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霞
摘要:"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教育又改造生活。為了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有效地組織園外親子活動,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幼兒園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二是要超越學校課堂單一模式;三是拓展幼兒教育領域;四是規(guī)范活動方案;五是搭建與家長相互理解的平臺。這些措施對幼兒教育起到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 園外;親子;活動;教育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0-0266-02新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充分利用自然環(huán)境和社區(qū)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幼兒園同時應為社區(qū)的早期教育提服務"。園外親子活動不僅有益于親子之間的感情交流,密切親子關系,促進幼兒的健康發(fā)展,而且對于幼兒的實物游戲和伙伴游戲也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幼兒園開展園外親子活動,對獨生子女的身心健康有著重要意義。要組織好園外親子活動,并開展的有聲有色,主要考慮做好以下幾點。
1.做好安全教育
在幼兒園活動和工作中,安全是首要考慮的問題,這是因為安全是確保園外親子活動順利開展的有利保障。在組織活動之前進行安全教育,增強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組織孩子進行攀爬動作的練習中,讓他們了解到:從高處向下跳、相互推擠、手腳沒有抓牢等動作不僅會傷害自己的身體還會傷害同伴的身體。通過活動前的安全教育,使孩子們了解什么樣的動作、環(huán)境、活動是危險的,從而讓參加活動的每個孩子都有安全和自我保護意識,他們相互觀察、監(jiān)督。這樣既體現(xiàn)了幼兒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優(yōu)良品質,又發(fā)展了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和超前意識(預感危險);同時在活動中也會減少因教師眼睛注意不到而造成的意外安全事故。教師在活動前應對場地及周圍的環(huán)境進行認真的清理和檢查,對幼兒的衣著、鞋帶進行整理,排除外界因素對幼兒的活動帶來不利影響。
在活動組織實施前后,對幼兒進行外出活動安全知識測試,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經過園外親子活動領域的開拓,幼兒外出安全意識、自我保護能力和突發(fā)事件的應急能力明顯優(yōu)于實驗前。
2.開闊幼兒天地
生活就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大課堂,特別是對于孩子,只要留心,處處皆能發(fā)現(xiàn)。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個大課堂,陶行知說過,對孩子要實行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大腦,讓他們敢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讓他們能看;解放孩子的嘴巴,讓他們善談;解放孩子的雙手,讓他們動手去干;解放孩子的時間,不要把他們的功課表填滿;解放他們的空間,讓他們回到大自然。
園外親子活動的開展剛好利用了這個大課堂,給幼兒創(chuàng)造了更廣闊的學習環(huán)境和空間,讓幼兒獲得了園內無法得到的知識經驗。尤其是依托如皋文化,開展民俗活動,帶來了幼兒多方面的變化。幼兒的視野開闊了,接觸社會、自然的機會增加了,幼兒的求知欲望、思維能力、探究意識也明顯增強。幼兒體驗到了課堂上得不到的多種生活體驗,各種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可見,開發(fā)和利用園外顯性和隱性的課程資源有著廣闊的空間,教師及時捕捉并挖掘其教育價值,對于幼兒的成長與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應該克服學校教育的封閉性,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帶領幼兒走向更廣闊的園外環(huán)境,走進更豐富多樣的園外生活,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為幼兒的發(fā)展開辟更廣闊的天地。
3.規(guī)范活動方案
陶先生提出的兒童教育、人才培養(yǎng),要堅持因材施教,施展特長,發(fā)展個性。生活教育重實踐、重體驗。為促進每個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切切實實地因人、因材施教,使"以人為本,快樂教學"的教育思想滲透到幼兒園外親子活動中,安排合理規(guī)范的園外活動方案。
當前在幼兒教育中,幼兒園與家庭、社區(qū)的重要性正逐漸被人們所認可,一些幼兒園雖然已開始嘗試從"園內走向園外",但無論在理論的深度還是實踐的廣度上,都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許多園外親子活動只是流于形式,活動中存在盲目性和隨意性。另外,活動中教師麻痹大意,偶發(fā)事件時有發(fā)生,部分教師甚至不敢組織幼兒外出活動。還有,家長參與園外活動的積極性不高?;谀壳耙陨犀F(xiàn)狀,我園積極拓展園外親子活動領域,科學制訂活動方案,強調活動的計劃性和規(guī)范性,開展激發(fā)家長參與活動積極性研究,這些舉措都具有相當大的實踐價值和推廣意義。
我們在作為課題開展研究和具體實踐的同時,也重視社會各界的輿論宣傳和媒體報道的作用。根據活動特點,曾多次撰寫活動紀實,報道在不同報刊上,如"三八節(jié)送溫馨"、"自助旅游去"、"森果農莊郊游活動""如皋一日游"等活動。通過媒體報道,社會各界了解到我們幼兒園開展園外親子活動,搞得紅紅火火的景象。例如,在三八婦女節(jié)的時候,我們帶孩子們走向社會、走進單位送溫馨,受到了社會各界、各單位的熱烈歡迎和支持,大家都為我們小朋友的到來表示高興,有的稱贊說:"實驗幼兒園的活動搞得真好,我們收到小朋友的自制賀卡,真是意想不到的,這是我過得最開心的一個三八節(jié)了!"例如,在森果農莊郊游中,豐富多彩的活動和風趣滑稽的戶外游戲,讓家長樂開了懷。許多家長說:"下次再多搞這樣的活動,我們每次都會參加的!"
4.搭建理解的平臺
根據平時的教育教學內容有針對性的組織園外親子活動,請家長來幼兒園進行形式多樣的園外親子活動,以發(fā)揮家長的作用。在組織活動之前應了解家長的職業(yè)、愛好和特長,充分發(fā)揮家長的教育資源。例如,在一次園外親子活動中,我們找到一位從事牙科工作的家長大夫,并聯(lián)系到醫(yī)院參觀,給幼兒講解有關牙齒的知識。再如,在另一次活動中,請到一位交警家長,講解交通知識,組織開車游戲。這樣生動的活動,不僅幼兒感興趣,家長也非常高興,并且愿意為幼兒園的孩子做這些事。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家長的教育資源,對幼兒園教育起到了互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