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就是修行。
愛情最終的功能,是響應一個最根本的存在問題:人為什么要活著。
愛的喜悅沒有離開你,只要你愿意接近它。
愛的本質是成長,終極是超越限制,朝向無限。
愛是個人的修行,借另一個人調校雙方的能量。
你得從愛中看穿和修理自己,才算沒有錯愛過。
愛是靈性自療的過程,走歪了便是重復,走對路便是自由和解脫。
愛是一生修行的路,相愛時享受,相處時互相尊重,即使沒有緣分走在一起,這份愛已一生一世。
愛是修出來的果實,掏盡感情的美麗感動,需要時間和耐性,承擔和放下。
愛若沒有讓生命有所提升,便是白愛了。
愛最怕是退步,不是找不到答案。
愛情沒有福德一致的回報,正如人生一樣。
慣性麻木是愛的死穴。
不論愛過多少次,愛的本質都不應改變。
愛情的真相是什么呢?就是在鏡中回照自己,認清自己之后,學習放下。
戀愛本來便是去體味人生,肯定存在的意義,在獨特的對方身上所投射的獨特欲望,看清楚自己的限制、弱點和人性真面目,從中學習成長,體驗來訪此生的意義,也從付出的過程中,學習自我進步和感恩。
愛情最重要的意義,是通過與對方相處修行,讓自己成長。
真正的愛是雙方心智上的進步。
愛是步向成熟的智慧旅程,不做逃避長大的稚童。
強壯的人才有力氣投入愛,只想擁有被愛的感覺,或者借愛情逃避生命的人,沒有能力看透、體驗和享受愛。
不要勉強,不要強求,愛必須心安理得,顧己及人。
能夠感謝,便能包容情侶間一切的恨,愛才真正體現(xiàn)在心里,才有資格說一句我曾愛過,很深地愛過,知道幸福是什么。
當有緣去愛和被愛時,一定要全然接受和珍惜,我們原來沒有能力承擔失去它的遺憾。
世上最富有的人是誰?不是神,不是富商,而是心胸寬大平和的人。他們不會受傷害,他們活在愛內。你也可以這樣。
信仰是人自我投射的產物,愛情也一樣。
愛情是互相反照的明鏡。
我們無法靠自己看透自己的一切,但在愛情里,因為有欲望、要求、幻想和執(zhí)著,我們的本性有機會原形畢露。愛情根本就是一面明鏡。
我們都需要愛情,因為我們還未完美,看不透自己。
戀愛讓我們看透自己的盲目和軟弱,是脫胎換骨的起點。
愛情對象是誰并沒有絕對意義,其功能只是反映你某些本性和能量狀態(tài),最明顯的是反映你的情緒狀態(tài),你在愛人面前最愿意釋放自己的真面目,有機會看到真正的自己。
對方只是反映你的內在問題,對方的問題可以影響你,但關鍵還是你為何會被影響,你缺失了什么而心亂、被干擾?他的問題,最終還是反映你的問題。先處理自己的問題。
用心去愛一個人很不容易,需要花很多能量,同時要花更多能量去管理與生俱來或文化導生的諸多欲望,才能養(yǎng)活愛,令愛變得深刻,不怕分離。
口說愛你多么容易,以為有能力付出愛,對自己的愛很有信心也不難,但真正能感染正面強大的愛卻非常困難,那是修行的路。
愛是感恩的禮物,借伴侶反照自己。
摘自天津教育出版社《好好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