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珍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0-0105-01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恰當精妙的課堂導入,不但能起到畫龍點睛、啟迪思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使他們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效率。在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下,課堂導入的作用變得更加重要了,新的課程理念要求不同的導入方法,是英語教學的必然趨勢。下面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談幾種有效的英語課堂導入方法。
1.以教師的引導為方向,通過師生間的配合導入新的教學目標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著"導演"的作用,學生通過教師的指令進行活動,從而自然地進入到新的知識點的學習過程當中。那么教師如何當好這個"導演",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
1.1復習導入法。 復習導入法是教師在講授新課之前,讓學生復習前面所學過的知識或與本課有關的語言點及知識點。在復習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幫助學生回憶舊的知識,從而更好的引入新授課題。這個方法一般被廣泛地運用在單元內的課文教學當中,或者知識點銜接比較緊密的單元之間。
1.2預習導入法。 教師在課前布置預習內容,最好設置幾個問題,然后再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提問,是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這種方法能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較為充分的心理準備,并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在講BOOK1 Unit8 When is your birthday ?這一課中,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置了 What's your favorite present? What do you often do during birthday party?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結合新課程理念更加深入的探討。運用這種方法要注意兩點:一是布置的預習問題一定要具體,不可過多、過難。二是提問要緊扣課前所布置的內容。
1.3談話導入法。 這種方法主要通過教師設置談話主題,通過談話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新的學習目標中來。比如在Book2 Why dou you like pandas?這一單元時,設置了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 ? Why do you like ? 通過一系列學生的積極回答,我有設置了 Do you knowwhere we can see these animals ? 學生都回答in the zoo, 所以我又問,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zoo?當然學生說:"yes",我說:"OK,now let's go."就這樣在師生間的一問一答中引出了新的內容。
1.4懸念導入法。 "疑"是學習的起點,有"疑"才有問、有究,才有所得。當學生面臨問題時需要新知識來尋找答案時,他們才產生積極的學習活動。因此教師在導入新課時,應向學生巧妙地設置懸念,有意使學生暫時處于困惑狀態(tài),是學生投入到積極的揭開"謎底"中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如學習語法形容詞的比較級時,可以設置這樣的懸念:She is taller than me .she is more outing.she has long hair . she is in our class.Do you know whoshe is?引起學生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懸念導入法的關鍵在于問題的設置上。
2.以學生為中心,用他們的言談、表演等作為導入手段
學生的天性就是活潑可愛,更重要的是他們好動,而且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以我們可以把學生的自由式的談話、演講、表演等行為作為課堂教學的導入,盡可能滿足學生的表演欲和成就感。
2.1自由式談話導入法。教師可讓學生進行學生間對話或由值日班長提出話題,各自發(fā)表看法,內容可以是天氣、日期、學生的日常活動、時事話題或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如奧運會、世界杯等。教師可利用學生所講的內容,適時地引入主題。
2.2演講式導入法。教師讓一位學生演講一兩分鐘,演講的內容可根據演講者的各自差異進行安排。通過學生的演講話題直接設問,當然話題要圍繞本課的知識點來展開,這樣很自然導入到本文的知識點。
3.充分利用各種教學媒體和圖片進行導入
隨著科學的進步,各種教學設施如電腦、投影儀、VCD、錄音機以及班班通等相繼進入課堂,我們應充分利用這些設備進行教學導入。同時大量的圖片也在英語課堂上被廣泛的運用。通過各種教學媒體和圖片進行課堂教學,能夠更直觀地導入到新的知識點。
3.1直觀導入法。 直觀導入法是通過具體的實物、圖片、照片、幻燈片、錄音、錄像、VCD等手段,導入教學。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學生的興趣,如給七年級學生講授字母、顏色、水果、學習用具等單詞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這方面的卡片、教學掛圖活著多媒體直接播放,讓學生直觀感受并激發(fā)學生的熱情。
3.2背景知識導入法。 在對于學習一些人物傳記的時候,我們可以安排一些有關圖片,或者播放一些有關的錄像。比如在學習When were you born ?這一單元時,我們可以通過幻燈片展示一些有關鄧亞萍、姚明、成龍等名人的資料圖片,激起學生學習他的興趣。
總之,英語課堂教學的導入方法多種多樣,教師可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課選擇使用不同的導入方法,其目的只有一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更有活力、更有自信、更有朝氣。因此,導入一定要有較強的目的性,讓學生明確將要學什么,怎么學,為什么要學;它要具有較好的相關性,緊密聯系的特點,它更要有趣味性和啟發(fā)性,能引人入勝,使學生喜歡學習英語。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