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嬋
摘要: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英語作為國際交際語言,越采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新時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育教學方法上下功夫,讓學生對英語樂于學習,就要從小受到英語氛圍的熏陶,教師可以從"眼、耳、口、鼻、舌"五器官上入手,切實加強課堂英語訓揀。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能力和人格。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熏陶;"五到"入手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0-0109-01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是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的研究和探討是非常必要的。要使學生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就必須走出教科書的知識框架,活學課本知識。同時,還要讓學生學會探索、創(chuàng)新,并且在創(chuàng)新意識的指導下,學會學習。筆者就外語學科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主要從"五到"入手談談自己的看法。
現(xiàn)今教育必須從面向過去、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隨著社會的日益發(fā)展,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在未來的社會中,英語將成為重要的國際交際語言之一??船F(xiàn)在,教育部門非常重視英語教學,家長更加重視自己孩子的英語學習,就連各行各業(yè)的人們也開始重視英語的學習……可以這樣說:而今,小到呀呀學語的孩童,大到兩鬢飄雪的老人都有對英語學習熱衷的。可見,學英語的人數在不斷的增加,社會的發(fā)展為這些新時代的英語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各個層次的英語教育者都要摒棄過去的舊教學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自己的英語課堂,以適應當今不同層次的學習者的需求。
著名教育學家孔子說過:"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筆者想,這里的"樂之"指的就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的積極性吧。那么,如果教育者都能夠讓自己的學生做到"樂學"英語,自然,在有限的時間內就能最大限度地豐富所學的這門語言。所以,筆者認為"樂學"的確將是創(chuàng)新英語課堂的主導思想。教師要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們以學為樂。要設法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豐富的學習氛圍,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以便為"樂學"更好的創(chuàng)設條件。
鄧小平同志說過:"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那么,英語教育也是一樣的。已經有很多小學教師在英語的教學領域中進行了不懈的探究,并且,他們也找到了不少有利于教學的新方法。其中,讓學生"樂學"英語,在眾多的英語教師中已經達成共識。在此,作為一個一線的小學英語教師對"樂學"英語上談幾點自己粗淺的認識:老師們激發(fā)學生"樂學"的手段不外乎在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的氛圍中對學生個人的整體調動,即:主要是指學生在這種語言學習中如何充分的調動他的眼、耳、口、鼻、舌,筆者稱它為"五到"。也就是,看到的英語,聽到的英語,說到的英語,聞到的英語,嘗到的英語,英語學習就是要讓學生的各種器官都充分的參與進去。
1."看到的英語"
英語教育教學專家認為:人們的視覺器官是輸入各種信息的主要渠道,教師要讓學生從視覺上盡可能多的接觸到英語。例如:學生大部分時間呆在學校內,大到校園,小到教室,只要有學生出現(xiàn)的地方都要有英語存在。校園內,警示牌、門牌、宣傳欄、標語;教室內,黑板報、學習園地、學習用具、使用工具等等,凡是學生們能看到的教師都可用英漢兩種語言來設置。
2."聽到的英語"
所謂"十聾九啞",可見,"聽"對于學習語言是何等的重要。"聽"是"說"的基礎,只有聽到,才能達到說出,聽好也才能說好。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的組織教學中用英語,把簡單的口令帶到學生的各種游戲中,給學生多用英語講一些他們熟知的小故事并配以相關的圖畫,加深他們對英語故事的理解,鼓勵他們多聽英語廣播……這些可以為他們的說打下良好的基礎。
3."說到的英語"
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人們稱"不會說的英語"是"啞巴英語"。這就要求教師要說好英語、用好英語。對于小學生,可以利用他們好奇、好動、好表現(xiàn)自己的年齡特點設計和組織課堂教學來激發(fā)他們說的興趣,以達到學習的目的。例如教學"w}lat's your name57 My name is……"。教師可以將頭飾使用于教學中,讓學生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如:老師問:"wflat's your name?一''一個帶著貓頭飾的學生回答:"Mv name is a cat.cac cat:cat'喵---喵---喵"。學生不斷的變換著頭飾,也在不斷的重復著句子,整節(jié)課他們模仿著各種動物的叫聲和動作,他們的笑聲也隨著這種模仿充斥了整個課堂。學生們就在這種快樂中輕松的學說了英語。另外,在說上,教師還可以利用繞口令及韻律詩的壓韻和瑯瑯上口用在英語的學習上。例如,我是I,你是You,見面問好說HelIo,你好嗎?How are you,我很好,F(xiàn)ine,tllank yotJ__….這些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而且可以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語感。
4."聞到的英語"和"嘗到的英語"
"聞到的英語"和"嘗到的英語"是指我們在嗅覺和味覺上接觸到的英語,也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的機會。教師還要做到"家校互動",以便盡可能多的給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英語的機會,讓英語的學習存在于學生所能接觸到的所有事物中去,讓他們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進行英語的學習。
綜上所述,教師要不斷增強自己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通過自己的巧妙設置和安排,逐漸將知識融化于學生的點滴生活中,才能盡快調動他們的所有器官,使他們學得輕松,記得牢固。而且,能夠使他們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靈活的運用,使培養(yǎng)的未來一代能適應時期的需要,為我國在新時期的競爭中再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