檢查可確診; ④ 卵巢腫瘤:患者可出現(xiàn)突然性左或右下腹部持續(xù)性疼痛,體檢可于下腹部觸診有包塊,位于右側(cè)極易誤診為急性闌尾炎,超聲波有助于鑒別診斷。
[1] 李樹華. 淺談外科急腹癥臨床診斷及鑒別診斷的基本思路[J].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1, 9(21): 172.
[2] 陳百勵. 淺談外科急腹癥診斷和鑒別診斷的基本思路[J].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4, 9(12): 26.
[3] 蔡樹權(quán). 外科急腹癥的診斷和鑒別[J].中國傷殘醫(yī)學, 2010, 18(3): 65.
[4] 郭永勝. 外科急腹癥診斷及鑒別診斷的臨床思考[J].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1, 9(32): 51.
[5] 周建平, 董經(jīng)宇. 外科急腹癥診斷和鑒別診斷思路[J].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 2009, 16(7): 23.
[6] 吳堅, 楊文錦. 粘連性絞窄性腸梗阻107例治療體會[J]. 現(xiàn)代醫(yī)院,2012, 12(4): 58.
[7] 鄧林軍, 崔華中, 黃鏗, 等. 271例以腹部外傷為主的多發(fā)傷的臨床診療分析[J]. 現(xiàn)代醫(yī)院, 2012, 12(4): 16.
[8] Furey E A, Bailey A A, Pedrosa 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acuteabdominal and pelvic pain in pregnancy[J]. Top Magn Reson Imaging, 2014, 23(4): 225.
[9] Agboola J O, Olatoke S A, Rahman G A. Pattern and presentation of acute abdomen in a Nigerian teaching hospital[J]. Niger Med J, 2014, 55(3): 266.
[10] Futier E, Jaber S. Lung-protective ventilation in abdominal surgery[J]. Curr Opin Crit Care, 2014, 20(4):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