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楊月樓“誘拐案”看晚清藝人社會地位的變動

      2014-08-07 00:30:37趙春寧
      藝苑 2014年3期
      關(guān)鍵詞:社會地位晚清藝人

      【摘要】 同治末年,上海租界內(nèi)發(fā)生了一樁轟動一時的良賤通婚案——楊月樓“誘拐案”。案件發(fā)生后,以《申報》為代表的滬上新聞媒體對此案的始末經(jīng)過及其審理進行了詳細的報道,各方人士紛紛發(fā)表看法,由此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論辯。論爭主要分為兩派,一派認為,雙方既然已受母命,倩媒妁,具婚書,得聘禮,因此婚姻是合法的,官府對楊月樓的處罰過重;另一方則認為,良賤不能通婚,主張對當(dāng)事人進行嚴懲?!罢T拐案”所引發(fā)的爭論不僅折射了晚清上海租界內(nèi)社會風(fēng)氣及倫理觀念的變化,同時,它也清晰地反映了晚清藝人社會地位的變動。

      【關(guān)鍵詞】 “誘拐案”;晚清;藝人;社會地位

      [中圖分類號]J20 [文獻標(biāo)識碼]A

      楊月樓(1844-1890),名久昌,字月樓,外號楊猴子(言其以猴戲著稱)。他是京劇奎派表演藝術(shù)的繼承者,同、光時期須生兼武生的杰出代表,“同光十三絕”之一。同治間,楊月樓曾到滬演出,并與一廣東韋姓商人之女結(jié)識、訂親,并由此引發(fā)出轟動一時的“誘拐案”。(1)滬上以《申報》為代表的新聞媒體對此案的始末經(jīng)過及其審理進行了詳細的報道,從官府到報人,從普通文士到地方紳商紛紛發(fā)表看法,并由此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筆戰(zhàn),其影響之大,牽涉之廣,歷史罕見?!罢T拐案”不僅清晰地折射了晚清社會倫理觀念的變動,也真切地反映了這一時期藝人的社會身份地位的變化。

      一、“誘拐案”始末

      楊月樓于同治九年(1870)左右到滬,搭金桂軒演出,立即轟動海上梨園?!皸钤聵怯珊汲鮼?,搭該班(指金桂軒)唱文武老生,壁壘一新,骎骎乎并駕丹桂,武戲勝過之?!盵1]308 “洋涇浜戲園林立,其最著名者為丹桂茶園、金桂軒,皆京班也。金桂僅以楊月樓一人哄動時目,遂使車蓋盈門,簪裾滿坐,幾欲駕丹桂而上之。”[2]“一出登場眾伎收,徐陳李杜數(shù)名流。有人偏說尋常甚,必竟輸他楊月樓?!盵3]皆言楊月樓在滬上金桂軒演劇之轟動效應(yīng),其間尤深得女性觀眾之追捧。孫默《梨園聲價錄》等書列楊月樓為武生上品。同治十一年(1872)夏,金桂、丹桂為爭楊月樓而互訟,月樓遂入丹桂茶園?!罢T拐案”即發(fā)生于楊月樓入丹桂一年之后的同治十二年冬十一月初四日(1873年12月23日)。

      “誘拐案”發(fā)生后,以《申報》為代表的滬上報紙及同時期的著作如哀梨老人《同光梨園紀略》等史料對此事皆有記述,其事實始末如下:

      楊月樓于丹桂茶園演《梵皇宮》劇時,有韋姓妻女往觀。韋女名阿寶,為廣東香山籍旅滬商人女,年十七。她在觀戲過程中對楊月樓心生愛慕,于是“作書函并年庚帖,細述思慕,意欲訂嫁婚約,令人持投,速其親往相見”[4]。楊月樓恐被人誑騙,入別人所設(shè)陷阱,不敢前往。韋女因此一病不起。其母擔(dān)心女死,遂順承女意,派人告知楊月樓事情始末。月樓往見,韋母令其延媒妁求婚,月樓遂如約備辦。適時韋父外出經(jīng)商,未在滬上,韋女叔父得知此事后,認為良賤通婚有失韋氏顏面,商請楊月樓將韋女庚字退還。楊月樓以曾“倩媒妁,具婚書,得聘禮”[5],不允,并按照約定于長至日迎娶韋女。合巹之日,韋叔及旅滬香山籍紳商以“拐盜”罪訟月樓于公堂,于是“楊押捕房,而女解會審公廨,小車一輛,危坐其中,告天地祭祖先之紅衣猶未去身也。沿途隨從觀者如云,迨至公堂,人摩肩,車擊轂,幾無廁足處”[6]。一時間,大街小巷議論紛紛,輿論沸騰。

