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玖
(廣州市交通高級技工學校機電工程系,廣東廣州 510540)
電子技術基礎
——行動導向教學理念在課程中的應用
黃榮玖
(廣州市交通高級技工學校機電工程系,廣東廣州 510540)
行動導向教學理念是一種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能力為方向的比較實用的教學方法。本文基于行動導向教學理念,分析了在電子技術教學中實施行動導向教學的四種方法,其中包括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行動導向教學法改變了傳統(tǒng)的單一知識傳遞方式,有效結合實際課程內容,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素質和行動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行動導向 教學方法 電子技術 應用分析
行動導向教學理念以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能力為目標,將職業(yè)活動有關的知識、技能、經驗等作為教學內容。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服從于社會需要。行動導向教學觀以職業(yè)活動為導向,教學過程圍繞某一課題、項目、問題展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它最關鍵的理念就是促進學生開發(fā)智能,調動學生手、腦、心,真正從素質教育理念入手,引導學生在游戲中輕松的完成任務,提升技能。教學核心是做、學、教合一,最終方向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能力,以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掌握方法,提升實踐能力。下面分析行動導向教學理念的四種方法。
行動導向教學理念中最常用的是案例教學法,經常會運用到課堂知識的教學中。案例教學法是先有理論分析,再結合案例進行輔助分析的一種方法,由案例來驗證理論的正確性,又反過來由理論來支撐案例展開的正確性和進一步實施的規(guī)范性。學生通過案例來研究理論知識,獲得對理論的深度理解,教師借助案例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強他們的感性認識,促進學生進一步展開對科學的深入分析。通過案例教學法,提升學生的分析、歸納以及總結能力。
比如,在電子技術課程中,關于“運放組成的有源濾波器基本電路”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專業(yè)擴音系統(tǒng)的“電子分頻器”實際電路當做教學的實際案例,由實際案例來引導學生了解電路基本原理,激發(fā)學生討論其各部分的功能,促進學生深入學習和體會電子分頻器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作用和方法。關于電子技術相關知識的學習,它是一門科學性和應用性比較強的學科,教師應該多收集相關資料和實踐案例,在教學過程中,以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帶領學生走向科學的殿堂,讓學生熟練掌握理論的同時,也了解其應用原理、方法和作用。
項目教學法是行動導向教學理念中經常會運用到的一種方法,它是將傳統(tǒng)的學科體系中的知識與內容轉化成為若干個與實際相聯(lián)系的教學項目,通過圍繞項目,組織學生展開學習過程和教學過程。行動導向教學理念中的項目教學法重視學生的參與過程,是一種需要學生直接參與到項目全過程中的獨特的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法與行動導向教學理念能夠很好的融合,幾乎能符合行動導向教學理念的所有要求,通過完成任務,得到一個具體而具有實際價值的項目成果。項目教學法通過引導學生體驗和實踐,讓學生在行動中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提升實踐能力,完成任務,達到教學目標。
在《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中,整個課程可以分成幾個典型的部分,將其劃分成有實際價值的項目,通過引導學生了解、深入和完成項目,完成一系列的教學過程??梢詫㈦娮蛹夹g相關知識分成電路設計、焊接組裝技能、元器件選擇、布線工藝、整體調試等幾個部分,通過結合實際的項目,展開項目教學過程。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制定詳細的項目實施方案,在不斷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學生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究能力。
任務教學法也是任務驅動教學法,是行動導向教學理念中的具有實效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以“任務”為要求,督促和激勵學生完成任務的同時深入理解知識,提升技能?!叭蝿镇寗印钡恼麄€教學過程中,將若干個任務作為教學中心,教師通過引導學生了解任務、安排任務、分析任務、制定計劃、完成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探究知識能力。
比如,在設計“共射放大電路測試與分析”的任務模塊后,教師提出任務:“如何讓電路工作在放大狀態(tài)”。教師激勵學生完成任務,在整個任務分析、了解、設計與完成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理論知識了解靜態(tài)工作點的估算,繼而調試電路測量值等于估算值,確定靜態(tài)工作點后,進一步探究“如何測量放大倍數(shù)”、“確定放大后,靜態(tài)工作點對輸出信號的影響”等等任務。將一個大的學習目標分成歸納成一個大的任務,設計任務完成過程和方案,繼而展開一系列實施過程,之后由完成一步步小任務實現(xiàn)階段性的問題的解決。最終促進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步解決問題,提升交流合作與實踐探究能力。
探究式教學方法是指在行動的過程中能夠感性體驗,獲得理性提升,可以說是一種摸索式的教學方法。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先講述理論知識,再驗證性的實驗,現(xiàn)在將其顛倒過程,讓學生先動手探究,獲得一定的感性理解,繼而通過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興趣,再結合已有的實踐現(xiàn)象結合理論進行分析。
比如,在半導體二極管特性理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將幾種二極管分發(fā)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觀察外形,借助萬用表測試它們的正反向電阻、導通壓降等,從而分析其相關特性。之后,教師結合學生探究式實驗獲得的結果,講解二極管的非線性以及單向導電性特點,以及二極管與鍺管、硅管特性上的區(qū)別。通過設計探究課題與方案,讓學生獲得實踐探究能力和總結知識能力,也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總結:關于電子技術課程的行動導向教學理念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具有實際效用的教學理念。它需要教師具有組織和引導教學活動的能力,在設計教學方案的視乎,能夠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和相信學生,打造民主課堂,將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合作探究、自主操作,從而有效的通過行動方案和過程獲得行動效果,最終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行動導向教學理念基于職業(yè)能力為導向,促進學生在真實的或者是模擬的情境中訓練思維,開發(fā)智力,提升就業(yè)能力,完善以“能力為本位”的素質教育理念。
[1]朱曉慧,于潤偉.基于行動導向教學法的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1(25).
[2]張森林,孫梅.基于工作過程的行動導向《電工電子技術》探析[J].中國科技縱橫,2013(19).
黃榮玖(1981.5-),本科,維修電工技師,廣州市交通高級技工學校機電工程系教師,主要從事機電一體化專業(yè)電類一體化課程的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