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堯兵
課堂教學是獲取信息和更新知識的基本途徑,我們必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提高學習效率。但是,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較為嚴重的課堂教學無效和低效現(xiàn)象。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把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作為教學的立足點,教會學生怎樣獲取信息,加以提煉、分析和綜合,來解決實際問題。有效性課堂教學,有助于學生開發(fā)智力、發(fā)展思維,提高認識世界的能力;有助于學生獲得綜合文化素養(yǎng)、豐富個人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味。那么,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精心預設,有效生成
有效課堂教學預設,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和關鍵。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首先要對語文教材有充分的理解,用靈活的方法來處理教材,精心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
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1.依據(jù)課文的結構特點來處理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抓過渡段;抓中心句;抓首尾呼應的句子等來突現(xiàn)文章的結構特點。例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中間的過渡段入手,先閱讀百草園部分,再閱讀三味書屋部分,讓兩者對比著閱讀,這樣更能突現(xiàn)文章的主旨,學生更易理解,感悟。
2.依據(jù)課文的重點來處理 例如魯迅的《故鄉(xiāng)》的教學重點是理解作品揭示的主題,可采取以下的解決辦法:引導學生梳理故事情節(jié)、分析人物形象、品評作品主旨,賞析小說的語言和寫作技巧(即寫作模式)。小說的主題,及主人公的理解,通過設計啟發(fā)性的問題,加以適當?shù)狞c撥來解決。
3.依據(jù)課文的構思來處理 例如,余光中的《鄉(xiāng)愁》中出現(xiàn)了四個時間序詞,代表了四個人生階段。詩人以時間的變化來組詩,四個時間序詞概括了詩人的整個人生,也就是濃濃的鄉(xiāng)愁牽動了詩人的一生。
二、營造良好課堂氛圍,引導學生集體解決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主要采用獨立思考和集體討論相結合的形式。獨立思考問題,能培養(yǎng)思維的獨立性,克服思維的盲從性和依賴性。所以,在學生自讀課文時,應鼓勵獨立思考。但是,“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如果僅僅讓學生獨立思考,學生的閱讀往往會陷入迷惘困惑之中。因此獨立思考必須與集體討論相結合。討論是一種協(xié)作學習方式,可以發(fā)揮課堂學習的集體優(yōu)勢。在討論中,學生集思廣益,相互切磋,取長補短,啟智開悟,可以化解獨立思考碰到的疑難問題,還可以鍛煉口頭表達能力。組織學生討論,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討論欲望,讓每個學生都產(chǎn)生發(fā)表意見的興趣和動機,積極參與討論。例如教學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筆者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請同學們根據(jù)課文‘祥子在暴雨中拉車的情態(tài)與坐車人為什么對祥子不但沒有同情心,而且粗暴無禮,此時祥子的內(nèi)心會是什么滋味進行分析討論。”于是同學們先獨立思考,然后就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再集體討論,最后老師加以引導和點撥即解決了本課的教學難點。
其次要營造師生平等、民主研討的課堂氣氛。在討論中,教師不要輕易作優(yōu)劣正誤的評判,對學生的發(fā)言,要盡可能給以正面評價。哪怕是極微小的合理成分,都要充分肯定;哪怕學生有時品出的內(nèi)容淺顯一點,但畢竟是學生自己的學習所得,在老師信任的目光中,他們的發(fā)言就像一片片小小的花瓣,在具體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中輕輕飄落,點綴在課文教學的綠草地上,構成美好的語文教學風景。即使完全錯誤,也不要直接駁斥,應從發(fā)言的勇氣、態(tài)度等方面加以鼓勵。錯誤當然要指出,不能模糊過去,但語文要委婉,態(tài)度要誠懇,措辭讓人容易接受。在討論中,教師要盡可能以討論者的身份參與,盡量淡化“裁判”色彩。這樣,課堂氣氛平等、民主、融洽,討論才能順利進行。
通過這樣開放、合作、探究式的教與學,學生們既體驗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學會了怎樣學語文,也體驗到了主動學習后成功的喜悅,為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確立了保障。把課堂還給學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這個學習過程是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過程,是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獲得了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三、當堂檢測,及時反饋,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當堂檢測”就是在課堂上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檢查測試,它最能真實反映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聽課效率或?qū)Ρ菊n內(nèi)容相關技能的掌握水平。如果教師根據(jù)學生當堂檢測的情況,迅速進行反饋,當堂矯正,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課、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當學生知道課堂有檢測任務,教師有一定獎懲措施,一定會比較認真地聽課,這種有目的、有意識、有反饋的學習,則是解決學生目標達成障礙的有效手段,通過讓學生及時知道學習結果,教師及時了解教學效果,提高了教與學雙邊的實效性。
總之,在新課改下,我們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事物,涉足新領域,提高新能力,具有較高的自身修養(yǎng)和文學修養(yǎng),才能適應現(xiàn)代教育的需求,才能把課上得有魅力,才能不斷提高課堂效率,才能真正適應新的教學形勢。只要立足課堂,立足學生,不斷學習、實踐、反思,才能擁有高效的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