      審案的知縣葉廷春(亦為廣東香山籍人)以為楊月樓“眾惡滋深,當(dāng)?shù)醮蛞话倌_踁,收禁。韋王氏乃阿寶乳母竊負而逃,罪有應(yīng)得,鞭背二百。至訊阿寶,稱嫁雞隨雞,決無異志,亦掌責(zé)二百”[7]。

      然而此事并未結(jié)束,之后阿寶母死,其父拒阿寶于門外,阿寶被掌責(zé),并發(fā)善堂擇配。翌年,江蘇按察使批復(fù),楊月樓按例發(fā)配四千里充軍。楊月樓解郡(松郡)過堂后翻供,太守發(fā)婁縣復(fù)審,嚴刑之下,月樓不敢翻供。之后楊月樓又轉(zhuǎn)解至省,臬憲衛(wèi)廉訪不肯用刑,月樓再次翻供,案件又被發(fā)回至松江府重審。幾經(jīng)反復(fù),仍判發(fā)配充軍。正當(dāng)起解發(fā)配時,逢慈禧太后四十大壽,大赦天下,楊月樓在赦免之列。光緒元年(1875),經(jīng)上??h、江蘇省按察使及巡撫等核準(zhǔn),楊月樓被免于刺配起解,判遣遞解回安慶原籍。至此,此案才算徹底了結(jié)。

      “誘拐案”不僅在當(dāng)時社會產(chǎn)生了相當(dāng)?shù)霓Z動效應(yīng),而且對楊月樓的人生和演藝生涯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楊月樓遞籍后,仍心系于上海舞臺,于是光緒二年(1876)重回滬上,先幫演于丹桂茶園,次年正月開設(shè)鶴鳴茶園,然演僅一月,終因案底牽連,遭道憲緝拿,不得不避走蘇州,鶴鳴茶園遂關(guān)閉。此后楊月樓返回北京,從此再未踏足滬上。

      二、《申報》等媒體報道及社會輿論

      楊月樓“誘拐案”發(fā)生后,立即成為輿論關(guān)注的焦點。案件發(fā)生的次日即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初五日(1873年12月24日),《申報》即對此事進行了報道,此后又連續(xù)刊發(fā)報道、評論文章,圍繞此案,社會各界和廣東同人紛紛發(fā)表看法,甚至上海的英文報紙亦對此事予以高度關(guān)注。與此同時,匿名揭帖遍貼于法租界內(nèi),一時間街談巷議,眾論紛紛。輿論之外,官府亦頒布告示,既禁止婦女入戲園看戲,亦禁戲園搬演“淫戲”,社會反響之大,超乎想象。

      先看《申報》?!渡陥蟆窡o疑是當(dāng)時影響最大、銷量最多的報紙,它的報道在相當(dāng)程度上代表了當(dāng)時部分人對此案的看法。《申報》一開始的報道中有明顯的思想傾向性,即將此案定義為“誘拐”、“拐盜”,稱楊月樓為“拐犯”,認為其不過為“至微極賤之伶人”,“不列士農(nóng)工賈,儕同皂隸娼優(yōu),良賤攸分,尊卑各別”,[8]楊月樓罪在不赦。然而這些報道立即引起了公眾的猜疑和不滿,認為《申報》館受賄于韋氏,故言論中有偏袒之意。于是《申報》不得不站出來辟謠:“此案之初發(fā)也,敝館臚列楊月樓罪狀,得諸謠傳,未免過甚。至邑侯嚴刑之后,匿名揭帖遍貼于法租界內(nèi),或謂敝館受韋姓賄屬,或謂敝館受韋黨情托……”[9]之后《申報》館站在中立的立場上,對各方意見均予以刊登。于是以《申報》為陣地,各方人士包括《申報》館、粵籍商人、社會文人等,都站在不同的立場和角度,對“誘拐案”發(fā)表看法,并由此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據(jù)統(tǒng)計,案發(fā)后一個多月時間里,《申報》刊登發(fā)表的與此案有關(guān)的報道和論爭有三十多篇,幾乎每天皆有人對此事發(fā)表評論。其牽涉之廣、影響之大,實為罕見。endprint

