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杰作
眼下,只有美國、英國和以色列使用武裝無人機,但是,許多其他國家都在加緊打造,因為無人機能增強打擊能力。我去年在巴基斯坦出差期間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部落聚居的地區(qū),一名阿拉伯武裝分子原來通常和妻子、孩子在同一個房間睡覺。一天晚上5名旁遮普武裝分子登門來找個落腳的地方。這位阿拉伯人把對方請進家門,決定和他們一起坐下來說會兒話。說累了,就在那兒睡了。也就在那天深夜,無人機轟炸了他家的小院,所有的武裝分子統(tǒng)統(tǒng)被炸死,孩子和妻子平安無事。
美國人知道哪個人在哪個房間睡覺嗎?屋里有沒有其他人呢?就算知道,能夠準確地擊中這間臥室而不是旁邊那一間嗎?
白沙瓦數(shù)不清的官員、記者以及許多美國軍事官員都認為,無人機非常精確。
一名部落首領告訴我另外一個故事。幾名塔利班武裝分子站在院里,身后那間屋子里關著18名人質。綁架人質索要贖金是塔利班的一個重要資金來源。
無人機轟炸了那個院子,所有的武裝分子統(tǒng)統(tǒng)被炸死。轟炸中,關押人質的小屋也受到破壞。破壞程度恰好能讓所有的人質走出來,無一受傷。
當?shù)厝诵稳?,這樣的結果很明顯是上帝的杰作。
無人機也炸死過平民,不過,這可能是鎖定目標有誤,而不是無人機的技術故障。但是,不管怎么說,無人機還會繼續(xù)存在,有全球軍事野心的國家——比如法國和英國——也都希望開發(fā)自己的無人機技術。
但是,這就引出了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做出來的機器叫什么?
搞公關的人可能都很清楚,找對了詞,事就等于成了一半兒。這也是記者有時候被卷入看上去不可思議的辯論的原因。
以色列和西岸之間那個設施是“安全圍欄”還是“墻”?伊拉克是“受到了侵略”還是像美國官方最開始說的“獲得了解放”?
該叫“軍費開支”還是“國防預算”?當然了,那個拿著槍的人是“恐怖分子”還是“自由勇士”?
“無人機”還是……?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無人機”(Drone)這個字眼的由來。據(jù)說,這個詞的現(xiàn)代用法可以追溯到75年前,當時設計出一種叫做“蜂王”(Queen Bee)的飛機。
英國政府希望生產(chǎn)一種成本不高、消耗性、可遙控的目標,用于防空炮兵的訓練。
根據(jù)1935年10月出版的美國期刊《大眾機械》,“蜂王”在機場10英里范圍內(nèi)遙控運作性能良好。
接下來,從遙控的“蜂王”,也許再加上馬達不停地嗡嗡聲,就出現(xiàn)了“無人機”(drone)這個詞。
但是,drone這個詞也有工蜂的意思,工蜂通常被看作無腦,由此聯(lián)想,和工蜂同名的武器可能也無腦。不僅無腦,而且還是殺手。也許,正是出于這個原因,著名的無人機生產(chǎn)商、位于加利福尼亞的“通用原子”公司最近曾向英國議會“國防委員會”提出抗議,說drone一詞是貶義。
不過,“通用原子”也許并不是提出此類抗議的最佳人選。別忘了,他們把最新款式的產(chǎn)品命名為“捕食者”(Predator)和“收割者”(Reaper,又譯死神)。
那么,不叫“drone”又該叫什么呢?
有人提出了“無人飛行載具”(UAV)一詞。不過一些軍方官員說,這不能充分反映決策、運作過程中人和其他系統(tǒng)的參與。又有人建議“無人飛行系統(tǒng)”(UAS)。同樣,這也沒有說明指揮過程中必須有人參與。現(xiàn)在,人們傾向于使用“遙控駕駛飛機”(Remotely Piloted Aircraft)這個名字。
“無人機”制造商、顧客和其他觀點相似的人非常堅定地認為,絕對不能使用“drone”這個名字。不過,也就在前不久,他們卻遭受一次嚴重挫敗。
奧巴馬總統(tǒng)在國情咨文中說,他希望能夠減少使用“drone”——無人機。
最高統(tǒng)帥都管那東西叫無人機,下屬可能很難反駁吧。
(編輯/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