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祥
(青海省民和縣官亭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810801)
中獸醫(yī)認為脾虛型便血是由于長期飼養(yǎng)管理不良,引起中氣虧虛,則脾虛不能統(tǒng)攝血液,引起便血。近年來,筆者在臨床上自擬歸脾湯治療耕牛31例,均獲痊愈。
1 癥狀 病牛較瘦,發(fā)病較慢,精神倦怠,口色淡薄,便血色暗紅,體溫正?;蚱?。
2 治療 方藥 歸脾湯加味:茯神35g,遠志25g,當歸45g,黃芪45g,黨參35g,白術35g,甘草25g,木香45g,棗仁35g,龍眼肉45g,炒側柏葉45g,炒槐花45g,炒荊芥穗35g,枳殼35g,生姜25g,大棗30g,研末灌服,1劑/天,連服2劑。
3 方解 方中當歸、黃芪、白術等補氣健脾,并用枳殼理氣,調理消化機能;側柏葉、炒槐花為清涼性止血藥,有消腫、止血的作用;合為補脾攝血,可顯佳效。
歸脾湯源自《濟生方》。具有健脾養(yǎng)心,益氣補血功能。原方主治心脾兩虛,氣虛血少。以上用方為歸脾湯加炒側柏葉、炒槐花、炒荊芥穗止血藥,使本方更適治因脾虛不能攝血所致的各種慢性出血癥。
4 病例 2012年6月20日,官亭鎮(zhèn)河沿村趙某一頭260kg4.5歲秦川牛來診。主訴:幾日來,病牛食欲差,反芻減少,慢慢消瘦,稀便帶血,色暗紅。經(jīng)檢查:口色淡白,精神倦怠,反芻減少,毛焦肷吊,糞便帶血,肛門及尾根被糞便嚴重污染,體溫正常。診斷為脾虛型便血。治療:用上述方劑治療2天,排糞正常,食欲逐漸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