      綜觀爭論,可以發(fā)現(xiàn),其觀點大致可以分為兩派,一派是以持平子、公道老人為代表,認為此樁婚姻中,阿寶已受母命,倩媒妁,具婚書,得聘禮,楊月樓搶親不過是奉行滬上之風(fēng)俗,“至于先奸后娶,此更莫須有、想當(dāng)然之事”,阿寶能夠誓不再嫁,愿同生死,是有氣節(jié)。楊月樓雖難辭其咎,然“尚非兇惡棍徒、積匪滑賊可比”,縣令所判韋、楊之罪“有情輕罰重之處”。[5]論爭后期《申報》館亦持此觀點。另一派以不平父、不平子為代表,認為良賤不能通婚,即使是與倡優(yōu)、隸卒中有財有勢者,否則,良家妻女,甚至全家亦必將被驅(qū)逐出宗族,以維護名分和禮教,維護全族的聲譽。因此韋氏“母女同奸,責(zé)亂倫之罪,駢首難辭”;而楊月樓實屬“奸淫大惡”,應(yīng)以“搶女盜財”,明正典刑,“軍流莫宥”。[10]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人折中兩派觀點,以閱盡滄桑道人等為代表,認為此案是家丑,不宜外揚,須以善法處之,不應(yīng)該使穢德彰聞。各派立足點和角度雖不相同,但主要內(nèi)容是圍繞著韋楊婚姻的合法性、粵籍鄉(xiāng)黨公訟的合理性以及邑令判決的公正性等展開的。論爭不僅擴大了民眾對于“誘拐”事件的高度關(guān)注,同時引發(fā)了人們關(guān)于良賤通婚、藝人身份地位等問題的思考。

      楊月樓發(fā)郡復(fù)審后,上海的其他報紙如《字林西報》、通聞館《新報》以及遠在英國倫敦的《大新報》等也對“誘拐案”進行了報道,并發(fā)表評論。這些報紙一致認為,中國官方對韋、楊的處置“殘慘備至”,“逼犯隨官意以招供”,實際上是“遵例辦理違例者也”[11],“中國自稱文雅,與泰西并等,而猶有此等害聞取辱之行歟?”[12]與此同時,《申報》對這些報道進行翻譯和轉(zhuǎn)引,一方面為“誘拐案”輿論造勢,另一方面也借西人的觀點表達自己的立場,對韋、楊案予以同情?!凹鹊渺`便之消息,又不負法律之責(zé)任,其為華報之助力者大矣?!盵13]130因此,清政府雖腐敗,縣官審案雖殘慘,民智雖閉塞,然在“誘拐案”中言論自由不缺。

      “誘拐案”的發(fā)生,也引起了一些衛(wèi)道士的擔(dān)憂,上海紳董江承桂、郁熙繩等認為此案之發(fā)生原因在于“其在館演劇,大都肆其淫蕩,始由勾引青樓,繼漸部分串誘良戶”,因此稟請邑令“示諭各家長約束,不準(zhǔn)婦女入館看戲,以端風(fēng)化……”[14]這一申請經(jīng)《申報》報道后,立即遭到各界人士的反對,“日前因廣東韋王氏及憂人楊月樓一案,聞上海紳董有稟請禁止婦女看戲之舉?!?dāng)專指曰禁止良家婦女不準(zhǔn)看戲,不必泛言曰禁止婦女看戲”。[15]言論指出,婦女看戲應(yīng)區(qū)別對待,反對禁令的實施。然而上海紳商的禁戲請求很快得到了回復(fù),道憲沈觀察隨即發(fā)布告示,明令禁止婦女入園看戲:“近來各租界內(nèi)各戲館每有演唱淫戲引誘良家子女,如優(yōu)伶楊月樓,凡演淫戲,丑態(tài)畢露,誘人觀聽,以致作奸犯科,傷風(fēng)敗俗,莫此為甚。除楊月樓犯案,由縣按例嚴辦外,此后各戲館如再不知悔改,仍演淫戲,應(yīng)即查拿征究,以昭炯戒等。因?qū)⒁鶓蛎浚_單禮飭葉邑尊,并及租界之陳司馬,會同嚴切示禁,將告示實際貼戲館,使之觸目警心,違即重究云?!盵16]告示后一并開列具體戲目,計十八種,既有昆劇,也有京劇,引發(fā)韋、楊案的《梵王宮》亦包括在內(nèi)。道憲的禁令立即遭到了時人的反駁,認為:“看戲一事,可以消愁解悶,可以博古通今,可以勸善懲惡,似宜任其觀閱無禁,不宜復(fù)分男女,復(fù)論良賤也?!盵17]這既是對官憲禁戲的批評,也是對韋、楊案間接的同情。

