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舒清
【學史反思】
材料三 經過一場漫長的,有時甚至是危險的征途,我們才到達那,在付出沉重代價之后,我們打贏了這場戰(zhàn)爭,絲毫也沒有能夠解決問題,戰(zhàn)爭沒有平息兩個國家對馬島主權的爭執(zhí),相反,戰(zhàn)爭使兩個國家的距離更遠,仇恨更深。
——漢拉恩(英國記者)
(3)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談談當今世界還存在哪些不和諧的因素。(2分)
30.(10分)中美關系是當代國際關系中最重要的大國關系之一,是歷史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為此,九年級(2)班同學開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中美關系”的主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
【第一階段】
(1)圖19中,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兵朝鮮的結果如何?(1分)圖19和圖20說明了這一時期中美關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
【第二階段】
(2)2014年是圖22所反映的事件周年。(1分)圖21和圖22反映了這一時期中美關系發(fā)展的趨勢是什么?(2分)
【第三階段】
(3)圖23反映的事件發(fā)生在哪一次戰(zhàn)爭期間?(1分)這次戰(zhàn)爭表明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脅是什么?(1分)
(4)結合以上圖片材料及所學知識,請你談談對中美關系的認識。(2分)
參考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兩枚郵票中孔子周游列國,宣傳自己的主張,杏壇講學發(fā)展教育。
2.C 3.A
4.B 【解析】由題干中的關鍵信息“威海衛(wèi)”“劉公”等可知,照片反映的內容與甲午中日戰(zhàn)爭有關。因此,照片反映的是《馬關條約》簽訂時的情景。
5.D 【解析】鴉片戰(zhàn)爭是英國等資本主義國家要和中國進行通商,所以開放的口岸都在東南沿海。
6.A 7.D 8.B 9.C
10.A 【解析】日軍發(fā)動九一八事變是中國局部抗戰(zhàn)的開始。
11.C 12.A
13.A 【解析】新中國成立后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實行了民族區(qū)域自治政策,加快了民族經濟的發(fā)展。
14.C
15.D 【解析】四個選項中只有馬可·波羅來華屬于和平交往,其他的屬于戰(zhàn)爭。
16.C 17.A 18.A 19.A 20.A 21.A 22.B 23.D 24.C
25.D 【解析】美國不是與中國建交最早的國家,中美之間還在重大的國際問題上存在分歧,中美之間的隔閡也沒有消除,圖片中只有兩個國家重視國家之間的發(fā)展。
26.(1)創(chuàng)辦黃埔軍校;進行北伐戰(zhàn)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2)標志: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最主要原因: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的建立(或實行了全民族的抗戰(zhàn))。(3)堅持“一個中國”原則。(4)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只有繼續(xù)精誠合作,才能實現國家真正統一,才能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言之成理即可)
27.(1)1921年;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2)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艱苦奮斗精神。(3)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qū)。(4)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堅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繼續(xù)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言之成理即可)
28.(1)一戰(zhàn)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二戰(zhàn)后:雅爾塔體系(或兩極格局)。(2)特點: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或政府全面干預經濟);模式:斯大林模式。(3)歐盟;促進世界格局朝多極化方向發(fā)展。(4)深化改革;加強合作等。(符合題意,言之成理即可)
29.(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權利法案》。(2)香港;香港于1997年7月1日歸還給中國;中國綜合國力增強。(3)地區(qū)沖突、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等。
30.(1)結果:中朝兩國軍民打敗了美國侵略者,迫使美國在停戰(zhàn)協定上簽字。主要特征:中美對抗。(2)35;趨勢: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3)科索沃戰(zhàn)爭;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4)中美兩國是世界大國,同時也是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tài)不同的兩個國家,兩國關系的友好發(fā)展直接影響到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快,兩國之間應該加強合作,發(fā)展友好關系,這對世界的和平、穩(wěn)定、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等。(符合題意,言之成理即可)
