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和芳
摘要: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英語的教學不能只局限于會做題,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英語國家文化的滲透。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了解中國文化對于漢語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這一點同樣可以應用于英語的學習之中。本文通過對中小學英語教學中文化滲透方面的討論,旨在提出一些建議,以期達到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
關(guān)鍵詞:中小學英語;文化滲透;教學質(zhì)量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0-0115-01語言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學習一種語言,其實就是學習一種文化。換個角度說,教學一種語言,也是教學一種文化。所以,在語言教學,特別是第二語言教學中,除了語言本身的內(nèi)容外,還應有文化的滲透。小學英語教學作為較早的以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在組織學生學習英語單詞、語法等的同時,還應結(jié)合英語民族文化進行誘導,讓學生慢慢體會一些獨特的用法。
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占大多數(shù),他們的風土人情、人文習俗、宗教習慣等都與我們或是相近,或是大相徑庭。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語言是文化的表達方式,就像是一個窗口,可以通向外界。而文化是語言的內(nèi)在表現(xiàn),只有富有文化內(nèi)涵的語言才是真正的博大精深的、值得學習的語言。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們不能脫離對方而單獨存在。所以,無論學習何種語言,漢語也好,英語也罷,都是需要有文化來滲透的。語言學習無一例外都要涉及到文化的討論,這一點早已被人們所熟知。
1.小學英語教學中文化滲透的重要性
被語言所承載的文化覆蓋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國是如此,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也同樣如此。對于生活在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人民,我們需要對他們的民族文化、社會風俗以及宗教文化等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同時與本國的文化作一定的比較,找出不同點與相同點,用以作為跨文化交際的必要知識儲備。比如,中國人見面經(jīng)常會問對方:"你吃了嗎?"而英國人見面的開場白經(jīng)常是談論天氣。中國人在與熟人交談的時候可以涉及到一些關(guān)于職業(yè)、薪水以及家庭等話題,而在英國,談論這些都是禁忌。如果我們不了解英國的文化,在實際的交談之中就會產(chǎn)生不小的麻煩。為了讓學習英語的學生能夠與外國人進行適當?shù)皿w的交談,語言中的文化滲透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小學英語階段是學生學習第二語言的啟蒙階段,很達用語習慣等都在這個階段養(yǎng)成。為使學生將來能正確使用英語與別人交流,特別是與外賓交流,英語學習中文化上的把握顯得很重要。就以上文所說的見面招呼活動來說,如果用英語交流時內(nèi)容觸犯了別人的禁忌,就可能導致交際失敗,造成不良后果。所以,小學英語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知道一個內(nèi)容如何表達,還要知道在什么場合表達最好。這樣使學生在學習英語同時,又了解相應的文化內(nèi)容,既使教學富有生活情趣,又使學習富有效果。
2.英語教學中文化滲透的途徑
要想讓文化真正滲透到英語教學過程中,關(guān)鍵是要潛移默化,而非刻意地去完成。做到這一點,不僅需要英語教師以及學校的努力,家長和學生的努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2.1用多種方法教學。單純的站在講臺上教課已經(jīng)不能夠持續(x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高科技日益發(fā)展的今天,教師們也不再局限于在小小的固定教室中上課。學校一般都配以語音室,在語音室里,教師可以為學生們播放英文電影,來達到英語教學的同時教授學生英語國家的文化這一目的。通過看電影可以讓學生們了解到英語國家人民的日常生活習慣,教師在這時要加以講解,鼓勵學生去發(fā)現(xiàn)一些細節(jié)。比如在英國,打出租車的方法并不是在路邊招手,而是伸出大拇指。英國出租車司機一定要穿西裝打領(lǐng)帶,而不是像中國司機那樣衣著隨意。還有,英國人的早餐一般是喝咖啡吃切片面包,而中國人會吃豆?jié){和油條。這些場景在電影中一定不少見。老師一定要善于抓住這些細微的點,做好引導作用,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外國人與中國人的不同習慣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對于英語教學來說,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交際而非做題。所以,走出教室顯得尤為重要。老師們可以組織一些活動,單純的設定一些場景,也可以模仿電影中簡單的場景,比如在銀行取錢用英語如何交談,在餐廳如何點餐,諸如此類,讓學生們設計對話并加以表演?;蛘撸e辦英語文化節(jié)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開展英語文化節(jié)活動,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學校中英語學習氣氛,還能夠讓英語語言國家的文化滲透到學生們的腦海中。讓學生在玩樂中學到知識,自己體會各種文化之間的差異,這樣的方式所學到的知識比從枯燥乏味的書本中學到的要多得多。
2.2家長的作用。英語教學一定要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家長要鼓勵孩子開口說英語。參加英語演講、英語朗誦等活動都有助于提高孩子們對于英語的學習能力。對于一些有條件的家庭,家長可以在放假期間帶孩子出國游玩,讓孩子領(lǐng)略一下異域風情。如果家長工作較忙,可以鼓勵孩子們參與社區(qū)的英語角活動,大膽開口用英語與別人交流。其次,家長也要督促孩子閱讀英語名著,對于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家長可以跟著一起閱讀,以增加孩子們對于英語文化的興趣。再次,家長要善于營造出一種氛圍,來幫助孩子們學習英語。比如時常播放英文歌,與孩子們?nèi)ル娪霸嚎从⑽碾娪暗鹊取?/p>
3.總結(jié)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一直是教師討論的重點,其重要性不容忽視。對于文化教育來說,要做的更多是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中小學生還處于成長發(fā)育期,籠統(tǒng)的來說還算是孩子。作為英語老師,一定要善于迎合孩子們的天性,而不是死板教條的填鴨式教育。對于文化教育,要經(jīng)常發(fā)掘孩子們的興趣所在,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要大膽創(chuàng)新,勇于實踐,告別過去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取而代之的應當是更加富有活力的教學方法。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英語文化節(jié)活動和走出教室等教學方法,正好可以填補英語教育中的文化教育空白,所以是值得借鑒的好方法。唯有如此,讓文化在英語教育中得以滲透,才能夠真正提高英語教學的質(zhì)量。參考文獻:
[1]劉冬玲.中小學開展英語文化節(jié)的實施建議.《快樂閱讀(下旬刊)》.2013年10期
[2]陳敏.中小學英語教學的文化輸入運用之談.《新課程?中學 》.2013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