      此外,這一時期或稍后的著作中對此案也多有論述和評判,如哀梨老人《同光梨園紀略》、慕優(yōu)生《海上梨園雜志》等,其主要觀點不外乎《申報》所論。

      應(yīng)當(dāng)說,由楊月樓“誘拐案”所引發(fā)的爭論,在此前的戲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這場爭論不僅真實反映了近代社會倫理道德、法律規(guī)范、鄉(xiāng)黨宗族等方面思想觀念的差異和沖突,同時也清晰地折射了晚清社會藝人的社會地位以及形象的變化,表達了藝人們爭取身份認同的意圖。

      三、藝人社會地位的變動

      其實,類似楊月樓“誘拐案”,即優(yōu)伶與良家女子間的良賤通婚案,在晚清滬上頗不乏其例。如天仙茶園花旦高彩云與金琴生之妾顧彩林(按,其事在光緒二十五年,1899)、秦腔花旦丁劍秋(即靈芝草)與商人祝承桂之妾胡麗卿(按,其事在光緒二十九年,1904)、春桂茶園園主武生李春來與已故四品京堂黃開甲之妾黃朱氏(按,其事在光緒三十三年1907)、天仙茶園花旦郭蝶仙與候補道馮翰之妾沈?qū)殞殻粗x寶寶)(按,其事在光緒三十三年1907),等等。晚清上海所發(fā)生的優(yōu)伶與良家女子的“風(fēng)月案”,其數(shù)量之多,非其他地區(qū)可比,它們影響之大,雖不及楊月樓“誘拐案”,但卻始終禁而不止,源源不斷,究其原因,實“上海一地特殊的風(fēng)氣使然”[18]798。

      首先,上海租界內(nèi)社會風(fēng)氣及觀念的影響。上海自開埠后,華洋混居,五方雜處,成為典型的移民城市。這不僅改變了滬上原有的族群關(guān)系,傳統(tǒng)的宗族鄉(xiāng)黨觀念、鄉(xiāng)約規(guī)范等也隨之發(fā)生變化。開埠通商后,上海從一個小縣城發(fā)展成為集商業(yè)、貿(mào)易、金融、制造業(yè)、港口為一體的商業(yè)城市。商業(yè)發(fā)展,商人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傳統(tǒng)的士農(nóng)工商的地位順序發(fā)生了變化,作為四民之末的商人成為最有社會勢力和身份地位的階層,“商人者,實立國之要素也”。[19]商人甚至于壓倒了官宦、士人,“士氣凌夷官氣減,銅山當(dāng)?shù)朗袃鹤稹盵20]352正是這一社會現(xiàn)實的寫照。與此同時,原有的“賤民”地位也在悄悄發(fā)生變化。楊月樓“誘拐案”發(fā)生后,廣東商人專門致書《申報》,認為此案在事之人為香山人,其所為“糠擺渡,俗名買辦、細崽、廣東婆、咸水妹者,均系香山一縣男女也”[21],香山人所為皆賤役?!渡陥蟆窞榇颂貏e刊發(fā)評論,為香山人辯護,認為香山人中之細崽、買辦、咸水妹等皆是正當(dāng)職業(yè),謀生之道,不可以“賤役”稱之,“夫人類各有分,如士農(nóng)工賈是也,欲較量其上下,則以其所行所為之大小,仔細而求之,乃商人之?dāng)?shù)更為大矣,吾不知有何貽笑士人之處也”[22]??梢?,傳統(tǒng)社會中所謂的“賤民”、“賤役”觀念也開始發(fā)生了變化。衡量身份尊卑的不再是宗法制度、道德律令,而是金錢和財富,貴賤顛倒、身份錯亂是不爭的事實。商業(yè)社會所帶來的社會觀念和風(fēng)氣的變化,改變了傳統(tǒng)意識中伶人的概念,社會上歧視伶人的觀念雖不能完全消除,但已非傳統(tǒng)社會可比。伶人在稍有積蓄后,甚至納捐買官以抬高身份,“青樓龜子、梨園子弟一經(jīng)爆富,亦納粟如是者”[23]87-88。這在此前是無法想象的。endprint

