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淼
《手機拍的!》是新出的一本關于手機攝影的書籍,我們熟悉的趙嘉先生則是該書的出版人,下面我們將對大家關心的手機攝影的一些問題采訪趙嘉先生,看看他是怎么認識手機攝影的?
問:什么時候開始想做手機攝影書籍的?
答:大概三年前我家人看到一組手機拍的戰(zhàn)地攝影,她跟我說,看,手機攝影已經(jīng)可以用于嚴肅的報道攝影題材了,你們應該做一本講這個的書。之后我一直觀察著,隨著越來越多職業(yè)攝影師使用手機拍攝的影像開始銷售之后,我們才真的開始做這本書。
問:制作出版《手機拍的!》后,對手機攝影有了怎樣的認識和看法?
答:我們開始做這本書的時候,是想告訴所有對手機攝影輕慢的人,手機攝影的“極致”是什么。記得有天我去辦公室,我們的圖片編輯跟我說,有個法國的攝影師同意我們在書里用他的手機攝影作品,但要500歐元一幅,我們用不用?一幅手機拍的影像,又不是特殊的新聞事件,賣上百歐元,過去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所以,手機攝影的要點不是器材,而是創(chuàng)意和影像實現(xiàn)的質(zhì)量。
問:在您接觸到的攝影師里,他們對手機攝影持有怎樣的看法?
答:我認識很多攝影師在用手機拍攝非常好的影像,不過他們往往用手機拍攝和自己常規(guī)不同的領域,多數(shù)會更加受直覺的引導、更加主觀的表達、更少刻意的做作。他們經(jīng)常會拉著我說:看,我最近用手機拍的這個,而不會跟我說,嘿,看我最近用數(shù)碼后背拍的這個……說明他們也更得意于自己的手機攝影作品。我覺得手機攝影和針孔攝影一樣,看似簡單,但能回歸攝影本身的東西。
問:手機攝影在攝影發(fā)展史中將會占有怎樣的地位?
答:簡單地來講,大部分人看待手機攝影可能還是從“多元化”這個角度,認為它是正常的“相機”攝影的補充。
但我覺得手機攝影未來會在攝影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在于它的社交功能,它極大地促進了影像的使用領域,讓更多的人接觸了攝影,了解到影像既可以用于記錄的傳播,也是一種表達方式,還可以很藝術地表達。
問:現(xiàn)階段手機拍照功能需要提升哪些技術?
答:我覺得不必要求手機的拍攝素質(zhì)像照相機一樣高。如果作為社交,主流的手機像素,比如800萬已經(jīng)夠用,但是我想如果手機攝像頭配合的CMOS的面積更大,更有景深效果,對于攝影愛好者來說會更有的玩。手機要提高的是低照度的像質(zhì),另外就是提高相應速度,包括開啟相機時間、自動調(diào)焦速度、保存影像的速度等等。
問:手機攝影與拍照App之間是什么關系?
答:App有兩個層面的重要價值,一個是處理影像,另一個就是社交功能。
因為手機攝影可以控制的技術環(huán)節(jié)比較少,最終出來影像很多時候就是靠App應用的處理,簡單的當然就是各種“濾鏡”效果。不過,如果認為手機攝影主要靠的就是拼“濾鏡”效果,那實在是一個很荒謬的事情。
社交功能的實現(xiàn)是手機攝影作品最重要的屬性,實際上很多人喜歡用手機拍照還真不是因為喜歡“拍照片”,而是喜歡借助這些影像來社交。所以,談到手機攝影的重要性,如果沒有社交的概念,那就要大打折扣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