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蘭成在《遂志賦》文內(nèi)輕輕說過,“青春是感激,青春是記憶力好,青春是志氣”。而我深信,勇敢尋找快樂便是志氣,生命還有什么事情比快樂重要呢?所以還有什么志氣比快樂的志氣重要呢?而又,如果敢于維護(hù)心愛的人的快樂,便是更大的志氣,把對方的快樂凌駕于己身之上,是志氣的最壯闊面目。
《遂志賦》是胡蘭成《世界劫與中國人》書稿的序,該書其后以《今日何日兮》為題出版,近日有了簡體版,段落自有刪節(jié),卻仍動(dòng)人,彰顯了一位老文士的志氣不墜,念茲在茲,仍是他眼中的山川日月與王朝國運(yùn)。但序文畢竟有很濃烈的個(gè)人感懷,尤其關(guān)于老去,他看別人老,自慨“我是不想要這樣的,怎么也一道了呢,不愿呀不愿”;他看自己老,說“我今看花,大不如兒時(shí)看樵子擔(dān)上的柴枝柴葉,又記憶力大大的衰退了,志氣是今要靠鞭策了”。
“老的一個(gè)字,我怎么的也不甘心呀。我要煩憂就像青春的煩憂,老死也可比年紀(jì)輕輕就夭折的一般鮮潔嗎?”當(dāng)老是已至而不是將至,回看青春,是最殘酷的事情。而唯一能夠稍緩殘酷的,恐怕是志氣不墜,把大志鞭策出來,渾忘老去,在志氣里重活青春。但到了最后,誰都終究沒法不如一支干扁的牙膏,志氣,沒了,就是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