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來到世上都是偶然的。試想:太陽系的形成是偶然的;地球上演化出生命是偶然的;生命由低級演化為高級、最后演化出人類是偶然的;我們的父母能夠出現(xiàn)是偶然;在茫茫人海里他們能夠尋找到對方、相親相愛孕育出我們、且我們能夠長大成人也是偶然的。我們每個人來到世上的概率,幾近于零。
這一系列的偶然性,這幾近于零的概率,促使我們不禁要問:人生有意義嗎?是的,完全可以說人生并無意義;但還可以從另外的角度回答:正因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是如此的偶然,也就更加的奇妙與幸運,就更應該珍惜它,將人生過得有價值。這兩種不同的回答,產(chǎn)生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哲學。
人生是不斷“自我賦值”的過程
怎樣將人生過得有價值?人生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自我賦值”的過程。
欲給人生賦正值,有四種素質很重要。第一是健康的體魄。第二是社會擔當。第三是對未知的好奇心。第四是要有一技之長。
人生有很多東西值得珍惜,值得追求。我覺得最應珍惜的是:
一、時光。生命是在有限長度的單行線上飛奔的快車。單行線不可逆行,生命之車不能減速,更不能停下。任何東西都可以浪費,唯獨時光不可浪費。
二、才華。李白曾經(jīng)豪邁地吟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泵咳硕柬氉詥枺何业牟湃A是什么,我最擅長做什么?因為浪費了才華,本來可以成為養(yǎng)大群之人,而只成了養(yǎng)小群之人;本來可以成為養(yǎng)群之人,而只成了養(yǎng)家之人;本來可以成為養(yǎng)家之人,而只成了自立之人;本來可能成為自立之人,而只能過寄生生活。浪費才華,就是暴殄天物!
三、團隊意識?!皩W會協(xié)作”是當代人的四項學習任務之一。形成共同協(xié)作的團隊,特別是團隊的核心,需要的不只是智商,還有情商。
四、感恩。在座的每個人能走到今天,離不開父母之育、教師之教、社會之惠。珍重恩惠,懂得感恩,才能夠得到更多的幫助,才能飛得高、行得遠!
思考人生最本元的問題
畢業(yè)季是你們的人生節(jié)點,是思考人生本元問題的時候。人生最本元的問題是: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向何處去?“我是誰”是明確身份和歸屬,明確責任和義務;“我從哪里來”是講歷史,講文化,講血脈;“我向何處去”是講未來,講理想,講追求。不同的回答,會帶來不同的人生高度,會帶來不同的未來。
畢業(yè)季,也是大學的“人生節(jié)點”,學校也需要思考“大學何謂”的問題。我認為,大學是以知識為核心內(nèi)容的特殊社會組織。大學是知識的守護者、知識的傳播者、知識的運用者、知識的創(chuàng)造者。
守護知識,首先需要把人類所有的知識搜集起來,細心梳理,科學貯存,并以最為便捷的方式提供給知識需要者。在大學,知識不僅貯存在圖書館、資料室,而且也貯存在教師的頭腦里。守護知識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對文化的堅守精神。
傳播知識,有不同的傳播對象,向后代傳播稱為縱向傳承,向域外傳播稱為橫向傳播,超越大學的圍墻向公眾傳播,稱為“公民社會教育”。
運用知識,就是將知識轉化為生產(chǎn)力。知識就是力量,但靜態(tài)的知識往往沒有力量,知識只有應用起來、轉化為動態(tài)的,才能形成力量。
創(chuàng)造知識,就是思想創(chuàng)新,科技創(chuàng)新。只有不斷地創(chuàng)造新知,人類的知識庫才能一點點地增加,一代代地擴容。
大學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的這些知識功能。我們常聽人講,大學功能是“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這是一種“做事”的表述方式,而我上面所講的大學功能是“以知識為核心”的表述方式。
大家在學習過程中,不僅有美好,也有不滿,比如圖書館很擁擠,體育活動場所不夠,食堂飯菜不錯但價格稍貴,宿舍沒有空調(diào),無線網(wǎng)速太慢……北京語言大學不是211,不是985。盡管你們很優(yōu)秀,但是在找工作時可能會受到“勢利眼們”的乜視……有些問題,是發(fā)展中的問題,學校能夠在發(fā)展中盡力解決,比如,學校已經(jīng)撥款給學生宿舍裝空調(diào),但是,只能讓你們的學弟學妹們享用了。不過,也許正是有這么多的不滿意,你們才多了許多“大學故事”;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美丑會相互轉化。這些不滿意會轉化為有趣的談資,甚至是美好的記憶。這就是人生的“時間美學”。
最后,我引用宋代大儒張載的話來為諸位送行,或者說是為諸位壯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p>
(附注:北京語言大學黨委書記李宇明寄語2013屆畢業(yè)生的演講,講稿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