【學史反思】
材料三 經過一場漫長的,有時甚至是危險的征途,我們才到達那,在付出沉重代價之后,我們打贏了這場戰(zhàn)爭,絲毫也沒有能夠解決問題,戰(zhàn)爭沒有平息兩個國家對馬島主權的爭執(zhí),相反,戰(zhàn)爭使兩個國家的距離更遠,仇恨更深。
——漢拉恩(英國記者)
(3)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談談當今世界還存在哪些不和諧的因素。(2分)
30.(10分)中美關系是當代國際關系中最重要的大國關系之一,是歷史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為此,九年級(2)班同學開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中美關系”的主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
【第一階段】
(1)圖19中,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兵朝鮮的結果如何?(1分)圖19和圖20說明了這一時期中美關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
【第二階段】
(2)2014年是圖22所反映的事件周年。(1分)圖21和圖22反映了這一時期中美關系發(fā)展的趨勢是什么?(2分)
【第三階段】
(3)圖23反映的事件發(fā)生在哪一次戰(zhàn)爭期間?(1分)這次戰(zhàn)爭表明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脅是什么?(1分)
(4)結合以上圖片材料及所學知識,請你談談對中美關系的認識。(2分)
參考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兩枚郵票中孔子周游列國,宣傳自己的主張,杏壇講學發(fā)展教育。
2.C 3.A
4.B 【解析】由題干中的關鍵信息“威海衛(wèi)”“劉公”等可知,照片反映的內容與甲午中日戰(zhàn)爭有關。因此,照片反映的是《馬關條約》簽訂時的情景。
5.D 【解析】鴉片戰(zhàn)爭是英國等資本主義國家要和中國進行通商,所以開放的口岸都在東南沿海。
6.A 7.D 8.B 9.C
10.A 【解析】日軍發(fā)動九一八事變是中國局部抗戰(zhàn)的開始。
11.C 12.A
13.A 【解析】新中國成立后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實行了民族區(qū)域自治政策,加快了民族經濟的發(fā)展。
14.C
15.D 【解析】四個選項中只有馬可·波羅來華屬于和平交往,其他的屬于戰(zhàn)爭。
16.C 17.A 18.A 19.A 20.A 21.A 22.B 23.D 24.C
25.D 【解析】美國不是與中國建交最早的國家,中美之間還在重大的國際問題上存在分歧,中美之間的隔閡也沒有消除,圖片中只有兩個國家重視國家之間的發(fā)展。
26.(1)創(chuàng)辦黃埔軍校;進行北伐戰(zhàn)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2)標志: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最主要原因: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的建立(或實行了全民族的抗戰(zhàn))。(3)堅持“一個中國”原則。(4)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只有繼續(xù)精誠合作,才能實現國家真正統一,才能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言之成理即可)
27.(1)1921年;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2)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艱苦奮斗精神。(3)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qū)。(4)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堅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繼續(xù)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言之成理即可)
28.(1)一戰(zhàn)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二戰(zhàn)后:雅爾塔體系(或兩極格局)。(2)特點: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或政府全面干預經濟);模式:斯大林模式。(3)歐盟;促進世界格局朝多極化方向發(fā)展。(4)深化改革;加強合作等。(符合題意,言之成理即可)
29.(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權利法案》。(2)香港;香港于1997年7月1日歸還給中國;中國綜合國力增強。(3)地區(qū)沖突、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等。
30.(1)結果:中朝兩國軍民打敗了美國侵略者,迫使美國在停戰(zhàn)協定上簽字。主要特征:中美對抗。(2)35;趨勢: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科索沃戰(zhàn)爭;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4)中美兩國是世界大國,同時也是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tài)不同的兩個國家,兩國關系的友好發(fā)展直接影響到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快,兩國之間應該加強合作,發(fā)展友好關系,這對世界的和平、穩(wěn)定、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等。(符合題意,言之成理即可)
【學史反思】
