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偉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泰來縣城市管理局,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2400)
隨著建筑工程的快速發(fā)展,對城市的開發(fā)腳步逐漸加快,在城市土地資源有效的情況下,建筑工程的審批立項變得越來越緊張,在這種形勢下,通過招投標的方式來獲取建筑項目已經(jīng)成為建筑施工企業(yè)增加經(jīng)濟收入的主要途徑。由于我國在建筑招投標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還不夠健全,對于招標方?jīng)]有相應的義務限制,這些條款的設定有些并不具有規(guī)范性,但是為了能夠在招投標項目中中標,投標方就會主動迎合招標方的意圖,在設計方案上更加細化。由此對于投標方的專利技術造成了很大的風險,在處于弱勢的條件下,對于投標過程的無法控制性,可能會導致專利技術無法獲得申請的機會。而招投標雙方的各項流程又是在“霸王條款”的約束下進行的,由此為招標方的侵權行為提供了便利的條件。通過上述分析,侵權行為完全是因為招投標工作的不規(guī)范性導致的,使的投標方處于弱勢地位,無法有利的保護自身的知識產(chǎn)權。
關于“霸王條款”是否具有效力,主要應該從招標方對于投標方案是否具有使用權、所有權以及其可行使的權利范圍等方面進行分析。而有些投標方則認為,“霸王條款”的設定缺乏公平性,所以其不具有效力。為了更加公正的探討這個問題,可以進行詳細的分析。
關于招標方對于投標方案是否擁有使用權,應該分情況而論,對于未中標的投標方案,因為沒有與招標方簽訂合同,不存在合同關系,所以招標方對于為中標的方案不具有使用權,應做無效處理。而對于中標的投標方案而言,在正常情況下,按照合同法的一般理論來講,要約邀請對于要約人不具有約束力,但是由于招投標是一種特殊的要約邀請,雙方的合同簽訂是建立在雙方自愿的條件下,而招標方往往會在招標文件中將“霸王條款”作為實質(zhì)內(nèi)容和條件,投標方卻迫于無奈而接受,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招標方理所當然的會對投標方的方案具有使用權,所以必須承認其效力,而投標方也必須無條件的履行。但是關于招標方對投標方案的使用權應該有明顯的界定范圍,因為雙方的招投標活動是針對某一項特定的工程而進行的,所以投標方案中的構思以及文件編制也是按照該工程而設定的,在招投標的整個過程中,所有的環(huán)節(jié)都是圍繞特定項目而進行的。所以,招標方對于投標方案的使用權僅僅局限于合同簽訂的工程項目中,并且在使用權上具有一次性,不具有在其他項目上使用的權利。
招標方對中標方案是否可擁有所有權,本人認為,這取決于“所有權”是僅指有體物意義上的所有權,還是應當包括無形物意義上的所有權――即相關的知識產(chǎn)權。如果指前者,招標方對有體物即投標書是可以擁有所有權的;但如果指后者,那么所涉部分的內(nèi)容應當歸于無效。中標方案從構思到編制都是由中標方獨立完成,完全得益于中標方的創(chuàng)造性智力勞動,所以相應的建筑成果權利只能由成果完成人即中標方享有。
在有的招標文件中,招標方規(guī)定中標方在其它的工程項目中不能使用中標方案,否則視為侵權。招標方對中標方案享有一次性的使用權,與中標方案有關的其他知識產(chǎn)權均應當由中標方享有。因此,此類“霸王條款”的效力認定主要取決于該一次性的使用權是否可以視為獨占性的使用權。這主要看中標方因其方案中標所獲得的利益與將中標方案中的建筑成果許可他人進行獨占性使用所能期待獲得的利益是否可以大致相同。而中標方因投標所獲利益一般情況下不可能達到其許可他人進行獨占性使用所能期待獲得的利益。因此,此類“霸王條款”的效力亦應視為無效。
當投標方中標后,即與招標方形成合作關系,雙方通過招投標合同的簽訂確定合作關系。在中標后,招標方即有權對投標方的專有技術進行使用,在此期間,對于投標方專有技術在法律方面的保護狀態(tài)存在一定的疑問,如何保證投標方的專利技術不被外界所知,這主要取決于在合同中是否規(guī)定招標方具有保密義務,如果有此規(guī)定,則招標方必須依照合同執(zhí)行,不得將投標方的專利技術公開。但是這又與“招投標法”存在矛盾,相關法律規(guī)定對于招投標的過程必須公開、公平、公正的進行,而這種保密行為無疑違背了公開的原則。但是如果在標書中明確規(guī)定了招標方的保密義務,即形成了約定保密,招標方不會公開。如果在標書沒有對保密進行規(guī)定,在雙方是否存在默契保密義務是值得探討的話題。關于專利技術的公開與否和相關法律規(guī)定之間的關系,完全可以由招標方來掌握。如果在招投標的整個環(huán)節(jié)中,招標方都依照規(guī)定的程序評標,就可以充分的體現(xiàn)出招標方的公平、公正原則,并不需要以公開投標方的專利技術為基礎。招標方有義務對投標方的專利技術進行保密,防止公開后被投標方的競爭對手所用,保障了雙方的利益不受到損害。但是在開標時,應該對專利技術的保密進行相關的說明。
在招投標工作中,應該遵循公開、公正、公平、誠實守信的原則,但是卻因為招投標市場的不規(guī)范性,而在招標方出現(xiàn)了“霸王條款”,嚴重的威脅到了投標方的利益,造成知識產(chǎn)權的侵犯行為。建筑招投標項目的侵權行為,說明我國在建筑招投標中的法律法規(guī)還不夠完善,對于建筑知識產(chǎn)權的保護意識不強,危害到投標方專利技術的申請權利,不利于我國建筑招投標工作的健康發(fā)展。所以為了改善這種現(xiàn)象,應該完善建筑招投標項目的法律法規(guī),提高對建筑知識產(chǎn)權的保護意識,促使我國建筑招投標工作的良性發(fā)展。
[1]宋宗宇.建筑工程招標投標的法律約束力[J].現(xiàn)代法學,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