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楠 田 野 章靜敏 劉 平
(河北工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 天津300401)
大學通識課是為了豐富大學生的知識,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科學、技術、道德等各方面的素養(yǎng)水平而開設的課程。針對國內大學通識課的現狀,以及其中所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對通識課正確定位、合理的看待,緊密聯系大學生的喜好和社會發(fā)展需求,抓好學科設置,改進教學方式等方面的建議。
校外通識課(主要調查了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等知名高校)在課程設置種類上,往往包括4到5大類,大致可以概括為:
A、數學與自然科學
B、社會科學
C、人文科學
D、語言學、文學、藝術與美育
基本上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方各面,而且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不斷完善,如北京大學,這幾年就根據社會熱點增加可持續(xù)發(fā)展有關課程。
通識課作為補充大學生知識和培養(yǎng)大學生興趣的一類課程,與一般的必修課相比應該有更加靈活的選擇方式,給學生更多自己獨立選擇思考的自由。分布的知識方面也應該更廣泛。例如,北京大學要求本科生畢業(yè)時應修滿至少12學分。理工科學生在數學與自然科學和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兩個領域至少要修滿2學分;在語言學、文學、藝術與美育類至少要修滿4學分,其中至少一門是藝術與美育類課程;在其它三個領域分別至少要修滿2學分。文科學生在數學與自然科學和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兩個領域至少要修滿4學分;在語言學、文學、藝術與美育類至少要修滿2學分,其中至少一門是藝術與美育類課程;在其它三個領域分別至少要修滿2學分。
例如武漢大學規(guī)定:在每個領域至少通識2個學分,總共最低修滿12個學分;獲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類學位的學生,在數學與自然科學領域至少修滿4個學分;獲自然科學類學位,在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或中華文明與外國文明領域至少修滿 4個學分;學生選修與本專業(yè)重復或相近的課程,不計入通識學分;跨學科領域的課程修習則均承認學分。
除了知名高校對于課程設置種類的全方位,單就某一類來看,課程科目數量也遠遠多于本校,且課程內容更加貼近社會熱點和學生的興趣點。從簡單理論到瀏覽欣賞再到研究入門可謂一應俱全。拿與本校性質的合肥工業(yè)大學來看,其通識課數量是本校的近兩倍。不僅包括了當下國情分析,傳統(tǒng)文化教育,還就當地特色開設有關徽派介紹的課程。
由于被調查的高??衫玫馁Y源更為充分,在選課系統(tǒng)上也更為完善。即使在選課人數較多的情況下也能保障系統(tǒng)良好的為學生服務。就浙江大學舉例,其學生網上綜合系統(tǒng)界面設置不僅簡介美觀而且功能上也更加人性化,且基本上很少有系統(tǒng)不通暢的情況。系統(tǒng)的完善對于學生第一時間選上喜歡自己的課程給與了技術保障,提高選課效率。
在對許多高校的選課公告中不僅清晰列示了課程有關的上課時間,地點,教師及學分數,還在公告中對一些新開設的通識課,學生較為陌生的通識課和對于有特殊要求的通識課做出具體明示,像南開大學,注明了許多通識課的老師介紹,同時列示了上課用書,讓學生在上課前對于課程有更深了解,也方便提前準備上課資料。
(1)目前,我校通識課種類不少,但是所局限的范圍太窄。這樣的現狀使同學們根本選不到一個自己完全感興趣的課程。并且如果本學期所安排的課程稍多的話,學生們選課的標準就完全是根據自己所剩無幾的課余時間來選,根本談不上什么興趣。
(2)因為其必修且又是網上選課,所以到了選課的第一天,大家紛紛聚集在網吧或者自己的電腦前,不到幾分鐘,大家較感興趣的課程全部選完,而那些動作稍慢的同學卻無心愛的課程可選,但為了學分又不得不選一些自己毫無興趣的課程。
(3)由于大學生對于通識課學分的總數需要,通識課又大多集中在大二大三,這段時間學生課程較為繁重,這勢必會造成學期任務更加繁重,學生根本沒有精力顧及通識課,導致通識課成為學生休息的課堂。
(4)網上選課時,沒有關于課程內容的介紹,使大家在選課時非常的盲目,等上課后才發(fā)現與自己想的不一樣。這樣不僅僅沒有選上感興趣的課程,而且使真正對這門課感興趣的同學與之無緣。因此學校有必要在通識課的網頁上建立有關課程簡介的相關鏈接以及老師對這門課的一些建議等。
興趣至上,兼顧學分。盡管修滿規(guī)定的學分對取得畢業(yè)資格至關重要,但學校開設通識課的意義絕不是僅僅讓學生順利畢業(yè),而是盡可能使大家能夠吸納更多專業(yè)外的知識,提高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因此,在選擇通識課時,除了要避免與自己的專業(yè)課和公共必修課的時間相沖突,兼顧好各領域的學分,最重要的是充分服從自己的興趣愛好,享受上通識課的過程。
合理規(guī)劃,謝絕重負。許多同學為了修更多的通識課學分而盲目交條選課,忽略了本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有時候本學期的專業(yè)課程和公共課的學業(yè)負擔已經很繁重了,他們仍“樂此不?!钡乇济τ诟鱾€通識課的教室。整天都在上課,學到的知識沒有消化和吸收的時間,自己也感到疲于應付。
目前我校通識課的現狀不是那么令人滿意,盡管采取了一些改進措施,但總體來看,效果并不理想。要想從根本上推進通識課的建設,必須對這種狀況予以多角度分析,研究制定出相關政策措施。將通識課建設提上日程,推動通識課課程的改革和開發(fā),必須邁出堅實的一步。這個過程是長期的,也是比較艱難的,應及時發(fā)現新問題,在相關理論指導下,提出更加有效的對策。
[1]趙媛,陳麗榮.通識教育選修課課程設置的分析與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03:242-243.
[2]李文峰.高校公共選修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時代教育,2014,04:46-47.
[3]于浩洋,張鵬,秦杰.基于“卓越計劃”的專業(yè)選修課教改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3,28: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