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盛楠
(濱州學院,山東 濱州 256600)
淺談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對策
馬盛楠
(濱州學院,山東 濱州 256600)
由于中學時期的學習方法對廣大學生有著較深的影響,很多大學生在剛入學時,不能夠及時地適應大學的學習氛圍,不能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本文針對大學生雖然付出較多的精力和時間,但事倍功半,成績并不理想的現(xiàn)象,就大學生出現(xiàn)的學習問題進行分類,分析大學生出現(xiàn)學習問題的原因,闡述解決大學生學習問題的對策。教育大學生在學習期間,除了要有持之以恒的治學精神外,還需樹立遠大的學習目標,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要堅信只有一份耕耘,才能獲得一分收獲。
大學生;學習方法;學習策略
1.學習缺乏動力。進入大學學習后,學生們很容易卸下高中時的學習壓力,思想上也會逐漸放松,新的學習目標還沒有明確,甚至會厭倦學習,學習動力也不如中學時代。沒有學習熱情,沒有上進心,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娛樂活動上。學習沒有計劃性,有些大學生整天忙于被動地應付作業(yè)和考試,缺乏主動地自覺地學習。他們總是在考慮“老師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做什么”,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自己的學習內容、學習計劃、學習時間都愿意按照老師的規(guī)定來完成,自主學習的能力較差。
2.學習膚淺,不求甚解。大學生在學習方面不注意摸索學習規(guī)律,在求學過程中,中學時期所養(yǎng)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在流失,僅僅滿足于對相關專業(yè)知識的一知半解。較多大學生在學習時不善于找出重點和難點,找不到學習的突破口,眉毛胡子一把抓,找不到大學學習的特點和規(guī)律,不知道如何有效地開展學習活動。對本專業(yè)基礎知識和技能的要求認識不足,不知道建立專業(yè)知識結構的重要性,學習帶有盲目性。
3.學習心理疲勞。大學的教學與中學的教育方式不同,在授課內容上,老師主要是從難點和重點入手,多少會與教材有出入,一旦講授的課程內容較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可能會出現(xiàn)心理疲勞:注意力不集中,反應較遲鈍,情緒萎靡不振,學習效率下降等。學習內容難度較大、單調或學習時間較長時,就會使得大學生的大腦神經持續(xù)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因此會出現(xiàn)對學習厭煩的情緒。對于大學生來說,缺乏相應的生活閱歷,在進入新的學習環(huán)境時,適應能力就有所欠缺,如有學生不能及時地調整自己,就有可能會影響到自身的學習。
4.學習自控能力差。人的自制能力是一種意志力,也是一種自我調節(jié)機能的表現(xiàn)。自制能力的強弱與否,對一個人一生的心理和行為,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人只有具備較強的自制能力,才能戰(zhàn)勝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自制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和學習中逐漸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F(xiàn)在的大學生往往是自控能力差。在眾多擁有電腦的大學生中,很多同學只是上網聊天、玩游戲,沒有多少學生能夠真正把計算機當作學習的工具來使用,而且上網時間無節(jié)制,甚至通宵上網的學生大有人在,直接影響了大學生的學業(yè)。
5.不能充分利用圖書館的資源。據調查,對圖書館的利用情況熟悉并充分了解圖書館藏書和書刊的編排與類別,快速查索圖書資料,習慣于去圖書館閱覽、查閱和選借圖書的同學僅占5%;而會查找但不熟練,不經常去圖書館的或者查找很吃力,很少去圖書館的學生占79%;根本就沒有想過要去圖書館的占15%。
1.提高適應能力,及早進入學生角色。男生小S,進入大學后,因上課聽不懂,多科考試成績不及格,以至于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整天沉迷于網絡。該男生屬于典型的大學新生學習不適應案例。在高校學習中,每位學生應及時調整自己的角色,每個人都要隨著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不斷地調整自己的適應能力。也就是說,隨著學習環(huán)境的變化,要及早讓自己進入“學生角色”,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2.增強學習動力,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情感的凝聚,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過:“興趣意味著自我的活動。興趣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求多方面的活動。”要培養(yǎng)各個方面的興趣,必須創(chuàng)設和精心安排學生到廣泛的活動中去獲得。在信息紛繁的現(xiàn)代社會里,為學生開辟第二課堂,讓學生到開放的環(huán)境中去參加社會實踐,讓學生充分得到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用以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大學生來說,興趣是求知的動力,是奮進的起點。因此,在學習期間,大學生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找尋自身的興趣點,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主動地去吸納知識,而非被動地接受知識。
3.確立學習目標,提高學習效率。女生小W,高考成績優(yōu)異,但是進入大學后,面對嶄新的學校、全新的生活、截然不同的教學,該生突然間沒有了目標,雖然每天還是“朝九晚五”地生活,但已經沒有了前進的動力。結果,該生的期末考試成績一落千丈。其實,進入大學之后,只是學生高中時期的學習目標實現(xiàn)了,新的理想和新的目標還需要學生進一步去建立,這種新目標的確立需要學生自己結合實際情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的學習能力,調整個人的抱負和目標。
4.嚴于律己,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學習韌勁。要知道,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沒有堅強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不能達到成功的彼岸的。對自我的監(jiān)督與修正,需要意志的力量作為保障?!白詣僬邚姟?,“唯志堅者始遂其志”。在實踐中發(fā)展自己的耐力和控制力,增強對挫折的承受力,排除各種干擾,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學習計劃是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重要保證。有了學習目標,就要根據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词裁?,做什么,學什么都心中有數。要時常考慮“我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做”。
在學習方法方面,不得不說的就是“三到”“四邊”法,即心到、眼到、手到,邊看、邊批、邊畫、邊寫。我覺得這是老一輩人給我們留下的十分珍貴的學習財富。結合當下學生們的學習狀態(tài),在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方法方面,要注意以下幾點:一要提高學習效率。告誡學生千萬不要做無用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就是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學有所獲。主動學習是大學生必須掌握的能力,必須擺脫對老師的嚴重依賴性,加強自我學習能力的鍛煉。二要因人而異。學習方式和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有的方法適合別人,但并不一定適合自己。“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各人”就是學習方法需要自己確定和鞏固的最好體現(xiàn)。所以,大學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自己的學習技巧和方法。三要勤于思考,敢于質疑。大學生在學習期間應該多問自己一個“為什么”,求理解,重運用,不能只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去學習。古語說,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就是這個道理。四要舉一反三,善于總結和歸納。在大學學習中,必須遵循整體性原則,把各種知識作為相互聯(lián)系的整體來對待。要帶有想象、聯(lián)想和幻想的思維活動。根據具體的知識進行總結和歸納,努力發(fā)掘它們內在的、本質的東西,做到真正理解所學知識。
大學重要的不只是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習的能力。學習不能只是機械地學,而更應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實踐是關鍵,理論固然重要,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相結合才能更好更快地學習。讓學生明白大學教育的本質,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未來世界。
[1]張彥.加強和改進高校學風建設的對策探討[J].賀州學院學報,2010,(2).
[2]潘子松.新形勢下高校學風建設的思考 [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08,(4).
[3]何蓮.當前大學生學風建設審視[J].中國成人教育,2009,(12).
[4]葛長波,楊蕊.大學生職業(yè)規(guī)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職業(yè)時空,2010,(9).
G642.0
A
1674-9324(2014)11-0178-02