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理性處理善后工作
面對193位荷蘭遇難者的慘痛事實,荷蘭政府并未明確把矛頭指向任何一方,而是一直忙于空難的善后工作。事發(fā)后,首相魯特立即結束假期回國,荷蘭外交部大臣則親自帶領調(diào)查小組前往烏克蘭調(diào)查事故原因。7月21日,荷蘭政府在紐沃漢市會議中心召開了全國性的家屬慰問會,荷蘭國王及王后、首相魯特及其內(nèi)閣成員、第一第二議院的代表全部到場。此次慰問會并不對外公開,媒體在會議大樓外的專設區(qū)等待,只能拍政要,不能拍家屬,家屬則由專門通道進入會議中心。
對于荷蘭政府至今未對誰是罪魁禍首下定論,魯特表示:“過早下定論會阻礙專家及時進入墜機現(xiàn)場調(diào)查,耽誤運回遇難者尸體?!钡鞔_指出,如果有哪一方直接或間接阻礙調(diào)查組進入事故現(xiàn)場,“荷蘭采取任何政治、經(jīng)濟、財政方面的制裁手段,都是有可能的。”
魯特也再次要求俄羅斯通過其對烏克蘭分裂武裝的影響力協(xié)助調(diào)查,如果查出這場空難的罪魁禍首則“一定會采取措施”。
在公開信息會議上,有議員提出是否應設立全國哀悼日,魯特回應稱:“荷蘭并沒有舉行全國哀悼日的做法,但有全國紀念日。紀念日具體定在哪天,還要同空難家屬討論后才能決定?!?/p>
荷蘭人理性表達悼念之情
空難發(fā)生后,荷蘭首相魯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從任何角度來說,這個夏日都在一片漆黑中結束了?!币晃?7歲荷蘭遇難者的父親在致普京的公開信中說道:“普京、分裂組織頭目或烏克蘭政府,謝謝你們了,你們殺死了我親愛的、唯一的孩子”,“我希望你們?yōu)闅У粢粋€年輕的生命而感到驕傲?!?/p>
此次空難正好發(fā)生在荷蘭戶外活動匯集的夏季,空難后的第一個周末,荷蘭的不同城市舉行了早已安排的狂歡節(jié)和音樂節(jié),例如阿姆斯特丹的音樂節(jié)Milkshake,鹿特丹連續(xù)3日的城市歡慶。一位參加音樂節(jié)的荷蘭女孩說她自己并不認識任何遇難者,但身邊好友有相識的遇難者:“這個消息讓人覺得沉重,但我并不能做什么,生活還要繼續(xù)?!币灿惺茉L者表示和遇難者關系的遠近是影響生活狀態(tài)的重要因素:“如果遇難者是我的至親,我自然不會有心情去參加什么活動。”
考慮到空難剛剛發(fā)生,這些戶外活動特別安排了悼念儀式:Milkshake音樂節(jié)發(fā)起了一分鐘的默哀,而鹿特丹城市歡慶的一部分——鹿特丹夏季嘉年華在開始時也進行了一分鐘默哀,游行花車上均系著黑緞帶,還有人手舉標語牌,表達對逝者的哀悼。一位年輕女士在接受荷蘭媒體采訪時表示:“我認識的一個人在空難中死去,我們大家都很難過,也會談論這件事;但我們意識到,生活要繼續(xù)下去,大家更應該一起享受生活中美好的東西。”
理性的背后是何邏輯?
若要分析荷蘭人面對空難的理性,要從荷蘭半個世紀以來都沒舉行過全國哀悼日說起。1962年,現(xiàn)任國王威廉·亞歷山大的曾外祖母威廉敏娜過世時,荷蘭舉行了最后一次全國哀悼日。此后,全國哀悼日被廢除,但在大型事故(如1992年以色列貨機在阿姆斯特丹墜毀)發(fā)生后,政府會統(tǒng)一發(fā)出降半旗的通知,全國及地方政府按規(guī)定降半旗,民眾自愿。
“我們不太喜歡全國性的公眾儀式”,荷蘭國法學教授司赫特亨斯解釋道,“荷蘭人不愿意對別人該怎么做指手劃腳?!逼渌麌▽W學者則指出,尤其是在自由主義盛行的上世紀70年代,全國哀悼日被認為“太約束人”,因為全國哀悼日電影院、劇院等都會關閉,影響到公民的基本權利。
荷蘭人普遍認為,公民應該有自己決定是否參與哀悼的權利。“我支持魯特政府不從上至下規(guī)定全國哀悼日的做法,這種情況下,魯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安排”,荷蘭民俗文化和非物質(zhì)遺產(chǎn)中心的負責人斯特勞肯在媒體采訪中表示,“全國哀悼日也不符合我們的傳統(tǒng)。如果有全國哀悼日的需求,自會有人組織,誰愿意都可以參加,但不應該強迫任何人?!?/p>
雖然一些荷蘭人在某些國外媒體看來顯得“過于歡樂”,但一位荷蘭媒體人指出,每個人的選擇都應該被尊重。在他看來,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別人的做法,“這才是讓我覺得最危險,最不應該發(fā)生的?!保ň庉?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