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霖
五年級的《小學生經(jīng)典誦讀》仍然與前四年一樣日日誦讀積累經(jīng)典、周周了解名家趣事、月月欣賞名著魅力,讓孩子們童年成長的道路上沐浴國學帶來的睿智思想,品味博大精深的華夏文化,使靈魂和道德不斷得到滋養(yǎng)。
“每日一誦讀”五年級誦讀的是古典詩詞。上冊我們安排的是古詩,為什么一年級安排了古詩,五年級還要安排古詩呢?這是出于我們對學生年段特點的考慮而做的安排——這也是我們這套教材的特別之處,它不光呈現(xiàn)了知識,還滲透了一種科學的教學方法。一年級重在積累和識字,而五年級的學生對古詩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理解和鑒賞能力,詩詞的誦讀重在積累和欣賞。在編排方式上特別加入了對詩文的解說、賞析,以提升學生的欣賞能力。詩的范圍甚廣,涉及了詩中“四君子”、“酒”、“地名”、“典故”、“戰(zhàn)爭”、“喜”和“哲理”等16個方面。五年級下冊我們安排的是詞,在原來編寫的那套國學教材中,詞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所以這一冊我們仍然以時間為暗線、作者為明線,安排了47首詞讓學生誦讀積累。這些詞以宋代為主,既可以欣賞到柳永、秦觀、李清照等婉約派代表人物的名篇名句,也可以品味蘇軾、辛棄疾、岳飛等豪放派代表人物的豪邁文辭,甚至還可以領略一代偉人毛澤東同志的英雄豪情。
“每周一大家”本年級的上下冊分別介紹了16位名家的生平、代表作品、趣聞軼事。這些名家都是我國近代、現(xiàn)代、當代很有影響力的大家,其中不但有享譽世界文壇的諾貝爾文學得主莫言,也有“童話大王”鄭淵潔,還有20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張大千,以及魯迅、朱自清、冰心、巴金、賈平凹、韓寒、楊紅櫻等名家。
“每月一名著”本年級選擇了適合五年級閱讀的8本書。這些書涉及古今中外,包括《西游記》《天藍色的彼岸》《城南舊事》《趣味地理》《史記》《納尼亞傳奇》《海底兩萬里》《三國演義》,內容有神話故事、歷史人物,也有地理科學,還有奇幻冒險等。孩子們在閱讀這些名著時,一定會在享受閱讀帶來的愉悅的同時,收獲更多知識。
1.“熟讀”深思子自知。讀是國學教學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讀的步驟可以分三步走:一讀讀準字。要求孩子們大聲讀,反復讀,讀準字音。二讀讀通句。在讀準字的基礎上讀通順句子,不可以多一個字,也不可以少一個字,進而讀得流利。三讀有感情。五年級的孩子經(jīng)過四年的經(jīng)典誦讀學習,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國學理解能力,這種能力可以通過詩文下面的“解說”、“名句賞析”和工具書等來結合詩詞內容進行詩詞大意的理解。另外,孩子們還可以通過查閱作品的背景資料,走進作品、走進作者內心來體會詩詞的意境,從而通過朗讀感情來表達自己對這首作品的理解。四讀會背誦。這便是我們對孩子們古詩詞學習的最普遍的要求了。古人有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孩子們在熟讀的基礎上理解了詩詞的意思,背誦就顯得輕而易舉了。當然孩子讀是一個方面,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交給孩子一些讀的方法,比如“想讀法”、“快讀法”和“唱讀法”等,以增加孩子讀的興趣。
2.為有源頭“活動”來?;顒硬坏芗ぐl(fā)孩子們學習的興趣,還能給孩子們更多的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機會。因此我們要多開展豐富多彩的國學展示活動,既可以是人人輪流參與的“課前三分鐘的誦讀時間”,又可以是班級詩詞朗讀比賽,也可以是古詩詞書法比賽,還可以是名家“故事會”,甚至還有針對名著的“讀書分享會”和“讀書主題活動”等等。這些活動讓孩子們自由選擇合作小組,自主設計活動細節(jié),民主評選獎勵優(yōu)勝者。比如:每年我們班都要舉行四次針對本期“每月一名著”的讀書分享會,活動的形式由孩子們自行策劃,既有好詞分享,又有內容搶答,還有朗誦、情節(jié)表演等,全班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活動結束后評出優(yōu)勝的小組。而班級的詩詞朗誦會后,我班推選的班級最優(yōu)秀的孩子在參加全校國學朗誦會獲得冠軍,班上的孩子把這兩位選手視若偶像。這些活動既讓孩子們在充滿熱情和饒有興趣中認真掌握了學習的內容,又鍛煉孩子們的表達能力,還鞏固了學習的內容,真可謂一舉多得。
3.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校研發(fā)國學教材最終的目的就是希望將這些經(jīng)典烙在孩子的心上,讓它們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并學以致用。比如:當孩子們學完《青玉案·元夕》時,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百度”搜索引擎其名字就源于詞句“眾里尋他千百度”,并且知道了對某種事物執(zhí)著追求就可以用這句話。又如:當孩子們在學完《滿江紅》時,岳飛的愛情情懷讓他們熱血沸騰,很多孩子將“莫等閑,白了少年頭”作為激勵自己珍惜時間的座右銘。
在國學經(jīng)典的熏陶下,孩子們感悟出古人的智慧和情操,提升了自我境界,舉手投足間盡顯君子氣度。東升小學每年“陽光少年”評選的火爆人氣,就是“溫良恭儉讓”的傳統(tǒng)美德在校園蔚然成風的最好體現(xiàn)。
我們希望《小學生經(jīng)典誦讀》猶如一顆文明的種子,在孩子心里早日茁壯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