      其次,法規(guī)、律令的松馳。清代沿襲元明兩代等級制度,優(yōu)伶被目為“賤民”。《大清會典》明文規(guī)定:“區(qū)為良賤:四民為良,奴仆及倡優(yōu)、隸卒為賤?!盵24]作為賤民,優(yōu)伶不能參加科舉考試,不能娶良人女為妻,包括服飾、行走等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不能僭越。至雍正時,樂籍被廢除,(2)優(yōu)伶大多數(shù)都已屬民籍?!坝赫?、乾隆時期,隨著賤民的陸續(xù)解放,良賤不婚的禁令也逐漸松弛?!盵25]294至晚清,見于記載的法律和禁令大為減少。除此之外,上海租界的特殊性,也使得律令的執(zhí)行大為松動。由于租界實行完全獨立于中國政府行政和法律之外的統(tǒng)治制度,因此清政府在租界內(nèi)對于涉及華人的法律的執(zhí)行已無法完全自主。根據(jù)同治八年(1868)頒布的《上海洋涇浜設(shè)官會審章程》,會審公廨(亦稱會審公堂)負責(zé)處理華人與華人、華人與洋商的訴訟案件,但實際情況是,至晚清,“外國領(lǐng)事已成為會審公廨實際上的主審官,中國法律已經(jīng)不能成為會審公廨審案的依據(jù)”[25]729。因此良賤不能通婚等律令的執(zhí)行也越來越松懈。至清末,李春來與良家女子的通婚案,懲處罪行也比楊月樓輕得多。(3)

      再次,優(yōu)伶經(jīng)濟地位、社會地位的變化。商業(yè)社會奉行的是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商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刺激和催生了海上娛樂業(yè)的發(fā)達。以戲曲為代表的娛樂業(yè)成為市民消費的主要對象和休閑方式。隨著戲曲演出的繁榮,藝人特別是著名藝人的經(jīng)濟收入也隨之大大增加,既非普通文人可比,更非一般良民可比。“其優(yōu)伶之著名者,每歲工貲均在千金以外,其余亦皆工貲數(shù)百金,若歲得工貲數(shù)十金者,不過寥寥?!盵26]“近年來上海盛行京班,兼各戲館排場極其華麗,上等腳色每月可得工銀百金?!盵27]光緒元年(1875)升平戲園與丹桂茶園爭聘孫菊仙,升平茶園聘孫菊仙“每年工銀一千四百兩”[28]。楊月樓初入金桂時,“每年包銀八百兩,……后丹桂以千二百金挖去”[1]309。其時一般文人的收入及官府普通職員的收入不過二十兩左右。(4)而一般工人的收入則更低。藝人身份雖為“賤民”,但其經(jīng)濟收入則遠遠超過了一般人。

      經(jīng)濟地位的改變必然帶來身份地位的要求。優(yōu)伶要求社會以“良民”對待的意識也從多方面表現(xiàn)出來?!耙路猿?,上下無別,而滬為尤甚?!檬痣`役,不著黑衣,近直與縉紳交際,酒食游戲征逐?!盵29]卷一,10“仆隸偶盈余,全忘法守,艷服華冠,紳宦同行走。”[29]卷六,113“賤民”不僅在服飾上僭越等級,其交際交往亦不限于奴仆、倡優(yōu)、隸卒,而且與縉紳、仕宦等相往來。

