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娟 江昔平
(安徽理工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
再生混凝土基本物理力學性能試驗再研究與分析
王玲娟 江昔平
(安徽理工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
通過實驗,對再生骨料的物理性能做了研究,分析了其與天然骨料產生差別的原因,并對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學性能進行了再研究,與天然混凝土作對比后,指出配制混凝土時天然骨料可被再生骨料部分取代配得滿足強度要求的混凝土材料,達到節(jié)約骨料資源,廢物再利用的目的。
再生混凝土,再生骨料,物理性能,力學性能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土木工程建設一直保持著迅猛發(fā)展的勢頭,從來沒有停過。然而,伴隨著建筑業(yè)的飛速發(fā)展,一系列的環(huán)境問題也隨之產生。根據(jù)已有資料統(tǒng)計,我國建筑垃圾有21億t~28億t的存儲量,并且每年有新的建筑垃圾產生。預計到2020年我國混凝土垃圾的存儲量將達到6.38×109t,并且每年還以8%的平均速率不斷增長[1]。當下,建筑垃圾主要采用暫存堆放和填埋處理的處理方式。這不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還造成了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其次,基本建筑材料的需求量也隨著我國基本建設規(guī)模的急速膨脹而增加,天然原材料出現(xiàn)嚴重危機,過度開采使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因此,如何減少資源損耗和環(huán)境污染,將建筑垃圾變廢為寶,實現(xiàn)資源循環(huán)利用迫在眉睫[2,3]。再生混凝土就是應運而生的一種綠色建筑材料。
再生骨料質量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再生混凝土的性能。本文通過試驗主要研究了再生骨料的孔隙率及吸水率,并分析了其與天然骨料產生差別的原因,從而提出了強化再生骨料的方法。實驗中,天然骨料(NCA)的實驗數(shù)據(jù)作比較作用,三種再生骨料分別記為:RCA1,RCA2,RCA3。
1.1 再生骨料的孔隙率
表1 再生骨料與天然骨料的孔隙率 %
由表1中的數(shù)據(jù)得出,再生骨料的孔隙率大于天然骨料的孔隙率。主要原因是再生骨料在破碎過程中產生的顆粒形狀不規(guī)則,篩選、分配過程中,顆粒級配不均勻,導致再生骨料比天然骨料的孔隙率大很多。
1.2 再生骨料的吸水率
表2 再生骨料與天然骨料的吸水率
由表2數(shù)據(jù)得出,再生骨料的吸水率大于天然骨料。再生骨料吸水率大,主要原因是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受到很大的沖擊力,骨料顆粒受到了一定的損傷,顆粒內部產生微裂縫,使得再生骨料的吸水率增大。此外,再生骨料表面粗糙,也增大了其吸水率。
1.3 再生骨料的強化
通過試驗研究分析再生骨料的物理性能可以得出,再生骨料的一些性能指標與天然骨料相比有較大的差異。為了改善再生骨料的性能,可以對其進行強化。孫躍東等[4]改善骨料性能的方法是利用化學漿液浸泡再生骨料。杜婷等[5]對再生骨料進行強化時用Kim粉作為化學試劑,使再生混凝土抗壓強度得到了提高。陳建良等[6]在改善再生骨料的性能時采用物理、化學相結合的方法。本文對再生骨料進行強化試驗時,在水泥漿中摻入了高活性微細礦粉。
表3 再生骨料強化實驗結果
由表3數(shù)據(jù)得出,再生骨料的性能可以通過強化處理得到改善。再生骨料經過強化處理后,表觀密度和吸水率變大,壓碎指標減小。這說明化學漿液使再生骨料的孔隙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填充,骨料內部的微裂縫被粘合,孔隙率和孔隙中的含氣量減少,進而性能得到改善。
本文研究了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下的再生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變化規(guī)律。取代率分別為0%,20%,30%,50%,70%,100%,其中0%代表天然混凝土。試驗中,配制的混凝土強度有C20,C30,C40,所配制的再生混凝土與天然混凝土配合比相同。
表4 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根據(jù)表4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當再生骨料取代率不同時,再生混凝土強度略低于普通混凝土的強度。隨著取代率的增大,總體呈現(xiàn)下降趨勢。但當再生混凝土中骨料的取代率為50%時,其強度略大于普通混凝土的強度。實驗分析認為,當取代率為50%時,材料中多余的水被吸收,使得材料水灰比下降進而導致混凝土強度增大。但整體規(guī)律上,普通混凝土強度高于再生混凝土。鑒于再生骨料自身的缺陷,可以考慮采用骨料強化法彌補再生骨料的不足,進而使得配制的再生混凝土達到強度要求。
1)再生骨料受多項因素的影響,其性能與天然骨料相比,具有一定差距,但其指標都在規(guī)范標準要求范圍之內。所以天然骨料可以被再生骨料部分取代后配制再生混凝土,實現(xiàn)資源的循環(huán)再利用,既節(jié)約了資源,又保護了環(huán)境,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要求。
2)骨料強化方法可以彌補再生骨料自身的缺陷,改善再生骨料的性能,使得所配制的再生混凝土的強度更符合要求。
3)再生混凝土強度低于普通混凝土的強度。再生混凝土強度隨著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大呈現(xiàn)降低趨勢,但當取代率為50%時,再生混凝土的強度略高于普通混凝土。鑒于實驗誤差、數(shù)據(jù)的局限性及再生混凝土的離散性,對于再生混凝土強度的變化規(guī)律有待于作進一步的研究。
[1] Lin SH. Chloride diffusion in a porous concrete slab[J]. Corrosion,1990,46(12):964.
[2] 邢 峰,瑪乃謙,丁建彤.再生骨料混凝土[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1999(2):10-13.
[3] 王曉波.建筑垃圾在水泥生產中的再利用研究[D].濟南:濟南大學,2011.
[4] 孫躍東,王 濤.再生骨料強化對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學性能的影響[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36(4):212-215.
[5] 杜 婷,李惠強.強化再生集料混凝土的力學性能研究[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03(2):19-20.
[6] 陳建良,倪竹萍.強化處理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試驗[J].低溫建筑技術,2011(2):14-16.
Researchandanalysisonthebasicphysicalandmechanicalpropertiesofrecycledconcrete
WANGLing-juanJIANGXi-ping
(CivilEngineeringandArchitectureInstitute,Anhu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Huainan232001,China)
With the aid of experiment, a variety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recycled aggregates were studied in this article, and it also analyzed the reasons which lead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cycled aggregate and natural aggregate. In addition, the basic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recycled concrete was also researched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compared with the natural concrete, it came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 natural aggregate can be partially replaced by the recycled aggregates to make concrete meeting the strength requirements, to achieve the goal saving aggregate resources and reusing the wastes.
recycled concrete, recycled aggregate, physical properti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1009-6825(2014)33-0106-02
2014-09-15
王玲娟(1988- ),女,在讀碩士; 江昔平(1968- ),男,副教授
TU52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