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晨
2009 年,微博風靡全球,發(fā)展至今,已成為年輕人當中使用最為廣泛的交流方式之一,同時也受到了眾多學生的青睞,并成為了一支發(fā)展迅速的文化力量。因此在中職語文作文教學當中,教師也要學會引導學生合理使用微博,同時利用微博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F(xiàn)在很多中職語文教師已將微博作為日常教學的輔助技術,利用微博不但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而且還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在中職作文教學中運用微博。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眾多社交網絡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占據(jù)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微博,即微型博客,也被音譯為“圍脖”,其是一個以將簡短的信息進行即時分享的廣播式的社交網絡平臺。在微博上,用戶每次可發(fā)布字符數(shù)處140 范圍內的信息,發(fā)布信息不但可通過網絡來進行,而且還可利用手機來進行信息的發(fā)布。通過微博,用戶可將很多信息在第一時間與他人分享,并可進行討論和交流。
對于中職語文作文教學而言,微博存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進行中職語文作文教學時,要想提高教學效率,首先就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而微博則可起到這種作用。教師可組建一個微博群,將所有學生都納入其中,通過微博,學生不但可暢所欲言,而且還可進行合作學習,而教師也可隨時進行微作文的頭腦風暴,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此外,教師通過關注學生微博還可隨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其也屬半成人,具有很強的自尊心和面子觀念。據(jù)調查,很多學生就是由于面子問題,在課堂上尚未聽懂的問題課后也不愿去請教老師,日積月累下來,問題越來越多,學生的成績自然就會慢慢下降,有些甚至因未解決的問題過多而導致對語文寫作失去興趣。而微博則可解決此問題,微博當中有匿名發(fā)消息這一功能,通過此功能,學生可在課后以匿名的形式向教師發(fā)私信以解決課堂上未弄清楚的問題,這樣一方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給予了學生面子,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當面請教老師產生的緊張情緒,有效拉近了師生的距離。
在中職語文作文教學當中,為了能夠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經常會設置討論環(huán)節(jié),然而事實上,每當進入討論環(huán)節(jié),學生就會閉口不言,導致出現(xiàn)“冷場”的現(xiàn)象。經調查分析,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并不是學生沒有自己的觀點,而主要是由于學生不想說或是不敢說。微博是一個公共平臺,在微博上,學生可暢所欲言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也不必擔心“出丑”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敢說、想說。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整個教學過程當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而教師主要起引導作用。”因此現(xiàn)代化教學當中,應放手讓學生去做,使學生在做中學,在做中進步。近年來,微博備受學生的歡迎,為此,中職教學當中也逐漸引入微博輔助教學。微博在中職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實踐與運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對于學生來說,其寫作素材主要來源于生活。然而在實際生活當中,學生又會因時間或空間的限制而缺乏典型的、直接的寫作素材,使得學生寫作能力不高。而微博含有豐富的文本、影音及圖片信息,學生通過撰寫和閱讀微博不但可記錄自己的直接生活素材,而且還可積累來源于其他微博新聞或是名人微博的間接生活素材。
如教師可將“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盛典的視頻或是相關人物的簡介上傳至微博或是微博群當中,供學生閱讀觀看,同時將所寫的體會當成微博日志進行發(fā)表,這樣一方面有了學生自己的觀點,另一方面學生也可通過微博看到其他同學的觀點,從而豐富并完善自身的想法。另外,教師還可定期上傳一些具有“正能量”的新聞事件或是人物,如蘆山地震當中母親保護兒子、“長人師傅”舒幼民等,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微博所發(fā)布的信息具有簡短、即時、互動性強等特點,是進行頭腦風暴的最佳平臺。微博上的新聞事件都是最新、最及時的,學生通過微博也可迅速了解并針對事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因此利用微博,結合中職學生的思維特性及心理特點,教師就可訓練學生的作文思維。
如教師可就溫嶺幼兒園教師虐童事件讓學生在微博上進行辯論,并全面剖析事件,然后再將自己的觀點在個人微博或是微博群當中進行發(fā)表,從而激發(fā)學生即時思維靈感,以大量的簡短、即時的評論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實際上,中職語文教師的教學任務相對繁重,因此對于學生作文的批改很難做到詳細、全面。然而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教師批改的作文評價體系,利用微博可構建多元化的作文評價體系。
首先,教師可利用手機將優(yōu)秀的學生作文拍攝并上傳至微博,使學生了解其寫作結果。
其次,教師利用語音或是視頻功能來對學生的寫作以“跟貼”的形式進行評價,同時其他同學也可通過閱讀評論來從點評中獲益。
再次,學生可將個人作文分享至微博,這樣學生及教師就都可對其寫作進行評價。
綜合起來,通過微博,不但可實現(xiàn)師生評價,而且還可實現(xiàn)生生評價及自我評價,為作文評價提供了多元化的環(huán)境,使作文評價具有針對性和實時性。
此外,對于中職語文課來說,其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提高學生的就業(yè)能力。而微博上不但有普通人,而且有明星、學者及行業(yè)專家等人群,其在吸引學生的同時也為學生認識社會打開了一扇窗,使學生通過微博及時了解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求職能力。
總體而言,微博應用于中職語文作文教學當中,不但可豐富作文教學的內容及形式,而且可為學生寫作創(chuàng)造網絡化及智能化的寫作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寫作思維。雖然現(xiàn)在由于網絡環(huán)境的限制,中職語文作文教學并不能隨時隨地實現(xiàn)移動化和智能化,但是相信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辦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微博等現(xiàn)代化信息手段會在輔助教學當中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