材料三 經過一場漫長的,有時甚至是危險的征途,我們才到達那,在付出沉重代價之后,我們打贏了這場戰(zhàn)爭,絲毫也沒有能夠解決問題,戰(zhàn)爭沒有平息兩個國家對馬島主權的爭執(zhí),相反,戰(zhàn)爭使兩個國家的距離更遠,仇恨更深。
——漢拉恩(英國記者)
(3)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談談當今世界還存在哪些不和諧的因素。(2分)
30.(10分)中美關系是當代國際關系中最重要的大國關系之一,是歷史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為此,九年級(2)班同學開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中美關系”的主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
【第一階段】
(1)圖19中,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兵朝鮮的結果如何?(1分)圖19和圖20說明了這一時期中美關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
【第二階段】
(2)2014年是圖22所反映的事件周年。(1分)圖21和圖22反映了這一時期中美關系發(fā)展的趨勢是什么?(2分)
【第三階段】
(3)圖23反映的事件發(fā)生在哪一次戰(zhàn)爭期間?(1分)這次戰(zhàn)爭表明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脅是什么?(1分)
(4)結合以上圖片材料及所學知識,請你談談對中美關系的認識。(2分)
參考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兩枚郵票中孔子周游列國,宣傳自己的主張,杏壇講學發(fā)展教育。
2.C 3.A
4.B 【解析】由題干中的關鍵信息“威海衛(wèi)”“劉公”等可知,照片反映的內容與甲午中日戰(zhàn)爭有關。因此,照片反映的是《馬關條約》簽訂時的情景。
5.D 【解析】鴉片戰(zhàn)爭是英國等資本主義國家要和中國進行通商,所以開放的口岸都在東南沿海。
6.A 7.D 8.B 9.C
10.A 【解析】日軍發(fā)動九一八事變是中國局部抗戰(zhàn)的開始。
11.C 12.A
13.A 【解析】新中國成立后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實行了民族區(qū)域自治政策,加快了民族經濟的發(fā)展。
14.C
15.D 【解析】四個選項中只有馬可·波羅來華屬于和平交往,其他的屬于戰(zhàn)爭。
16.C 17.A 18.A 19.A 20.A 21.A 22.B 23.D 24.C
25.D 【解析】美國不是與中國建交最早的國家,中美之間還在重大的國際問題上存在分歧,中美之間的隔閡也沒有消除,圖片中只有兩個國家重視國家之間的發(fā)展。
26.(1)創(chuàng)辦黃埔軍校;進行北伐戰(zhàn)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2)標志: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最主要原因: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的建立(或實行了全民族的抗戰(zhàn))。(3)堅持“一個中國”原則。(4)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只有繼續(xù)精誠合作,才能實現國家真正統一,才能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言之成理即可)
27.(1)1921年;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2)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時期;艱苦奮斗精神。(3)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qū)。(4)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堅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繼續(xù)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言之成理即可)
28.(1)一戰(zhàn)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二戰(zhàn)后:雅爾塔體系(或兩極格局)。(2)特點: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或政府全面干預經濟);模式:斯大林模式。(3)歐盟;促進世界格局朝多極化方向發(fā)展。(4)深化改革;加強合作等。(符合題意,言之成理即可)
29.(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權利法案》。(2)香港;香港于1997年7月1日歸還給中國;中國綜合國力增強。(3)地區(qū)沖突、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等。
30.(1)結果:中朝兩國軍民打敗了美國侵略者,迫使美國在停戰(zhàn)協定上簽字。主要特征:中美對抗。(2)35;趨勢: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3)科索沃戰(zhàn)爭;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4)中美兩國是世界大國,同時也是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tài)不同的兩個國家,兩國關系的友好發(fā)展直接影響到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快,兩國之間應該加強合作,發(fā)展友好關系,這對世界的和平、穩(wěn)定、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等。(符合題意,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