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艷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語言學院,河北 秦皇島066000)
現(xiàn)今,我國對外交流日益頻繁,對外語人才的需求也更加突出。能夠熟練掌握英語各種技能的應用就變得非常重要。除了聽說這樣的口頭交流能力,翻譯技能被更加重視起來。因為生活中英語能力往往是以中英文互譯的形式體現(xiàn)出來的。無論是口譯還是筆譯都能很好的體現(xiàn)出來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好壞。因此要求我們大學英語教學要更加注重學生外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翻譯能力的提高。
筆者認為我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還沒有被足夠的重視起來,無論是在教學大綱的制定上還是在翻譯課程的設置上,我們都還需要做很多努力。雖然1999年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將“譯”的能力列在其中,但卻不夠明確。我們很多學校在大學英語的課程設置上沒有安排獨立的翻譯課時,僅僅是有聽說課和讀寫課。這樣學生就無法很好的練習翻譯,沒有辦法系統(tǒng)的學習翻譯理論,掌握翻譯技能。所以翻譯能力自然不強。這樣的結(jié)果就導致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恰當?shù)皿w的翻譯所需材料,教學中為了應對四六級考試的翻譯題,在學期中的四六級輔導中會對現(xiàn)在改革后的翻譯題做些練習,但是也僅僅是就翻譯材料給出相應的翻譯內(nèi)容,并沒有給學生教授如何翻譯,講解為何這樣翻譯,還有沒有更好的翻譯。學生的翻譯分數(shù)自然不會高。從教材上看,大學英語的綜合教材中關(guān)于翻譯的理論以及習題也并不多,題型也主要是用來練習考試的翻譯類型。
(1)在現(xiàn)有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增加翻譯課程,講授翻譯理論并且適量做習題,讓學生能夠理論聯(lián)系實際,真正將英語運用于社會生活中。無論是什么課程,都需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否則就會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章法可循。因此,我們必須完善大學英語教學體系。每一年都教什么,怎樣教,需要學生達到什么樣的程度和水平,必須認真規(guī)定下來。這也就需要教師在選擇教材時要考慮好以上這些因素?,F(xiàn)有的綜合教程是把所有英語學習的能力,包括聽說讀寫譯,幾項技能全部放在一起,以課文形式呈現(xiàn)。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更多的是去按單詞本來背單詞,課文意思直接聽老師翻譯成漢語,并沒有給學生在翻譯上有更多的引導和教授,課后的翻譯也往往是用本課剛學過的單詞,詞組來完成段落翻譯。任何翻譯理論,翻譯過程,方法都沒有在課本中呈現(xiàn)。所以應該選擇一本專門的翻譯教材來加強學生中英文互譯的能力。當然,作為公共外語教學,并不需要像專業(yè)英語教學那樣非常細致到每一個翻譯理論都要去學習,也不需要學習特別專業(yè)化領(lǐng)域的翻譯。所選教材不用達到英語專業(yè)那樣的難度和水平,只要可以應付日常表達就可以了。也可以適當增加補充些經(jīng)濟,文化,歷史,人文等方面的翻譯材料提供學生查閱。
(2)教師的教學方法應該有所改進,不能只由教師單方面輸出,大篇幅的講解翻譯理論以及技巧,應該更多的給予學生實踐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翻譯能力和強化學生對翻譯的認知。劉宓慶先生將翻譯能力分為五方面:①語言分析和運用;②文化辨析和表現(xiàn);③審美判斷和表現(xiàn);④雙向轉(zhuǎn)換和表達;⑤邏輯分析和校正。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把基本的方法教授給學生。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可以找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來做翻譯練習,比如娛樂界的話題,國際時事等等.還要讓學生養(yǎng)成隨時翻譯的意識,即使不在翻譯課堂上,也應該對拿到手的資料在腦海中進行英漢的互譯練習。長時間用兩種語言的來思考,自然翻譯容易上手 ,熟練。想要教授好翻譯課程,需要教師自身翻譯能力的提高,對翻譯理論要掌握扎實,教授課程要因材施教,不同學生應該采取不同的翻譯教學方法。尤其是大班教學的情況下,更要找到適合學生數(shù)量多,教室空間大的教學方法,否則很容易讓學生荒廢課堂時間。筆者認為可以布置一些課下的筆頭翻譯練習,課上可以分組進行口頭翻譯練習,隨機選擇組別進行匯報,也能讓學生們進行信息共享。
(3)使學生具有跨文化意識。翻譯是理解原文和用另一種語言創(chuàng)造性再現(xiàn)原文的過程。這就要求對原文要有很好的理解。但是現(xiàn)在中國的學生對西方文化了解甚少,所以他們在理解英語原文意思方面不足,比如西方神話故事,俚語,風俗習慣等。在不理解原文意思的情況下,是沒有辦法翻譯出正確的譯文的,至少沒有辦法使翻譯內(nèi)容讀起來地道,符合邏輯。因此,就是做漢譯英,也會因為不懂西方文化常識而找不到等同于中文意思的相同的英文表達。往往容易寫出中式英語的譯文。更有甚者,竟然連自己的母語漢語也會出現(xiàn)不知所云的情況。因此,應該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進行跨文化教學。那么如何提高這種跨文化意識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
①鼓勵學生多讀西方文化的課外讀物??梢宰寣W生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或書籍等途徑來了解西方文化。②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課外所得,這樣可以避免個別學生偷懶不讀。③背誦一些名人名家的著作片段,增強學生對西方語言美的欣賞能力。在翻譯教學中,教師可以從詞語、結(jié)構(gòu)等各方面進行漢語和英語的文化對比,讓學生對中西文化的差異有明確的了解和理解,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中英文互譯活動。
綜上所述,翻譯是一種實用技能,現(xiàn)代社會的跨文化交際越來越多,學生如果想要在畢業(yè)后有更多更好的發(fā)展方向,有更大的發(fā)展?jié)摿?,需要重視翻譯實踐的能力發(fā)展。畢竟雙語轉(zhuǎn)換能力已經(jīng)成為所有職業(yè)人士必須具備的能力。這不僅是教師們的首要任務,也是我們大學英語教學的發(fā)展方向。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正中.國際經(jīng)貿(mào)英漢翻譯[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7.
[3]鄧炎昌,等.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4]劉宓慶.翻譯教學:實務與理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3.
[5]馮慶華.實用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