      藝人社會地位的變化還來自晚清時皇家和宮廷的禮遇和優(yōu)待,這種變化是從咸豐十年(1860)升平署挑選“外學(xué)”、“教習(xí)”開始的。一旦成為“內(nèi)廷供奉”,有資格進入內(nèi)廷演戲,也意味著其藝術(shù)水準(zhǔn)得到了皇家的承認,這既是至高的榮譽,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內(nèi)廷供奉”雖不是職官,但得此殊榮,不僅瞬間身價百倍,即使是達官貴人也都另眼相看。對普通大眾來說,它同樣是不能想象的。

      在上述變化發(fā)生的同時,藝人的形象也開始悄悄地發(fā)生變化,從以色藝事人的“戲子”變成了廣受大眾追捧的“明星”?!渡陥蟆芳爱?dāng)時的史料著作中對名伶?zhèn)涫茏放踔露嘤杏涊d?!敖鸸鸷稳绲す饍?yōu),佳人個個懶勾留。一般京調(diào)非偏愛,只為貪看楊月樓。”[30]“惹得紅妝共舉眸,非關(guān)出局也勾留。亂余未斷煙花種,看煞天津楊月樓?!盵31]當(dāng)時戲園中楊月樓不僅受到妓女以及像阿寶這樣的良家女子的追捧和迷戀,一般文士亦對之青睞有加。絳蕓館主人《絳蕓館日記》載:“往丹桂園看戲,今日為楊月樓回申復(fù)演,熱鬧之至,戲亦十分可觀?!睍r為同治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1872年9月27日)。楊月樓在觀眾和戲迷中的影響,已經(jīng)非一般藝人可比。類似的情況還發(fā)生在諸如孫菊仙、汪桂芬等人身上。可以說,晚清時期一個戲園的經(jīng)營狀況,越來越依賴于名伶的叫座能力,因此名伶在身價、收入、地位及影響力方面遠遠超出一般伶人。曾經(jīng)的“賤民”、“戲子”不再需要仰承達官貴人、文人騷士以及其他良民的鼻息,不再低首附耳、卑躬屈膝地生活,他們是輿論關(guān)注的中心,是街談巷議的焦點,是受觀眾追捧的“角兒”。也正是在這一層面上,他們的身份具有了的“明星”的意味。

      注釋:

      (1)“楊月樓誘拐案”與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張汶祥刺馬案、殺子報案并列為晚清四大奇案。

      (2)據(jù)《大清會典》(嘉慶二十三年刊本)卷十一:“其山西、陜西之‘樂戶,江南之‘丐戶,浙江之‘惰民,皆于雍正元年、七年、八年,先后豁出賤籍?!庇謸?jù)《雍正實錄》卷十一:“各省樂籍,并浙省墮民、丐戶,皆令確查削籍,改業(yè)為良。若土豪地棍仍前逼勒凌辱,及自甘污賤者,依例治罪。其地方官奉行不力者,該督撫察參,照例議處。”

      (3)據(jù)《申報》中《淫伶奸騙案錄折報部》一文報道,李春來最后被“判定押解西牢三年”(《申報》,光緒三十四年六月十九日,1908年7月17日)。

      (4)據(jù)《申報》招聘啟事《輪船遞送公文》(同治十三年六月初一日,1874年7月14日)云:“招商局火船已通行各口,擬稟明上憲,將尋常文件悉歸火船賷送,專委一員在局司理其事,每月給薪水銀二十兩,油燭紙張費銀十兩?!睋?jù)《申報》中《論人情不可解》(光緒八年正月二十日,1882年3月9日)一文,上海塾師修金一般是年一百金,有出二百金以聘者,已是相當(dāng)豐厚的了。

      參考文獻:

      [1]哀梨老人.同光梨園紀略[M]//傅謹.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

      [2]戲園瑣談[N].申報,同治十一年四月二十九日(1872-6-4).

      [3]花川悔多情生草.滬北竹枝詞[N].申報,同治十一年八月初七日(1873-9-9).

      [4]閱盡滄桑道人.記楊月樓事[N].申報,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1873-12-30).

