稂雯
語文教學的精髓是什么呢?那就是我們要明白學生在高中階段要學習什么,我們應該運用什么樣的方法教會學生。說白了,就是怎樣使學生在學業(yè)水平考試和高考中取得好成績,進而更好地提升語文素養(yǎng)并且利用語文知識武裝自己。形式都是外在的東西,只有牢牢把握住本質,老師的“教”才不至于是無用功,學生才會學有所獲。我們要通過實踐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
關于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需要思考以下問題:
1.教材與考試的問題
如何處理好教材與考綱的關系是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要考慮的問題,尤其是減負后語文課將近少了400節(jié)的課時,整合教材的內容就顯得尤為重要。我認為:把教材、高考考卷、考綱、教學大綱和語文學科的素質教育目標等進行整合,把老師們認為好的文章作為教材課文進行精講,如:《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林黛玉進賈府》《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老人與?!返日n文。再把高考考查的能力層面的內容選一部分篇目作為教材的補充,如:必修1-5冊的詩歌單元,文言文單元,這樣就打破了必修教材篇篇都講的教學限定,讓教師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開展比較自由的研究性的課堂教學的內容,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快樂的學語文的環(huán)境。
2.講解與討論
老師要在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基礎上,深入到課堂的交流、討論、爭論中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知識缺陷、邏輯錯誤,并加以適當?shù)闹v解,導之以理;對學生的觀點作出自己的判斷,提出意見、闡明自己的觀點及思考過程,導以思維;還有導之以創(chuàng)新,導之以興趣等等,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自己找到一條學語文的路。進入高二以來,我們備課組就開始讓討論成為每節(jié)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每節(jié)課課前十分鐘的時間完全由學生來講。每天講課的同學均會在課前精心備課,并在課堂上形成以自己講授、提問同學、同學進行質疑和爭論為模式的課堂教學。該模式大大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自信心,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使老師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收益。每周的即興訓練和連堂課的訓練也給予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盡可能讓學生通過自悟和同學間的討論自己去解決該堂課的問題,這樣做不僅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而且也提升了學生的能力。
3.落實與務虛的問題
所謂“落實”,即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運用,在各項考試中能夠做到考試成績好,這是實實在在的可見的成效。所謂“務虛”:是指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既要重“落實”,但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即使現(xiàn)在是“虛”的,是看不見的,但并不意味著永遠是虛的。還清晰記得王大績老師來講學時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凡有學者,皆成性格,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我們現(xiàn)在所做的備考是無罪的,但應試只是一個手段,不能作為教學的中心任務。功利語文是用行為的勤奮取代思維的勤奮,掩蓋思維的懶惰,把鮮活的語文能力僵化為一個個知識點。”聽過他的這番話之后我們組的老師是深有感觸。那么在這方面我們高二備課組目前的做法是:堅持學生每周一文的寫作,每周都給學生提供充分的閱讀賞析材料,如:閱讀報紙、寫作報紙、自印的閱讀材料、學生習作美文欣賞等,并且每周四的早上固定為進行“晨讀美文欣賞”,讓學生朗讀、閱讀、賞析、積累下發(fā)的美文材料,目前正進行的是哲理散文欣賞,學生反映較好。
4.有序與無序的問題
學生從入學伊始老師就要求他們必須專心聽講,這本是對的,要認識到“紀律是勝利的保證”。但過分強調這一點就會有不小的負面影響——影響學生思維的發(fā)展,當然更不利于創(chuàng)造思維的發(fā)展。課堂紀律最好的時候,并不是學生思維最活躍的時候。有序不是目的,如何激活學生的思維才是目的,當然想要做好這一點也是最難的。從學生的角度講,關鍵是要聽明白老師講的內容,方式是次要的。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聽別人講話,并積極思考的習慣。那么,課堂如何做到“有序而不死,活而不空”,這也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
在新建的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核心問題就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想盡辦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我們要通過學習、實踐和研究教學策略,力求找到屬于我們自己的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1.注重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教學質量
我認為,語文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分為:從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的環(huán)節(jié)有:閱讀習慣、寫作習慣、聽話習慣、說話習慣等環(huán)節(jié)。從語文學習方法的角度看:有預習、聽課、作業(yè)、背記、運用、拓展、改錯等環(huán)節(jié)。從教師自身的傳授知識的環(huán)節(jié)有:備課、講課、布置作業(yè)、批改作業(yè)、講評作業(yè)、檢查落實等環(huán)節(jié)等。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教學過程中的教師自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到位。還要注重指導學生在單位時間的學習效率的提高。如果能做到“平時多流汗”,那么,“考時就過得硬”。這樣以來,我們的學生就能一直保持很好的語文學習興趣。
2.注重第一課堂的不同課型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嘗試,力爭課堂教學模式多樣化
如:講授閱讀課文,運用“讀——思——積——用”的四步教學模式,適當運用多媒體手段,運用配樂點綴,使學生在“視看、耳聽、動腦、手勤”等多種感官的參與,大大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自讀課文的教學:運用“自讀——擬題——討論——解答——點撥——積累——運用”的七步教學模式。主要是進行多種形式的討論(如分四人為一組的小組討論,分九人為一組的中組討論等)。教讀文言文:運用“讀——譯——講——背——寫”的五步教學模式。教讀詩歌:運用“聽讀(配樂)——試讀——賞析——悟理——背寫”五步教學模式。作文教學:運用“講授——思維訓練——寫作——評講——賞析”的教學思路,并常常為學生創(chuàng)設成功的機會,把學生的文章作為范文在班級展評,或者將好的文章向全年級學生或各類報刊推薦,讓學生獲取成功感。這樣就可以大大激發(fā)學生的作文積極性。目前我們備課組每周都從各班學生每周一文中挑取范文,并裝訂成冊印發(fā)給全年級的學生,我們能深切地體會到被選中范文的同學心中那份喜悅感和成就感。
3.開展第二課堂的語文活動,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第二課堂的語文活動包括:(1)激勵性的語文活動,例如:“優(yōu)秀語文作業(yè)或考卷展覽活動”、“各類型的作文大賽”、“周記比賽”等等;(2)積累性的語文活動,例如:在教學中經(jīng)常開展“古詩文誦讀、背誦比賽”活動等;(3)創(chuàng)新性的語文活動,例如:在“課前三分鐘”的名言賞讀;學生習作美文欣賞;“課前10分鐘的夯實基礎訓練”等(4)拓展性的語文活動,例如:每周設置一節(jié)閱讀課,人文課等等。這些活動的開展,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興趣,調動了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拓寬了學生的語文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教無定法”,但是有規(guī)律,只要在實踐中認真摸索和總結,相信我們高中的語文教師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真正實現(xiàn)課堂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