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早香
三年級2班的姚芳同學每天早晨都是第一個到學校,比其他同學至少要早30分鐘。到了學校,姚芳從不亂走動,只會坐在教室里認真讀書。每當姚芳一個人早早地端端正正坐在教室里讀書的時候,教語文的李老師總會笑瞇瞇地問一句:“姚芳,怎么這樣早哇?” 姚芳就會回答李老師:“是爸爸的車送我來的。”
這讓李老師對姚芳的爸爸特別感興趣。因為,從學生登記冊上來看,姚芳的家離學校最遠,在離學校10里的城郊,但姚芳卻是所有同學中到校最早的一個,這足見姚芳的爸爸是一個對自己的孩子很負責的好爸爸。
還有一點,班里有私家車的幾個孩子的爸爸,李老師幾乎都認識。因為,他們每天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學校大門口的時候,總會大聲摁響車喇叭,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有車子。李老師從來沒有看到過姚芳的爸爸將車開到學校大門口高聲摁著喇叭,所以,李老師想看一看姚芳爸爸的車。
這一天是作文課,李老師出了一道命題作文——《坐車》。李老師覺得這是一道很合適的命題,因為,每一個孩子都坐過車,不管是坐公交車,還是坐小轎車,總之,不會有沒坐過車的孩子。寫這樣的作文,孩子們會感到很自然,很有生活趣味。
20多分鐘后,姚芳第一個把作文本交到了講臺上。李老師用贊賞的目光看了看姚芳,順手拿起作文本看起來。姚芳的作文是這樣寫的:
“我從來沒有坐過小汽車,甚至連摩托車、公交車也沒有坐過,我坐的車是爸爸的三輪車。爸爸下崗后,沒有找到正式工作,靠在街上攬些給人送貨的活兒來養(yǎng)活我和由于生病不能干重活的媽媽。每天天還沒有亮,爸爸就讓我坐上他的三輪車,爸爸要先把我送到學校。爸爸說,上學要準時,千萬不能遲到,上學遲到不是好孩子。每天放學了,爸爸讓我在學校對門的院子里等他的三輪車,因為,他怕同學們看到我有一個蹬三輪車的父親而笑話我。我每天坐在三輪車上看著爸爸的樣子——爸爸弓著腰,低著頭,使他那本來就有點駝的背顯得更駝了,本來就單薄的身軀顯得更瘦小了。爸爸的兩只腳飛快地蹬啊蹬啊,我認為爸爸蹬的是希望,爸爸說過,女兒長大成為有用之材就是他的希望……”
李老師看著看著,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