      [5]持平子.本館論楊月樓事書[N].申報,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初十日(1873-12-29).endprint

      [6]楊月樓誘拐卷逃事發(fā)[N].申報,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初四日(1873-12-23).

      [7]楊月樓拐盜收外監(jiān)[N].申報,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初六日(1873-12-25).

      [8]拐犯楊月樓送縣[N].申報,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初五日(1873-12-24).

      [9]本館復(fù)廣東同人書[N].申報,同治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874-1-16).

      [10]不平父論楊月樓事[N].申報,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十九日(1874-1-7).

      [11]論楊月樓發(fā)郡覆審一案[N].申報,同治十三年四月初八日(1874-5-23).

      [12]英報論楊月樓事[N].申報,同治十三年四月初七日(1874-5-22).

      [13]姚公鶴.上海閑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4]邑尊據(jù)稟嚴禁婦女入館看戲告示[N].申報,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十九日(1874-1-7).

      [15]禁止婦女看戲論[N].申報,同治十二年十一月十八日(1874-1-6).

      [16]道憲查禁淫戲[N].申報,同治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1874-1-10).

      [17]與眾樂樂老人致本館書[N].申報,同治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874-1-13).

      [18]中國戲曲志編委會.中國戲曲志·上海卷[G].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6.

      [19]商務(wù)總會歡迎海軍大臣感書[N].申報,宣統(tǒng)元年七月十七日(1909-9-1).

      [20]黃鈞宰.金壺遁墨·卷四·松滬雜作[G]//顧炳權(quán).上海洋場竹枝詞.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

      [21]廣東同人公致本館書[N].申報,同治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874-1-14).

      [22]本館勸慰香山人論[N].申報,同治十二年十二月初四日(1874-1-21).

      [23]辰橋.申江百詠[G]//顧炳權(quán).上海洋場竹枝詞.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

      [24](清)大清會典·卷十一[M].嘉慶二十三年刊本.

      [25]張晉藩.清朝法制史[N].北京:中華書局,1998.

      [26]論上海繁華[N].申報,同治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874-2-14).

      [27]看戲敗興[N].申報,光緒三年二月初一日(1877-3-15).

      [28]戲園互毆案涉訟[N].申報,光緒元年十月十九日(1875-11-16).

      [29]王韜.瀛壖雜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0]袁翔.甫續(xù)滬北竹枝詞[N].申報,同治十一年四月十二日(1872-5-18).

      [31]龍湫舊隱.十八日丹桂園觀劇偶成五絕句錄請諸吟壇先生粲政[N].申報,同治十一年十月二十二日(1872-11-22).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xué)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申報》戲曲史料研究” 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批準(zhǔn)號:11YJC760119)。

      作者簡介:趙春寧,廈門大學(xué)中文系副教授,碩士生導(dǎo)師。endprint

      猜你喜歡
      社會地位晚清藝人
      老藝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藝人
      海峽姐妹(2018年8期)2018-09-08 07:58:48
      淺析《呼嘯山莊》中希刺克厲夫與凱瑟琳的愛情
      青春歲月(2016年22期)2016-12-23 19:01:28
      論晚清民間戲曲中的“皇權(quán)隱退”
      江淮論壇(2016年6期)2016-12-15 14:19:53
      有情總被無情惱
      由稱謂語看中國女性社會地位的變化
      花燈藝人
      淺析《千只鶴》中女性人物的敬語使用
      科技視界(2016年17期)2016-07-15 15:51:56
      農(nóng)民工社會地位變遷影響因素及成因解析
      人民論壇(2016年8期)2016-04-11 12:22:53
      評彈藝人的雅號與別稱
      蘇州雜志(2016年6期)2016-02-28 16:32:28
      甘洛县| 韶关市| 四平市| 惠东县| 和平区| 吉安市| 福鼎市| 连江县| 新密市| 和平县| 荆门市| 上蔡县| 南康市| 新安县| 商河县| 灌云县| 延寿县| 东辽县| 佛冈县| 桃源县| 溆浦县| 天长市| 宁国市| 怀宁县| 利辛县| 瓦房店市| 海原县| 闵行区| 河间市| 拉萨市| 崇信县| 玉山县| 健康| 新津县| 通州市| 陕西省| 海安县| 五河县| 会理县| 科技| 东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